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天壇
天壇,地處北京,位於故宮正南偏東的城南。明永樂時始建,是我國古代曆代皇帝祭天之地。
天壇占地272萬平方米,整個麵積比紫禁城(故宮)還大些,有兩重垣牆,形成內外壇,壇牆南方北圓,象征天圓地方。圜丘壇在南,祈穀壇在北,二壇同在一條南北軸線上,中間有牆相隔。圜丘壇內主要建築有圜丘壇、皇穹宇等,祈穀壇內主要建築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門等。
據史料記載,有正式祭祀天地的活動,可追溯到公元前兩千年,尚處於奴隸製社會的夏朝。中國古代帝王自稱“天子”,他們對天地非常崇敬。曆史上的每一個皇帝都把祭祀天地當成一項非常重要的政治活動。而祭祀建築在帝王的都城建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必集中人力、物力、財力,以最高的技術水平,最完美的藝術去建造。在封建社會後期營建的天壇,是中國眾多祭祀建築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天壇不僅是中國古建築中的明珠,也是世界建築史上的瑰寶。天壇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朱棣用工十四年與紫禁城同時建成,名天地壇。嘉靖九年(1530年)因立四郊分祀製度,於嘉靖十三年(1534年)改稱天壇。清乾隆、光緒帝重修改建後,才形成現在天壇公園的格局。
在明朝初年,天與地原是合並一起祭祀,南北的郊壇都一樣,設祭的地方名叫大祀殿,是方形十一間的建築物。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改為天地分祀,在天壇建圜丘壇,專用來祭天,另在北郊建方澤壇祭地,原來合祀天地的大祀殿,逐漸廢而不用。嘉靖十九年(1540年),又將原大祀殿改為大享殿,圓形建築從此開始。
清廷入關後,一切仍按明朝舊製。乾隆時期,國力富強,天壇也大興工程。乾隆十二年(1747年),皇帝決定將天壇內外牆垣重建,改土牆為城磚包砌,中部到頂部包砌兩層城磚。內壇牆的牆頂寬度縮減為營造四尺八寸,不用簷柱,成為沒有廊柱的懸簷走廊。經過改建的天壇內外壇牆,更加厚重,周延十餘裏,成為極壯麗的景觀。天壇的主要建築祈年殿、皇穹宇、圜丘等也均在此時改建,並一直留存至今。
天壇布局
天壇的主要建築均位於內壇,從南到北排列在一條直線上。全部宮殿、壇基都朝南成圓形,以象征天。整個布局和建築結構,都具有獨特的風格。祈年殿是皇帝祈禱五穀豐登的場所,是一座三重簷的圓形大殿,高38米,直徑32.72米,藍色琉璃瓦頂,全磚木結構,沒有大梁長檁,全靠28根木柱和36根枋桷支撐,在建築的造型上具有高度的藝術價值。
天壇被兩重壇牆分隔成內壇和外壇,形似“回”字。兩重壇牆的南側轉角皆為直角,北側轉角皆為圓弧形,象征著“天圓地方”。外壇牆周長6553米,原本隻在西牆上開辟祈穀壇門和圜丘壇門,1949年後又陸續新建了東門和北門,並把內壇南麵的昭亨門改為南門。
天壇的內壇牆周長4152米,辟有六門:祈穀壇有東、北、西三座天門,圜丘壇的南麵有泰元、昭亨和廣利門。主要建築都集中在內壇,南有圜丘壇和皇穹宇,北有祈年殿和皇幹殿,兩部分之間有隔牆相隔,並用一座長360米、寬28米、高2.5米的“丹陛橋”(磚砌甬道)連接圜丘壇和祈穀壇,構成了內壇的南北軸線。
