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著名的陵墓園林(2 / 3)

主要建築以及構造

從洪武十四年(1381年)正式動工,至永樂三年(1405年)建成,曆時25年。先後調用軍工10萬,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規模巨大。當時從朝陽門(今中山門)至孝陵衛到到陵墓西、北所築的皇牆有45華裏長,護陵駐軍有5千多人。那時候陵園內亭閣相接;享殿中煙霧繚繞,鬆濤林海,養長生鹿千頭。鹿鳴其間,氣勢非凡。因屢遭兵火,現僅存神烈山碑,下馬牌坊,大金門,四方城及神功對德碑,神道石獸獅,獬豸,駱駝象,麒麟,馬等六種24隻,神道石柱二,文臣武將各四。

陵墓的神道從四方城開始。四方城是一座碑亭,位於衛橋與中山陵之間,是明成祖朱棣為其父朱元璋建的“大明孝陵神聖功德碑”。其頂部已毀,僅存方形四壁,內有立於龜趺座上的石碑一塊,碑高8.78米。碑文由朱棣親撰,計2746字,詳述明太祖的功德。碑座、碑額雕琢瑰麗。神道由此向西經外金水橋(今紅橋),繞過梅花山再折向北,長約1800米。其中段為石象路,這段路上相向排列著12對石獸,分別是獅、駱駝、象和馬等6種,每種兩對,姿態是一對伏,一對立。後麵是一對高大的華表,上雕雲龍,氣勢不凡。折向北麵的神道上分別列著4對身著盔甲或蟒袍的文臣武將,可惜有些已經損壞。石人石獸的體型都很巨大,是明代石刻的藝術珍品。明孝陵的朱紅大門坐北朝南,正對梅花山,門額上書“明孝陵”三字。門外東側立有一個石刻告示,係清宣統年間兩江洋務總局道台、江寧知府以六國文字刻著“治隆唐宋”四個金字,是清康熙帝第三次南巡時親筆題書。碑亭後原建有兩禦亭,西邊叫宰牲亭,東邊的稱具服殿,今均已毀壞,僅存一些石柱和石井欄等。在原享殿的位置上尚可見到64個石柱的基礎,由此可以想象當年享殿的規模是很大的。現在享殿為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複建,比原來的要小得多,內供奉朱元璋畫像。享殿後是一片縱深100餘米、寬數十米的空地,是當年露天祭祀的場所,中間有甬道,兩邊林木茂盛。甬道盡頭有石橋,稱大石橋,又稱升仙橋,意思是過了此橋即為“仙界”。橋北是一座寬75米、高16米、進深31米的城堡式建築,稱方城。方城以大條石砌成,正中開拱門式斜隧道,有台階可步入,計54級。出隧道東西各有石級可登城頂。城頂原建有宮殿式建築明樓,明樓頂部及木質結構已毀,現僅存四麵磚牆,南麵有拱門3個,另三麵各有拱門一道。在方城頂上極目遠眺,東麵有中山陵,南麵是梅花山,西麵有中山植物園,北麵是“寶頂”,四周樹木蔥蘢,鬆濤陣陣,不禁令遊人發思古之幽情。寶頂是一個直徑約400米的圓形大土丘,即朱元璋和馬皇後合葬的地宮,它的四周有條石砌成的石壁,其南邊石壁上刻有“此山明太祖之墓”七個大字。梅花山因三國時東吳君主孫權及其夫人葬此,古稱孫陵崗,位於明孝陵正南300米。

明孝陵位於南京市東北部的紫金山(鍾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及皇後馬氏的陵寢。明孝陵建於明洪武十四年(1381),翌年馬皇後去世,葬入此陵。因馬皇後諡“孝慈”,故陵名稱“孝陵”。洪武三十一年(1398),朱元璋病逝,啟用地宮與馬皇後合葬。至明永樂十一年(1413)建成“大明孝陵神功聖德碑”,整個孝陵建成,曆時30餘年。這座已有600多年曆史的明代皇家陵墓以其墓主顯赫、規模宏大、形製獨特、背依鍾山環境優美而著名於世。

明孝陵經曆了600多年的滄桑,許多建築物的木結構已不存在,但陵寢的格局仍保留了原恢弘的氣派,地下墓宮完好如初。陵區內的主體建築和石刻,方城、明樓、寶城、寶頂,包括下馬坊、大金門、神功聖德碑、神道石刻等,都是明代建築遺存,保持了陵墓原有建築的真實性和空間布局的完整性。特別是明孝陵的“前朝後寢”和前後三進院落的陵寢製,反映的是禮製,但突出的是皇權和政治。明孝陵是現存建築規模最大的古代帝王陵墓之一,其陵寢製度既繼承了唐宋及之前帝陵“依山為陵”的製度,又通過改方墳為圜丘,開創了陵寢建築“前方後圓”的基本格局。明孝陵的帝陵建設規製,一直規範著明清兩代500餘年20多座帝陵的建築格局,在中國帝陵發展史上有著特殊的地位。所以,明孝陵堪稱明清皇家第一陵。

