在太歲殿院外東南側還有用於焚燒祭祀太歲諸神的祝帛祭品的焚帛爐,為磚仿木結構無梁建築。
祭祀和親耕儀式
祭祀先農和親耕的傳統,可以追溯到周朝,但不是每年舉行。明清兩代,成為國家重要的祭祀典禮。每年仲春亥日皇帝率百官到先農壇祭祀先農神並親耕(稱為藉田禮)。在先農神壇祭拜過先農神後,在俱服殿更換親耕禮服,隨後到親耕田舉行親耕禮。親耕禮畢後,在觀耕台觀看王公大臣耕作。
秋天,親耕田收獲後,將穀物存放在神倉院,供北京九壇八廟祭祀使用。
3.曲阜孔廟
位於山東省曲阜市南門內,是祭祀孔子的廟宇。初建於公元前478年,以孔子的故居為廟,以皇宮的規格而建,是我國三大古建築群之一,在世界建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曲阜孔廟是祭祀孔子的本廟,是分布在中國、朝鮮、日本、越南、印度尼西亞、新加坡、美國等國家2000多座孔子廟的先河和範本,據稱孔廟始建於公元前478年,孔子死後第二年(公元前478年),魯哀公將其故宅改建為廟。此後曆代帝王不斷加封孔子,擴建廟宇,到清代,雍正帝下令大修,擴建成現代規模。廟內共有九進院落,以南北為中軸,分左、中、右三路,縱長630米,橫寬140米,有殿、堂、壇、閣460多間,門坊54座,“禦碑亭”13座,擁有各種建築100餘座,460餘間,占地麵積約95000平方米的龐大建築群。孔廟內的聖跡殿、十三碑亭及大成殿東西兩廡,陳列著大量碑碣石刻,特別是這裏保存的漢碑,在全國是數量最多的,曆代碑刻亦不乏珍品,其碑刻之多僅次西安碑林,所以它有我國第二碑林之稱。孔廟是中國現存規模僅次於故宮的古建築群,堪稱中國古代大型祠廟建築的典範。
孔廟的總體設計是非常成功的。前為神道,兩側栽植檜柏,創造出莊嚴肅穆的氣氛,培養謁廟者崇敬的情緒;廟的主體貫串在一條中軸線上,左有對稱,布局嚴謹。前後九進院落,前三進是引導性庭院,隻有一些尺度較小的門坊,院內遍植成行的鬆柏,濃蔭蔽日,創造出使人清心滌念的環境,而高聳挺拔的蒼檜古柏間辟出一條幽深的甬道,既使人感到孔廟曆史的悠久,又烘托了孔於思想的深奧。座座門坊高揭的額匾,極力讚頌孔子的功績,給人以強烈的印象,使人敬仰之情不覺油然而生。第四進以後庭院,建築雄偉,黃瓦、紅牆、綠樹,交相輝映,既喻示出孔於思想的博大高深,也喻示了孔子的豐功偉績,而供奉儒家賢達的東西兩民,分別長166米,又喻示了儒家思想的源遠流長。
孔廟共有建築100餘座460餘間,古建麵積約16000平方米。主要建築有金元碑亭、明代奎文閣、杏壇、德佯天地坊等、清代重建的大成殿、寢殿等。金牌亭大木做法具有不少宋式特點,鬥栱疏朗,瓜子栱、令栱、慢拱長度依次遞增,六鋪作裏跳減二鋪,柱頭鋪作與補間鋪作外觀相同等。正殿庭采用廊廡圍繞的組合方式是宋金時期常用的封閉式祠廟形製少見的遺例。大成殿、寢殿、奎文閹、杏壇、大成門等建築采用木石混合結構,也是比較少見的形式。鬥栱布置和細部做法靈活,根據需要,每間平身科多少不一,疏密不一,栱長不一,甚至為了彌補視覺上的空缺感,將廂栱、萬栱、瓜栱加長,使同一建築物相鄰兩間鬥栱的栱長不一,同一柱頭科兩邊栱長懸殊,這是孔廟建築的獨特做法。
孔廟保存漢代以來曆代碑刻1044塊,有封建皇帝追諡、加封、祭祀孔子和修建孔廟的記錄,也有帝王將相、文人學士謁廟的詩文題記,文字有漢文、蒙文、八思巴文、滿文,書體有真草隸篆,是研究封建社會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的珍貴史料。碑刻中有漢碑和漢代刻字二十餘塊,是中國保存漢代碑刻最多的地方。乙瑛碑、禮器碑、孔器碑、史晨碑是漢隸的代表作,張猛龍碑、賈使君碑是魏體的楷模。此外還有孫師範、米芾、黨懷英、趙孟頫、張起岩、李東陽、董其昌、翁方鋼等人的法書,元好問、郭子敬等人的題名,孔繼涑五百八十四石的大型書法叢帖玉虹樓法帖等。孔廟碑刻是中國古代書法藝術的寶庫。