圜丘壇又稱祭天台、拜天台、祭台,是一座露天的三層圓形石壇,為皇帝冬至祭天的地方,始建於明嘉靖九年(1530年),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擴建。壇周長534米,壇高5.2米,分上、中、下三層,各層欄板望柱及台階數目均用陽數(又稱“天數”,即九的倍數),符"九五"之尊。壇麵用艾葉青石砌就。壇麵除中心石是圓形外,外圍各圈均為扇麵形,數目也是陽數。每層都有漢白玉欄板望柱,均為9的倍數。上屋欄板72塊,中層108塊,下層180塊,合360周天度數。古人認為九是陽數之極,表示至高至大,皇帝是天子,也至高至大,所以整個圜丘壇都采用九的倍數來表示天子的權威。圜丘壇有外方內圓兩重矮牆,象征著天圓地方。圜丘壇的附屬建築有皇穹宇及其配廡、神庫、宰牲亭、三庫(祭器庫、樂器庫、棕薦庫)等。站在圜丘壇最上層中央的圓石上麵雖小聲說話,卻顯得十分洪亮。因此每當皇帝在這裏祭天,其洪亮聲音,就如同上天神諭一般,加上祭禮時那莊嚴的氣氛,更具神秘效果。這是因為壇麵光滑,聲波得以快速地向四麵八方傳播,碰到周圍的石欄,反射回來,與原聲彙合,則音量加倍。
皇穹宇位於圜丘壇以北,是存放祭祀神牌的處所。始建於明嘉靖九年(1530年),初名泰神殿,嘉靖十七年(1538年)改稱皇穹宇。為重簷圓攢尖頂建築。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重建,改為鎏金寶頂單簷藍瓦圓攢尖頂。有東西配廡各5間。其正殿及東西廡共圍於一平整光滑的圓牆之內,人們在牆的不同位置麵牆說話,站在遠處牆邊的人,能十分清晰地聽到,此為回音壁。皇穹宇台階下,有三塊石板,即回音石:在靠台階的第一塊石板上站立,擊掌,可以聽到一聲回聲,站在第二塊石板上擊一掌,可以聽到兩聲回聲,站在第三塊石板上擊一掌,可以聽到三聲回聲。
回音壁就是皇穹宇的圍牆。牆高3.72米,厚0.9米,直徑61.5米,周長193.2米。牆壁是用磨磚對縫砌成的,牆頭覆著藍色琉璃瓦。圍牆的弧度十分規則,牆麵極其光滑整齊,對聲波的折射是十分規則的。隻要兩個人分別站在東、西配殿後,貼牆而立,一個人靠牆向北說話,聲波就會沿著牆壁連續折射前進,傳到一、二百米的另一端,無論說話聲音多小,也可以使對方聽得清清楚楚,而且聲音悠長,堪稱奇趣,給人造成一種“天人感應”的神秘氣氛。所以稱之為“回音壁”。
圜丘壇、皇穹宇、祈穀壇是中軸線上三個主要建築,連接這三座主建築的是一長長的貫通南北的台基,叫丹陛橋,又叫神道或海墁大道。它長360米,寬29.4米,南端高1米,由南向北逐漸升至3米,象征著此道與天宮相接,皇帝由南至北步步升天。丹陛橋中間是神道,左邊是禦道,右邊是王道。皇帝走禦道,王公大臣走王道,神走神道。橋下有東西向隧道,是祭祀前將牲畜送去屠宰的洞口。
圜丘壇
圜丘壇是皇帝舉行祭天大禮的地方,始建於嘉靖九年(1530年)。壇平麵呈圓形,共分三層,皆設漢白玉欄板。壇麵原來使用藍琉璃磚,乾隆十四年(1749年)重建後,改用堅硬耐久的艾葉青石鋪設。每層的欄杆頭上都刻有雲龍紋,在每一欄杆下又向外伸出一石螭頭,用於壇麵排水。頂層中心的圓形石板叫做太陽石或者天心石,站在其上呼喊或敲擊,聲波會被近旁的欄板反射,形成顯著的回音。
古代中國將單數稱作陽數,雙數稱作陰數。在陽數中,數字9是“陽數之極”,表示天體的至高至大,叫做“天數”。圜丘壇的欄板望柱和台階數等,處處是9或者9的倍數。頂層圓形石板的外層是扇麵形石塊,共有9層。最內一層有9塊石塊,而每往外一層就遞增9塊,中下層亦是如此。三層欄板的數量分別是72塊、108塊和180塊,相加正好360塊。三層壇麵的直徑總和為45丈,除了是9的倍數外,還暗含“九五之尊”的寓意。
圜丘壇外有兩重圍牆,內圓外方,四麵各辟欞星門一座。西南角有望燈台三座(南北二座隻餘遺跡),東南角有燔柴爐、瘞坎、燎爐和具服台。壇東還有神庫、神廚、宰牲亭、祭器庫、樂器庫和棕建庫等附屬建築。
皇穹宇
