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著名的陵墓園林(3 / 3)

黃帝陵地處橋山,沮水環繞,群山環抱,古柏參天,四季青翠,環境幽雅。山下有大路可通山頂直至陵前。祭亭中央的高大石碑上刻有郭沫若題“黃帝陵”三個大字。祭亭後的一塊石碑上書“橋山龍馭”四字。黃帝陵位於山頂正中,陵塚高3.6米,周長48米。陵前數十米處有一高台。相傳漢武帝征朔方還,在這裏祭黃帝,築台祈山,故稱“漢武仙台”。

黃帝廟呈四方形,廟門朝南,氣勢雄偉,門額上大書“軒轅廟”三字。廟院內有大殿,門額上懸掛著寫有“人文初祖”四字的大匾。大殿中間安放著巨大的黃帝牌位,上書“軒轅黃帝之位”。廟院內的“黃帝手植柏”,相傳為黃帝親手所植,距今四千餘年。巨柏高19米,樹幹下圍10米,有諺語稱它“七樓八紮半,圪裏圪塔不上算”,被譽為世界柏樹之父。另有一株高大柏相傳為漢武帝“掛甲柏”,又名“將軍柏”。廟內有一碑亭,內有碑石約50通,內容主要是曆代帝王的“禦製祭文”和曆代修葺陵廟的記載。

自古黃帝陵一帶就有八景的說法:橋山夜月、沮水秋風、黃穀黃花、北岩淨雪、龍灣曉霧、鳳嶺春煙、漢武仙台、軒轅古廟,其中軒轅古廟是橋山風景最佳的一處。

黃帝陵是中華民族的始祖軒轅黃帝的陵墓,被稱為中國第一陵,千百年來,每逢清明,來此拜謁祭陵的人絡繹不絕。

5.紹興大禹陵

大禹陵位於浙江省紹興市東南郊的會稽山山麓,是4000多年前古代治水英雄大禹的葬地。大禹陵坐東朝西,由禹陵、禹祠、禹廟三大建築群組成,三者皆在一地,後二者因前者而產生,如以建築而論,當首推禹廟。

禹陵的入口處為一青石碑坊,其後是一條長100餘米的神道,神道兩側立有石刻神獸5對。神道盡頭為大禹陵碑亭,亭內立有由明代紹興知府南大吉所書的“大禹陵”石碑。陵前還遍植有槐樹、鬆柏、綠竹等植物。

禹祠位於禹陵的左側,相傳始建於夏代少康之時,以後曾多次毀廢又多次興建。現存的禹祠是近年來重建的,共兩進院落,中間以天井相隔,極富江南民間建築特色。祠前一泓清池,悠然如鏡,曰“放生池”。“禹祠”匾由著名畫家吳作人題寫。前進的左右兩側有“大禹治水”、“計功封賞”磚雕,後進內立有大禹塑像。

禹廟位於禹陵的右側,始建於南朝梁大同十一年(公元545年),以後曆代均有所修建。廟內自南向北依次分布有轅門、照壁、岣嶁碑亭、欞星門、午門、祭廳、大殿等建築。其中明代翻刻的岣嶁碑,文字奇古,記述了大禹治水的經過和功績,又名“禹王碑”。禹廟的午門寬11.6米,進深約7米,其後為祭廳。祭廳是曆代祭禹的場所,建築結構與午門相似。祭廳東、西兩側為配殿,其中東配殿內放置有明、清時祭禹的碑刻30餘件。

大禹陵為我國東南久負盛名的勝跡之一,具有豐富的曆史、人文、藝術和旅遊價值。

6.沈陽福陵

福陵位於遼寧省沈陽市東郊渾河北岸的天柱山上。福陵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和孝慈高皇後葉赫那拉氏的陵墓,因為位於盛京的東邊,故又稱“東陵”,是著名的“盛京三陵”(永陵、福陵、昭陵)之一。

努爾哈赤是清王朝的創業君主,他最初是明朝的建州左衛指揮使,從明萬曆十一年(公元1583年)開始統一女真族各部落。到萬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正式稱汗自立,創建了“後金”政權,成為與明王朝對立的地方政權。以後其力量逐漸壯大,開始不斷往外發展,與明朝中央爭奪政權。後金天命十一年(公元1626年)正月,在寧遠戰役中,努爾哈赤負了重傷,8月11日,死於離沈陽四十裏的璦雞堡,終年68歲。天聰三年(公元1629年)三月,才選中渾河北岸的天柱山,開始在這裏營建陵寢,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竣工。以後又經過康熙、乾隆等朝的增建,逐漸形成了今天這樣一組完整的陵寢建築群。