孔廟著名的石刻藝術品有漢畫像石、明清雕鐫石柱和明刻聖跡圖等。漢畫像石有90餘塊,題材豐富廣泛,既有人們社會生活的記錄,也有曆史故事、神話傳說的反映。雕刻技法多樣,有線刻、有浮雕,線刻有減地,有剔地,有素地,有線地;浮雕有深有淺,有光麵,有糙麵。風格或嚴謹精細,或豪放粗獷,線條流暢,造型優美。明清雕鎊石柱共七十四根,其中減地平鐫五十六根,高浮雕十八根。減地平鐫圖案多為小幅雲龍、鳳凰牡丹,清雍正帝七年刻,崇聖祠刻牡丹、石榴、荷花等花卉,構圖優美,是明弘治十七年的遺物。石雕的精品是浮雕龍柱;大成毆前簷十柱,每柱高達六米,最為高大,崇聖祠二柱龍姿矯健,雲形活潑,水平最高。另外聖時門、大成門、大成殿的淺浮雕雲龍石陛也有很高的藝術價值。聖跡因為明萬曆二十年(1592年)據孔廟宋金木刻增補而成,由曲阜儒學生員毛鳳翼彙校、揚州楊芝作畫、蘇州石工章草上石,共一百二十幅,形象地反映了孔子一生的行跡,是我國較早的大型連環畫之一,具有很高的曆史價值和藝術價值。兩千多年來,曲阜孔廟旋毀旋修,從未廢棄,在國家的保護下,由孔於的一座私人住宅發展成為規模形製與帝王宮殿相埒的龐大建築群,延時之久,記載之豐,可以說是人類建築史上的孤例。
景區簡介
孔廟是我國曆代封建王朝祭祀春秋時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廟宇,位於曲阜城中央。它是一組具有東方建築特色、規模宏大,氣勢雄偉的古代建築群。
孔廟始於孔子死後的第二年(公元前478年)。弟子們將其生前“故所居堂”立為廟,“歲時奉祀”。當時隻有“廟屋三間”,內藏孔子生前所用的“衣、冠、琴、車、書”。其後,曆代王朝不斷加以擴建。東漢永興元年(公元153年),桓帝令修孔廟,並派孔和為守廟官,“立碑於廟”。魏黃初二年(公元221年),文帝曹丕又下詔在魯郡“修起舊廟”,但當時孔廟的規模並不甚大。西晉末年“廟貌荒殘”。東魏興和元年(公元539年)修繕孔廟,“雕塑聖容,旁立十子”,為孔廟有塑像之始。唐初除了在國都的最高學府國子監修建“周公、孔子廟各一所”外,皇帝又下詔“州、縣皆立孔子廟”。唐代修廟5次,北宋修了7次。最大的一次是宋真宗天禧二年(公元1018年),“擴大舊製。。。。凡增廣殿堂廊廡316間”。金代修了4次,元代修了6次,明代重修、重建共達21次之多。最大的一次是明孝宗弘十二年(公元1499年)當時孔廟遭雷擊,大成殿等主要建築120餘楹“化為灰燼”。皇帝朱右樘急忙下令重修,曆時5年,耗銀15.2萬兩。到了清朝,孔廟又修建了14次。最大的一次是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當時孔廟又毀於雷火世宗胤真除親到太廟祭孔外,又“發帑金令大臣等督工監修,凡殿廡製度規模,以至祭器儀物,皆令繪圖呈覽,親為指授”。為加快工程進度,還調集了12個府、州、縣令督修,共用了6年時間。曆史上,孔廟先後共大修15次中修31次,小修數百次,終於形成了目前這樣的宏大規模。
現在的孔廟的規模是明、清兩代完成的。建築仿皇宮之製,共分九進庭院,貫穿在一條南北中軸線上,左右作對稱排列。整個建築群包括五殿、一閣、一壇、兩廡、兩堂、17座碑亭,共466間,分別建於金、元、明、清和民國時期。孔廟占地約200畝,南北長達1公裏多。四周圍以高牆,配以門坊、角樓。黃瓦紅垣,雕梁畫棟,碑碣如林,古木參天。宋朝呂蒙正有文讚道:“繚垣雲矗,飛簷翼張。重門呀其洞開,層闕鬱其特起……”這一具有東方建築特色的龐大建築群,麵積之廣大,氣魄之宏偉,時間之久遠,保持之完整,被古建築學家稱為世界建築史上“唯一的孤例”。它凝聚著曆代萬千勞動者的血汗,是我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1.金聲玉振坊