圜丘壇以北是皇穹宇,祭天時使用的祭祀神牌都存放在這裏。它始建於嘉靖九年(1530年),初名泰神殿,十七年(1538年)起改稱皇穹宇。乾隆十七年(1752年)重修後為鎏金寶頂單簷攢尖頂建築,用藍色琉璃瓦鋪設屋頂,象征青天。大殿直徑15.6米,高19.02米,由八根金柱和八根簷柱共同支撐起巨大的殿頂,三層天花藻井層層收進,構造精巧。殿正中有漢白玉雕花的圓形石座,供奉“皇天上帝”牌位,左右配享皇帝祖先的神牌。正殿東西各有配殿,分別供奉日月星辰和雲雨雷電等諸神牌位。整個殿宇的外觀狀似圓亭,坐落在2米多高的漢白玉須彌座台基上,周圍均設石護欄。
皇穹宇的正殿和配殿都被一堵圓形圍牆環繞,牆高3.72米,直徑61.5米,周長193米。內側牆麵平整光潔,能夠有規則地傳遞聲波,而且回音悠長,故稱“回音壁”。另外,在皇穹宇殿前到大門中間的石板路上,由北向南的三塊石板叫做三音石。在皇穹宇門窗關閉而且附近沒有障礙物的情況下,站立於第一塊石板上擊掌,可聽到回音一聲;於第二塊石板上擊掌,可聽到回音兩聲;於第三塊石板上擊掌,可聽到回音三聲。
祈年殿
祈年殿在天壇的北部,也稱為祈穀壇,原名大祈殿、大享殿,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是天壇最早的建築物。乾隆十六年(1751年)修繕後,改名為祈年殿。光緒十五年(1889年)毀於雷火,數年後按原樣重建。目前的祈年殿是一座直徑32.72米的圓形建築,鎏金寶頂藍瓦三重簷攢尖頂,層層收進,總高38米。
祈年殿的內部結構比較獨特,不用大梁和長檁,僅用楠木柱和枋桷相互銜接支撐屋頂。殿內有楠木柱二十八根,數目排列切合天象:中央4根龍柱高19.2米、直徑1.2米,象征四季,中圈12根金柱象征一年十二個月,外層12根巨柱象征一天十二個時辰,中層和外層相加象征二十四節氣,三層柱總共28根象征二十八宿。殿內地板的正中是一塊圓形大理石,帶有天然的龍鳳花紋,與殿頂的蟠龍藻井和四周彩繪金描的龍鳳和璽圖案相互呼應,使整座殿堂顯得十分富麗堂皇。
祈年殿的殿座就是圓形的祈穀壇,三層6米高,氣勢巍峨。壇周有矮牆一重,東南角設燔柴爐、瘞坎、燎爐和具服台。壇北有皇幹殿,麵闊五間,原先放置祖先神牌,後來牌位移至太廟。壇邊還有祈年門、神庫、神廚、宰牲亭、走牲路和長廊等附屬建築。長廊南麵的廣場上有七星石,是嘉靖年間放置的鎮石。
天壇的主體建築是祈年殿,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每年皇帝都在這裏舉行祭天儀式,祈禱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祈年殿呈圓形,直徑32米,祈年殿高38米,是一座有鎏金寶頂的三重簷的圓形大殿,殿簷顏色深藍,是用藍色琉璃瓦鋪砌的,因為天是藍色的,以此來象征天。
它在建築上出色之處是,祈年殿用28根楠木大柱和36塊互相銜接的榜、桷,支撐著三層連體的殿簷。這些大柱有不同的象征意義:中央四柱叫通天柱,代表四季;中層十二根金柱,代表十二個月;外層十二根簷柱,代表十二時辰;中外層相加二十四根代表二十四節氣;三層相加二十八根,代表二十八星宿;加柱頂八根童柱,代表三十六天罡;寶頂下雷公柱,代表皇帝一統天下。其附屬建築有皇乾殿、祈年門、神庫、神廚、宰牲亭、燔柴爐、瘞坎、具服台、走牲路及72間長廊等。長廊南麵的廣場上有七星石,石上鏤刻山形雲紋圖案,是明嘉靖時放置的鎮石。
這座大殿坐落在麵積達5900多平方米的圓形漢白玉台基上,台基分3層,高6米,每層都有雕花的漢白玉欄杆。這個台基與大殿是不可分的藝術整體。當遊人跨出祈年殿的大門,往南望去,隻見那條筆直的甬道,往南伸去,一路上門廊重重,越遠越小,極目無盡,有一種從天上下來的感覺。難怪一位法國的建築專家在遊覽了天壇之後說:摩天大廈比祈年殿高得多,但卻沒有祈年殿那種高大與深邃的意境,達不到祈年殿的藝術高度。這座大殿在1889年(清光緒十五年)被雷擊起火焚毀,據說,當時殿的大柱是用沉香木做的,燃燒時,清香的氣味,數裏之外都可以聞到。翌年,皇帝召集群臣商量重建祈年殿。因找不到圖樣,掌管國家建築事務的工部便把曾經參加過祈所殿修繕事務的工匠們召集來,讓他們根據記憶、口述製成圖樣,再施工建造。因此,現在的祈年殿是清代光緒年間的建築,但是,基本建築形式、結構,還保留著明代的樣子。