1961年,明孝陵被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7月,在第27屆世界遺產大會上,明孝陵作為“明清皇家陵寢”擴展項目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世界遺產成員。

明孝陵處於山清水秀的環境之中,周圍山勢跌宕起伏,山環水繞,人文與自然景觀渾然天成。陵園規模宏大,格局嚴謹。孝陵建築自下馬坊至寶城,縱深2.62公裏,陵寢主體建築當年建有紅牆圍繞,周長2.25公裏。現存遺址可分為兩大部分。

第一部分:蜿蜒曲折的陵墓神道。自下馬坊至孝陵正門(文武方門),包括下馬坊、神烈山碑、大金門、神功聖德碑及碑亭(俗稱四方城)、神道石刻和禦河橋。

下馬坊、神烈山碑:下馬坊,是一座二間柱的石牌坊,麵闊4.94米、高7.85米,坊額上刻“諸司官員下馬”6個楷書字,告示進入明孝陵的官員必須下馬步行,以示對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尊敬。神烈山碑,在下馬坊東邊36米處,是明嘉靖十年(1531)立,正麵陰文雙鉤淺刻“神烈山”3字,原有碑亭,現已不存在,僅存四角石柱礎。神烈山碑是明嘉靖十年改鍾山為神烈山時而立。再向東17米處有一塊臥碑,為“禁約碑”,是明崇楨十四年(1641)立,碑文刻禁止損壞孝陵及謁陵的有關9條禁約。

大金門、神功聖德碑及碑亭:大金門,在下馬坊西北750餘米處,是孝陵的第一道正南大門。大金門原為黃色琉璃瓦重簷式建築,現存磚石砌築的牆壁,下部為石造須彌座,麵闊26.66米,進深8.09米,牆壁辟有3個券門洞,中門較高為5.05米,左右兩門高4.25米。神功聖德碑及碑亭,在大金門正北70米處,是明成祖朱棣於永樂十一年(1413)為朱元璋撰述的歌功頌德碑及碑亭。原碑亭為磚石砌築,平麵呈正方形,亭子的結構頂部已蕩然無存,現僅存四壁,每壁各有一個寬5米的拱形門洞,外觀如一個城堡,故俗稱“四方城”。

神道石刻:四方城向西北行約100米過禦河便進入神道。明孝陵神道的最大特點在於建築與地形地勢的完美結合。其不同於曆代帝陵神道成直線形,而是完全依地形山勢建造為蜿蜒曲折的布局。而且在每一段落的節點處安放石像生來控製空間,形成一派肅穆氣氛。石像生下鋪墊有完整的六朝磚,使其600年來沒有下沉。神道由東向西北延伸,兩旁依次排列著獅子、獬豸、駱駝、象、麒麟、馬6種石獸,每種2對,共12對24件,每種兩跪兩立,夾道迎侍。這段神道現俗稱為石像路,全長615米。

石獸的盡頭,神道折向正北,至欞星門,長250米。這段神道置石望柱和石人,2根望柱呈六棱柱形,高6.6米,其上雕刻雲龍紋。通常望柱均置於神道的最前麵,而明孝陵的望柱則置於神道中間,這也是朱元璋的獨特之處。石望柱之後是東西相對而立的翁仲,有武將、文臣各2對,共8尊,高各為3.18米。

欞星門、禦河橋:神道向北18米的盡頭為欞星門,門已不存,僅存石柱礎6個。從遺跡看,欞星門應是三開間的建築。過欞星門折向東北275米,即到禦河橋,也稱金水橋。禦河橋為石砌橋,原為5孔,現存3孔,橋基和河兩邊駁岸的石構件均是明代原物。通過禦河橋向北,順緩坡而上,便是陵寢的主體建築。

第二部分:明孝陵寢主體建築。自正門至崇丘,包括文武方門(即正門)、碑殿、享殿、大石橋、方城、明樓、寶頂等,築有圍牆。陵寢建築都是按中軸線配製,體現了我國傳統建築的風格。

文武方門:文武方門是孝陵的正門,原為5個門洞,3大2小,中間3個為拱形門洞,兩邊2個為長方形門洞。廡殿頂上蓋黃色琉璃瓦。清朝同治年間改建為一個門洞,上嵌清石門額,陰刻楷書“明孝陵”3字。1999年重新進行修複,恢複了明代時大門的原貌。現為五門,黃瓦、朱門、紅牆,正門上方懸掛長方形門額,豎書“文武方門”4個鎏金大字。正門東側立有一塊“特別告示”碑,此碑是清宣統元年(1909)所立,警示保護孝陵的注意事項。