孟子對孔子有過這樣的評價:“孔子之謂集大成。集大成者,金聲而玉振之也。金聲也者,始條理也;玉振之也者,終條理也。”“金聲”、“玉振”表示奏樂的全過程,以擊鍾(金聲)開始,以擊磐(玉振)告終。以此象征孔子思想集古聖先賢之大成,讚頌孔子對文化的巨大貢獻。因此,後人把孔廟門前的第一座石坊命名為“金聲玉振”。
金聲玉振坊石刻,4楹,石鼓夾抱,4根八角石柱頂上飾有蓮花寶座,寶座上各蹲踞一個雕刻古樸的獨角怪獸“辟天邪”,俗稱“朝天吼”。兩側坊額淺雕雲龍戲珠,明間坊額填色4個大字“金聲玉振”,筆力雄勁,是明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著名書法家胡纘宗題寫的。坊後是一座單孔石拱橋,橋麵是二龍戲珠的石階,橋下清流呈半圓繞過,這就是泮水,可惜泮水被石塊封蓋,隻有泮橋獨存了。橋後東西各有一幢石牌,立於金明昌二年(公元1191年),上刻“官員人等至此下馬”,人稱“下馬碑”過去文武官員、庶民百姓從此路過,必須下馬下轎,以示尊敬,就連皇帝祭祀孔子也要下輦而進,可見孔廟的尊嚴。
2.欞星門
欞星,即靈星,又名天田星,古人認為它“主得士之慶”。古代祭天,先要祭祀靈星。孔廟設門名靈星,是說尊孔如同尊天。
欞星門在泮水橋後,四楹三間。石柱鐵梁,鐵梁鑄有12個龍頭閥閱。四根圓石柱中綴祥雲,頂雕怒目端坐的天將。額枋上雕火焰寶珠,明間額坊由上下兩層石板組成,下層刻乾隆皇帝手書“欞星門”3個大字,上層刻絛環花紋。明代時此門為木製,清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重修時“易以石”。
欞星門裏建二坊,南為太和元氣坊,此坊建於明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春,形製與金聲玉振坊同,坊額題字係山東巡撫曾銑手書,讚頌孔子思想如同天地生育萬物一樣。北為至聖廟坊,明額題刻篆字,坊明代時原刻“宣聖廟”3字,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易為今名。坊為漢白玉石刻製,三間四柱,柱飾祥雲,額坊上飾火焰寶珠。
後人為讚頌孔子思想對我國社會所發生的深遠影響,使用了“德侔天地”、“道冠古今”8個字,意即他的貢獻如同一奪一樣大,他的主張古今來說都是最好的。因此在孔廟第一進院落左右兩側修建了兩座對稱的木質牌坊,東題“德侔天地”,西題“道冠古今”,為孔廟的第一道偏門。兩坊建於明初,具有明顯的時代風格。建築為木構,三間四柱五樓,黃色琉璃瓦,如意鬥拱,明間十三踩,稍間九踩,中夾小屋頂五踩。坊下各飾有8隻石雕怪獸。居中的4隻天祿,披麟甩尾,頸長爪利;兩旁的4個辟邪,怒目扭頸,形象怪異。
3.聖時門
據《孟子》記載:“孟子曰:‘伯夷,聖之清者也;伊尹,聖之任者也;柳下惠,聖之和者也;孔子,聖之時者也。’”意思是說,在聖人之中孔子是最適合時代的。據此,清世宗於雍正八年(1730年)欽定孔廟正門名“聖時門”。聖時門始建於明永樂十三年(1415年),3間,弘治年間擴為5間中設拱門3券,碧瓦歇山頂,四周是深紅的牆皮,券內是杏黃的牆裏,前後石階上各有石刻龍陛。由拱門內望,令人有深邃莫測之感。
過聖時門,豁然洞開,偌大一個庭院,古柏森森,綠蔭匝地,芳草如茵。迎麵3架拱橋縱跨,一水橫穿,碧波渙渙,荷葉田田,環水雕刻有玲瓏的石欄。水“壅繞如壁”,故名“壁水”,橋因而利名,稱“壁水橋”。
橋南東西二門,甬道相連,東匾“快睹門”,取李渤“如景星鳳凰,爭先睹之”語,即“先睹為快”之意;西匾“仰高門”取自《論語》“仰之彌高”語,讚頌孔子學問十分高深。此是孔廟的第二道偏門。過去隻有皇帝祭祀才可走正門,一般人隻駔從仰高門進廟。