祈年殿內,天花板處是精致的“九龍藻井”,龍井柱則是描金彩繪。殿內中央有一塊平麵圓形大理石,石麵上的花紋,是自然形成的龍鳳花紋,一條行龍抱著一隻鳳凰,這便是“龍鳳石”,即“龍鳳呈祥”。相傳,這塊石頭上原來隻有鳳紋,而殿頂藻井內隻有雕龍,年長日久,龍、鳳有了靈感,金龍常常飛下來找鳳石上的鳳凰尋歡。不料有一天正遇見嘉靖皇帝來祭天,在石上跪拜行禮,金龍來不及飛回去,和石上的鳳凰一起被嘉靖皇帝壓進圓石裏麵,再也無法出來,從此才變成一深一淺的龍鳳石。1889年祈年殿被焚燒時,這塊龍鳳石被烈火熏燒了一個晝夜,石塊雖未被燒碎,但龍紋被燒成淺黑色,鳳紋被燒得模糊不清。祈年殿前有東、西配殿各九間,稱東廡和西廡,是收藏配神牌位的庫房。明代祭天時,除祭禱皇天上帝外,還要配祭皇族朱氏祖先,以及日、月五星,東、西、南、北、中的五大嶽,五小嶽的五鎮,四海四瀆(河湖)、風雲雷雨、山川、太歲、道教等各神祗和曆代帝王等。
祈穀壇的另一座重要建築是皇乾殿,它坐落在祈年牆環繞的矩形院落裏,其間有琉璃門相通。這是一座廡殿式大殿,覆蓋藍色的琉璃瓦,下麵有漢白玉石欄杆的台基座。它是專為平時供奉“皇天上帝”和皇帝列祖列宗神版的殿宇。神版均供奉在形狀像屋宇的神龕裏,每逢農曆初一、十五,管理祀祭的衙署定時派官員掃塵、上香。祭祀前一天,皇帝到此上香行禮後,由禮部尚書上香,行三跪九叩禮再由太常寺卿率官員將神牌恭請至龍亭內安放,由鑾儀衛的樣鉺抬至祈年殿內各相應神位安放,受祭。
齋宮位於天壇西天門南,坐西朝東,是皇帝來天壇祈穀、祈天前齋戒沐浴的地方。所以,也可以說是一座小皇宮。它建有宮城,宮牆有兩層:外層叫磚牆,內城稱紫牆。外城主要是防衛設施,在外城四角建有值守房。外城東北角有一座鍾樓,每逢皇帝進出齋宮,都要鳴鍾迎送。齋宮內城分前、中、後三部分。前部以正殿為中心;後部是皇帝的內宅寢宮;中部是一個狹長的院子,院內兩端各有廊瓦房五間,是主管太監和首領太監的值守房。齋宮麵積4萬平方米,有建築房屋200餘間,雖不及紫禁城金碧輝煌,但規模也很宏大,而且典雅清幽。明、清兩朝皇帝均在祀前來此“致齋”三日,隻有雍正皇帝以後“致齋”的前兩日改在紫禁城內齋宮“致齋”,最後一天才遷居天壇齋宮。外圍有兩重禦溝,外溝內岸四周有回廊163間。宮麵東,正殿5間,為無梁殿式供券磚石結構。正殿月台上有齋戒銅人亭和時辰牌位亭,殿後有寢殿5間,東北隅有一座鍾樓,內懸永樂年製太和鍾一口。
神樂署在圜丘壇西天門外西北,始建於明朝永樂十八年(1420年)。神樂署是管理祭天時演奏古樂的機關。明代叫神樂觀,當時神樂觀的樂舞官、舞生都由道士擔任。明朝永樂十八年遷都北京時,有300名樂舞生隨駕進北京,以後明代神樂觀常保持有樂舞生600名左右。到嘉靖時樂舞生總人數達2200名。
建築特點
北京天壇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祭天建築群。在中國,祭天儀式起源於周朝,自漢代以來,曆朝曆代的帝王都對此極為重視。明永樂以後,每年冬至、正月上辛日和孟夏(夏季的首月),帝王們都要來天壇舉行祭天和祈穀的儀式。如果遇上少雨的年份,還會在圜丘壇進行祈雨。在祭祀前,通常需要齋戒。祭祀時,除了獻上供品,皇帝也要率領文武百官朝拜禱告,以祈求上蒼的垂憐施恩。
天壇建築的主要設計思想就是要突出天空的遼闊高遠,以表現“天”的至高無上。在布局方麵,內壇位於外壇的南北中軸線以東,而圜丘壇和祈年壇又位於內壇中軸線的東麵,這些都是為了增加西側的空曠程度,使人們從西邊的正門進入天壇後,就能獲得開闊的視野,以感受到上天的偉大和自身的渺小。就單體建築來說,祈年殿和皇穹宇都使用了圓形攢尖頂,它們外部的台基和屋簷層層收縮上舉,也體現出一種與天接近的感覺。