碑殿:碑殿原為孝陵享殿前的中門,即孝陵門,原為5個門洞,後被毀。現在的碑殿是清朝時改建的,是一歇山頂,三開間,紅牆小瓦建築,南北正中各開一門,亭內立有5塊碑刻。正中一塊上刻“治隆唐宋”4個鎏金大字,這是清康熙皇帝1699年第三次下江南謁陵時禦題。這是因清朝剛統治中國,康熙執政初,漢人不服滿人統治,在這樣的曆史背景下,康熙深知,光靠高壓政策是不行的,還須依靠漢人。所以,康熙在6次南巡中,5次拜謁明孝陵。此碑由曹雪芹的祖父、當時的“江寧織造”郎中曹寅刻立。在“治隆唐宋”碑左右還有清朝乾隆皇帝詩碑各一塊,東西有臥碑兩塊,分別記敘康熙、乾隆謁陵紀事等。

享殿:碑殿之後是孝陵的主要建築孝陵殿,即享殿。原孝陵殿已毀,尚存3層須彌座台基,通高3.03米,台基上有大型柱礎56個。台基四角有石雕螭首,大殿前後各有3道踏垛,尚存6塊浮雕雲龍山水大陛石。大殿基長57.30米、寬26.6米,可見當時該建築之宏大。原殿中供奉朱元璋及馬皇後神位。現存建築是清朝同治年間兩次重建的三小間享殿。現殿內是“明孝陵史料陳列室”。殿後100餘米處是大石橋,又稱升仙橋。過了大石橋就到了孝陵地麵建築的最後部分方城、明樓、寶頂。

方城、明樓、寶頂:方城是孝陵寶頂前麵的一座巨大建築,外部用大條石建成,東西長75.26米,南北寬30.94米、前高16.25米、後高8.13米,底部為須彌座。方城正中為一拱門,中通圓拱形隧道。由54級台階而上出隧道,迎麵便是寶頂南牆,用13層條石砌築。正中橫刻“此山明太祖之墓”,顯然為後人所製。沿方城左右兩側步道即可登上明樓。明樓在方城之上,原為重簷黃瓦大屋頂建築,屋頂早已毀,僅存四壁磚牆,東西長39.45米,南北寬18.47米,南麵開3個拱門,其餘三麵各開1個拱門。方城明樓以北為直經400米左右的崇丘即是寶頂,也稱寶城,為朱元璋和馬皇後的寢宮所在地。寶頂近似圓形,原名獨龍阜玩珠峰,周圍砌有磚牆。1998年至1999年,南京市文物局等有關部門采用先進的精密磁測,證實朱元璋墓的地宮就在這下麵,埋葬深厚,保存完好,從沒有被盜過。

3.遵化清東陵

中國最後一個王朝首要的帝王後妃陵墓群,也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體係最完整的古帝陵建築,共建有皇陵五座—順治帝的陵、康熙帝的景陵、乾隆帝的裕陵、鹹豐帝的定陵、同治帝的惠陵,以及東(慈安)、西(慈禧)太後等後陵四座、妃園五座、公主陵一座,計埋葬14個皇後和136個妃嬪。

清東陵坐落在河北的遵化縣境,西距北京市區125公裏,據說是順治帝皇帝到此打獵時選定的,康熙帝2年(1663年)開始修建。陵區南北長125公裏、寬20公裏,四麵環山,正南煙燉、天台兩山對峙,形戌寬僅50公尺的穀口,俗稱龍門口。清代在此陸續建成217座宮殿牌樓,組成大小15座陵園,諸陵園以順治帝的孝陵為中心,排列於昌瑞山南麓,均由宮牆、隆恩門、隆恩殿、配殿、方城明樓及寶頂等建築構成。其中方城明樓為各陵園最高的建築物,內立石碑,碑上以漢、滿、蒙三種文字刻寫墓主的謐號;明樓之後為"寶頂"(大墳頭),其下方是停放靈柩的"地宮"。由陵區最南端的石牌坊向北到孝陵寶頂,由一條約12公尺寬、6公裏長的神道連成一氣,沿途大紅門、大碑樓(聖德神功碑樓)、石像生、龍鳳門、七孔橋、小碑樓(神道碑樓)、隆恩門、隆恩殿、方城明樓等建築井然有序,主次分明。

清東陵是一塊難得的"風水"寶地。北有昌瑞山做後靠如錦屏翠帳,南有金星山做朝如持芴朝揖,中間有影壁山做書案可憑可依,東有鷹飛倒仰山如青龍盤臥,西有黃花山似白虎雄踞,東西兩條大河環繞夾流似兩條玉帶。群山環抱的堂局遼闊坦蕩,雍容不迫,真可謂地臻全美,景物天成。當年順治帝皇帝到這一帶行圍打獵,被這一片靈山秀水所震撼,當即傳旨"此山王氣蔥鬱可為朕壽宮"。從此昌瑞山便有了規模浩大、氣勢恢宏的清東陵。