4.弘道門
壁水橋北為弘道門,是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時孔廟的大門,清雍正七年據《論語》“人能弘道”欽定命名,以讚頌孔子闡發了堯舜禹湯和文武周公之道。門下有元碑兩塊,東四棱碑為“曲阜縣曆代沿革誌”,記載了曲阜的變遷沿革,史料價值很高西碑為“處士王處先生墓表”頗有書法價值,是1966年移入孔廟保管的。
5.大中門
過大中門,即進入孔廟第四進庭院。院落疏闊,古樹蔥鬱,禽鳥翔集夏天鸛飛鶴舞,白鷺翩翩,冬春鵲鳴雀喧,昏鴉噪晚,顯得十分幽深。
大中門原名中和門,較弘道門長且狹,共5間,原為宋代孔廟的大門,後經明弘治時重修,今門係清代所建。門左右兩旁禹有綠瓦拐角樓一座,係元至順二年(公元1331年)為使孔廟象皇宮一樣威嚴而建的。角樓均3間,平麵作曲尺形,立在正方形的高台之上,台之內側有馬道可以上下。此兩角樓瓦廟東北、西北兩角樓構成一個巨大的長方形,以供守衛之用。
6.奎文閣
入大中門,迎麵迎麵即為同文門。門屋闊5間,深2間,黃瓦歇山頂,鬥拱布局疏朗。清初此門曾名“參同門”,順治後改為此名。
過同文門,院北端一座高閣拔地而起,頂簷下群龍護繞的一塊木匾上大書“奎文閣”三字,它就是以藏書豐富、建築獨特而馳名中外的孔廟藏書樓。
奎文閣始建於宋天禧二年(公元1018年)始名“藏書樓”金章宗在明昌二年(公元1191年)重修時改名“奎文閣”,清乾隆皇帝重新題匾。“奎”是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來西方白虎之首有星16顆,“屈曲相鉤,似文字之畫”,所以《孝經》稱“奎主文章”,後人進而把奎(魁)星演化為文官首。後代封建帝王為讚頌孔子,遂將孔廟藏書樓命名為奎文閣。
奎文閣高23.35米,闊30.1米,深17.62米,黃瓦歇山頂,三重飛簷,四層鬥栱。內部兩層,中夾暗層,層疊式構架,底層木柱上施鬥栱,鬥栱上再立上層木柱。奎文閣結構合理,固堅異常,自明弘治十七年(公元1504年)重修以來,經受了幾百年風風雨雨的侵襲和多次地震的搖撼,雖然康熙年間的大地震使曲阜“人間房屋傾者九,存者一”,而奎文閣堅固的旁證仍然無恙,巋然屹立,不愧為我國著名的古代木結構建築之一。閣西碑亭中記載康熙年間地震的石碑就是奎文閣堅固的旁證。閣前廊下石碑二幢,東為“奎文閣賦”,係明代著名詩人李東陽撰文,名書法家喬宗書寫;西為“奎文閣重置書籍記”,記載著明代正德間皇帝命禮部重修賜書庋藏的情況。
奎文閣前有兩座禦碑亭,亭內外共有四幢明代禦碑。每幢高6米多,寬2米多,碑下的龜趺高1米多。碑額精雕盤龍,繞日盤旋栩栩如生。碑文內容多是尊崇孔子。東南露天的“重修孔子廟碑”。為明憲宗朱見深所立。碑文極力推崇孔子思想,“朕惟孔子之道,有天下者一日不可暫缺”。字楷書,書體端莊,結構嚴謹,以精湛的書法著稱於世。石碑立於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習稱“成化碑”。
此院東西各有一所獨立的院落,名曰“齋宿”,祭祀孔子前祭祀人員在此戒齋沐浴。東院是“衍聖公”的齋宿所。清代康熙、乾隆皇帝祭祀孔子曾在此沐浴,又稱“駐蹕”。現舉界有孔子生平事跡展覽。西院是從祭官員的齋宿所,清代中期就已廢棄,僅存院落。清道光年間,孔子七十一代孫孔昭薰將孔廟內宋、金、元、明、清五代文人謁廟碑130餘塊集中鑲嵌在院牆上,改稱“碑院”碑碣或流暢奔放,飄逸自如;或豐潤溫雅,神采飛動;或端莊典雅,質樸古拙;精品眾多蔚然大觀。。
7.十三碑亭
過奎文閣為孔廟的第6進庭院。院落狹長矗立著13座碑亭,南8北5,兩行排列,鬥栱飛翹,簷牙高啄,黃瓦耀金,櫛次鱗比。十三碑亭專為保存封建皇帝禦製石碑而建,習稱“禦碑亭”。亭內存碑55幢,是唐、宋、金、元、明、清、民國七代所刻。碑文多是皇帝對孔子追諡加封拜廟親祭、派官致祭和整修廟宇的記錄,由漢文、八思巴文(元代蒙古文)、滿文等文字刻寫。