天壇還處處展示著中國傳統文化所特有的寓意、象征的表現手法。北圓南方的壇牆和圓形建築搭配方形外牆的設計,都寓意著傳統的“天圓地方”的宇宙觀。而主要建築上廣泛地使用藍色琉璃瓦,以及圜丘壇重視“陽數”、祈年殿按天象列柱等設計,也是這種表現手法的具體體現。
2.北京先農壇
農壇建築群是明清兩代皇帝祭祀先農諸神和太歲諸神和舉行親耕的地方,位於北京市宣武區南中軸線以西,與天壇東西相對,遙相呼應。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曆史
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先農壇建於北京南郊,當時稱山川壇,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建為天神、地抵二壇。後來明天順二年(1458年)等不斷有修繕和新增建築。
民國以後先農壇逐漸衰敗,後很多建築被拆除。1916年,先農壇被辟為城南公園。1936年,在原址東南角蓋起北平公共體育場,後更名先農壇體育場。現在先農壇建築群設有北京古代建築博物館。
1949年7月華北育才小學(後稱北京市育才學校)遷入北京,進駐先農壇。先農壇太歲殿被育才學校占用,具服殿被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占用。
1979年被列為北京市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7年,育才學校圖書館從俱服殿搬出。
1998年和2000年,世界文化遺產基金會為先農壇的修繕提供了資金。1998年和1999年美國運通基金會為北京先農壇的俱服殿和神廚的修繕提供了資金。
主要建築
先農壇建築群可以可分為三組,即先農壇(先農神壇、神廚庫院、神倉院、俱服殿、觀耕台、慶成宮),太歲殿(太歲殿院和焚帛爐)和天神地祗壇。
先農壇
先農神壇--先農神壇是皇帝祭祀先農神的祭壇。先農神壇呈方形見方約15米,高一層約1.5米,由石包磚砌,四麵有台階各8級。
宰牲亭--宰牲亭是祭祀宰殺犧牲的亭子。
神廚神庫院--神廚庫院是存放先農諸神神位和準備犧牲祭品的院落,位於先農神壇的正北。由正殿,東、西配殿和兩座六角井亭組成,正殿稱為神版庫用供奉先農神的牌位,東配殿為神庫,存放祭祀和親耕用品的地方,西配殿為神廚。
俱服殿--俱服殿為皇帝親耕前更換親耕禮服的地方,位於觀禮台的北方。
觀耕台--觀耕台為皇帝親耕完畢,觀看王公大臣們耕作的高台。觀耕台呈方形見方18米,高一層1.9米,四麵各有台階9級,台階踏步由漢白玉條石砌成,側麵雕有蓮花圖案。
一畝三分地--一畝三分地是皇帝親耕的田地,位於觀禮台的南方。俗語所說的一畝三分地就是由此而來。
神倉院--神倉院是存放耕田收獲的穀物的地方,親耕收獲的穀物供北京各壇、寺觀祭祀使用。院子分為前後兩個院,前院有收穀亭、圓廩神倉和庫房,後院是祭器的庫房。神倉院建於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
慶成宮--慶成宮是皇帝祭祀和親耕後犒勞百官的地方。慶成宮始建於明天順二年(1458年),原稱齋宮,乾隆二十年(1755年)改今名。慶成宮設宮門兩座,院內東側原有一座鍾樓。主要建築是前殿、後殿及東西配殿,前殿設有月台。
太歲壇
太歲壇,又稱太歲殿,位於先農神壇東北,是祭祀太歲神及十二月將神的院落。建築有太歲殿,拜殿及東西配殿,太歲殿正殿祭祀太歲神,東西配殿祭祀十二月將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