清東陵的建築恢宏、壯觀、精美。有580多單體建築組成的龐大古建築群中,有中國現存麵闊最寬的石牌坊,五間六柱十一樓的仿木結構巧奪天工,中國保存最完整的長6000多米的孝陵主神路,隨山勢起伏極富藝術感染力,乾隆帝裕陵地宮精美的佛教石雕令人歎為觀止,班禪大師讚譽為"不可多得的石雕藝術寶庫",慈禧陵三座貼金大殿,其豪華裝修舉世罕見,"鳳上龍下"石雕匠心獨運……

整座東陵在木構和石構兩方麵都有精湛的技巧,可謂集清代宮殿建築之大成,其中孝陵的石像生最多,共達18對,造型多樸實渾厚;乾隆帝的裕陵規模最大、最為堂皇,而慈禧的普陀峪定東陵則是首屈一指的精巧建築。目前,清東陵15座陵園中,隻開放了裕陵和東、西太後陵及香妃墓等四處供遊客參觀。

裕陵(乾隆帝陵)

裕陵位於孝陵西側,於乾隆帝8年(1743年)動工興建,費時30年始成。裕陵的地宮在已出土的清代皇陵中最為宏偉,其進深54公尺,麵積337平方公尺,由三間長方形的券堂一明堂、穿堂、金堂串連成"主"字形;乾隆帝皇帝的棺柩便放置在最裏側的金堂,兩旁還有附葬的二後、三妃靈柩。地宮內四壁和券頂皆雕滿各種佛像、經文和裝飾圖案,雕刻刀法明怏,線條細膩流暢,以明堂門洞兩側浮雕的四大天王像和券頂的五方佛像最具代表。

香妃墓

香妃即容妃,新疆維吾爾族人,據說她因遍體生香,甚得乾隆帝喜愛,所以稱香妃。她的陵墓坐落在裕陵西側,專為安葬乾隆帝後妃的“裕妃園寢”中,因曾被盜掘,現棺槨已所剩無幾,怛遺骸、遺物印證史冊,對其容貌身世記載殷實,棺木上刻有一行阿拉伯文“以真主的名義”,證實香妃信仰伊斯蘭教。

普陀峪定東陵(慈禧陵)

由裕妃園寢再往西是安葬東、西太後的定東陵。西太後慈禧陵在普陀峪,東太後慈安陵在普祥峪,二陵原皆於同治帝12年(1873年)興建,形製、規模相仿,但慈禧陵於光緒年間全麵重修,因此其建築之華麗精美冠於東陵。尤其隆恩殿殿裏殿外都裝飾貼金彩繪,殿內明柱也盤旋金龍,可謂金碧輝煌;殿前的漢白玉台基中央有透雕的龍鳳陛石,其構圖為“鳳上、龍下”,充分顯現其權勢獨攬的野心。

慈禧陵也有清代後陵中唯一的地宮,據記載,地宮內隨葬有大量的金玉珠寶,其中一對萬壽壺共嵌有珍珠1288粒、紅寶石56件、藍寶石18件,被視為稀世珍寶。可惜,民國17年定東陵發生震驚中外的盜陵巨案,隨葬品幾被盜光,現地宮內僅存空棺一口,而貼金的內壁、石柱也受到極大的破壞,隻留形製、規模供遊客參觀而已。

清東陵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曆史,每一座陵寢都記載著或輝煌或衰敗的曆史,每一座陵寢都傳承著或動人或神秘的故事。入關第一帝順治帝,開創康乾盛世的康熙帝大帝,文武兼備的十全老人乾隆帝,輔佐聖、世二祖的傑出女政治家孝莊文皇後,兩度垂簾聽政的慈安、慈禧,給人以撲朔迷離的香妃,還有鹹豐帝、同治帝……這些曾主宰過國家命運,在清王朝政治舞台上扮演極為重要角色的人物,如今都長眠於此,任由自然的洗禮,曆史的評說。

4.延安黃帝陵

黃帝陵位於陝西省延安市黃陵縣城北的橋山之巔。黃帝是我國原始社會末期一位偉大的部落首領。黃帝姓公孫,因長於姬水,又姓姬。曾居於軒轅之丘(今河南新鄭縣軒轅丘),取名軒轅。祖籍有熊氏,乃號有熊。又因崇尚土德,而土又呈黃色,故稱黃帝。黃帝生於山東壽丘,逝於河南荊山,葬於陝西橋山。黃帝以他首先統一中華民族的偉績而載入史冊。他播百穀草木,大力發展生產,創造文字,始製衣冠,建造舟車,發明指南車,定算數,製音律,創醫學等,是開創中華民族古代文明的先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