道北5座碑亭建於康熙、雍正、乾隆年間,道南的8座亭中,4座為金、元建築,東起第三、六座為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所建,第四座為元至元五年(公元1268年)所建,第五座為元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所建,其餘4座為清代所建。兩座正方形的金代碑亭,鬥栱豪放,布置疏朗,是孔廟現存最早的建築。
各亭石碑多以似龜非龜的動物為趺,名曰贔屭,據說是龍的兒子。傳說龍生9子,各有所能,贔屭擅長負重,故用以馱碑。碑亭中最早的是兩幢唐碑,一幢是立於唐高宗總章元年(公元668年)的“大唐贈泰師魯先聖孔宣尼碑”,一幢是立於唐玄宗開元七年(公元719年)的“魯孔夫子廟碑”,皆位於南排開東起第六座金代碑亭中。最大的一幢石碑是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所立,位於北排東起第三座碑亭內。這塊碑約重35噸,加上碑下的贔屭,水盤,約重65噸。這塊石采自北京的西山,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能將此碑安然運抵千裏之外的曲阜,不能不使人驚歎。
此院的東南、西南部,各有一片叢林似的碑碣。北牆朱欄內還鑲著大量刻石均為曆代帝王大臣們修廟、謁廟、祭廟後所刻。如從書法藝術上來看,真草隸篆,各有千秋。另有幾座石碑從側麵記載了元末紅巾軍、明代中期劉六、劉七、明末徐鴻儒等農民起義的情況,是研究農民革命曆史難得的珍貴史料。
十三碑亭院兩側,東建毓粹門,西建觀德門,供人出入,人們依照皇宮之名,稱為東、西華門。這是孔廟的第三道偏門。
8.大成門
十三碑亭北,有五門並列居中的一座名大成門,是孔廟第七道大門。
“大成”,是孟子對孔子的評價。他說:“孔子之謂集大成”,讚頌孔子達到了集古聖先賢之大成的至高境界。此處,五門大開,將孔廟分作三路:東為承聖門,內奉祀孔子上五代祖先;西為啟聖門,內奉祀孔子父母中路大成門,三門並立,左掖金聲門,右掖玉振門。“金聲”是擊鍾的聲音,表示奏樂之始;“玉振”是擊磬的聲音,表示奏樂之終,用以象征孔子思想集古聖先賢之大成。中路主祭孔子夫婦,並以曆代先賢先儒配享從祀。
於大成門南端的十三碑亭係金代以來逐代增建而成。能工巧匠們充分運用傳統的勾心鬥角的建築手法,巧妙地解決了建築結構空間的問題。
9.杏壇
“杏壇”二字,這就是相傳孔子講學的地方。孔子杏壇設教記載最早見於《莊子,漁父篇》:“孔子遊乎緇帷之林,休坐乎杏壇之上,北子讀書孔子弦歌鼓琴”。但是原址在哪裏卻無記載。宋天禧二年(1018年),孔子四十五代孫孔道輔監修孔廟,將正殿後移擴建,以正殿舊址“除地為壇,環植以杏,名曰杏壇”,金代始於壇上建亭,由當時著名文人黨懷英篆書“杏壇”二字。
杏壇十字結脊,四麵懸山,黃瓦朱欄,雕梁畫棟,彩繪精美華麗,壇前置有精雕石刻香爐,壇側幾株杏樹,每當初春,紅花搖拽。乾隆皇帝曾為之賦詩:“重來又值燦開時,幾樹東風簇絳枝,豈是人間凡卉比,文明終古共春熙。”
10.兩廡
大成殿東西兩側的房子叫“兩廡”,是後世供奉先賢先儒的地方這配享的賢儒大都是後世儒家學派中著名的人物,如董仲舒、韓愈、王陽明等。在唐朝僅有20餘人,經過曆代增添更換,到民國時,多達156人。這些配享的人原為畫像,金代改為塑像,明成化年間一律改為寫有名字的木製牌位,供奉在一座座的神龕中。現在兩廡中陳列著曆代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