陵園的總麵積約為19.48萬平方米。南向,四周圍以紅牆,正中是正紅門,自南而北地勢逐漸升高,門外的兩旁對立著石獅、華表、石牌坊和刻有滿、蒙、漢、回、藏五種文字的下馬碑。正紅門是很長的一段神路,路的兩側有坐獅、立馬、臥駝、坐虎等四對石獸。盡頭是利用天然山勢修築的一百零八級磚階,以象征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磚階之上是碑樓,樓重簷歇山式,黃琉璃瓦頂,內立康熙帝用漢、滿兩種文字書寫的“大清福陵神功聖德碑”。

再向北便是城堡式的方城。南麵的正中是隆恩門,上建三層歇山式的門樓建築。方城的四角各有一座角樓,城內正中是坐落在須彌座式大台基上的隆恩殿,是單簷歇山式,殿內供奉著木主神牌,殿前有焚帛樓,殿的東西兩側各有配殿五楹。殿的後邊有洞門,洞門之上建有重簷歇山式的大明樓,中間立有“太祖高皇帝之陵”的石碑。方城內的建築,屋頂都鋪有黃琉璃瓦,廊柱是朱紅地仗,梁枋間都是“和璽”壁畫。方城之後是月牙城。前壁的正中有琉璃一座照壁,其後是圓形的寶城。寶城的正中是圓形的寶頂,下麵就是埋葬靈樞的地宮。

福陵的周圍,河流環繞,山崗拱衛,望去氣勢宏偉,景色幽雅,風景優勝。清人高士奇曾有詩雲:“回瞻蒼靄合,俯瞰曲流通。地是排雲上,天因列柱崇。”正是這裏風光的具體寫照。“天柱排青”是著名的沈陽八景之一。

7.縣清西陵

清西陵位於河北省易縣城西15公裏的梁各莊西永寧山下。清西陵是清朝皇室的陵墓群之一,在北京以西約120公裏處。陵區西依紫荊關,南臨易水河,與狼牙山隔水相望。陵區的四周層巒疊嶂,鬆柏蔥蘢,景色清幽,十分雅致。清朝的帝陵在關內分為兩地,遵化縣陵區位於京城以東,稱為東陵;易縣陵區位於京城以西,稱為西陵。從雍正皇帝起,實行昭穆之製,一東一西,隔輩相聚,祖孫葬於一地。乾隆時又下詔定父子死後不葬一地的製度。

西陵的建築保存完整,共有房舍1000餘間,石質建築和石質雕刻一百多座,建築麵積503萬平方米,占地100平方公裏,陵區的圍牆長達21公裏。雍正帝及帝後的泰陵和泰東陵位居陵區的中部,西側是嘉慶帝後的昌陵和昌西陵,再西是道光帝後的慕陵和慕東陵;泰陵的東側是光緒帝後的崇陵。在帝後陵的旁邊還陪葬有妃子的園寢、王公和公主園寢共7座。整個清西陵埋葬帝後、嬪妃、王公、公主等共計76人。

西陵的建築形式和布局與東陵大體相同,都是按照清代嚴格的官式標準建造的,等級森嚴。後陵小於帝陵,園寢又小於後陵。帝陵、後陵有紅牆環繞,建築都是用黃琉璃瓦覆頂;妃、公主園寢雖有紅牆環繞,但都是以綠琉璃瓦蓋頂;行宮、衙署則是灰色的磚牆,都用布瓦蓋頂。各陵的主要建築有碑樓、神廚庫、朝房、隆恩門、配殿、隆恩殿、明樓、寶項等。

雍正皇帝的泰陵是西陵建築年代最早、規模最大、體係最為完整的陵墓。陵園始建於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竣工,雍正帝和一後一妃葬於此陵。陵入口處的標誌是三座巨大的石牌坊,過了石牌坊是一條寬10米、長2.5公裏的神道,神道將中軸線兩側的建築貫通起來。進入大紅門後,北側是具服殿,殿北是30多米高的聖德林功碑亭,重簷歇山頂,亭內的碑石上記載了雍正帝一生的功績。碑亭的四角各立有一座漢白玉石的華表,滿刻雲龍紋的浮雕,氣勢莊嚴。由此過七孔石橋,神道兩側排列的石獸、石人等皆垂首肅立,神態恭謙。再往北蜘蛛山後就是龍鳳門,四壁三門,上有用琉璃製作的雲龍花卉裝飾。門的兩側是碑亭、神廚庫、井亭等建築。再北是主殿隆恩殿,殿內明柱瀝粉貼金包裹,頂部飾旋子彩畫,梁枋裝飾金線大點金,殿宇金碧輝煌。殿後依次是三座門、二柱門、石五供、方城、明樓等建築,寶城的下麵是地宮,雍正帝和後妃就合葬於此。

昌陵是嘉慶皇帝的陵墓,位於泰陵西側。建築形式與泰陵大同小異,規模並列。從前麵的神道到最後的寶城,一應俱全,但昌陵的寶城比泰陵還高大。隆恩殿裏,用貴重的花斑石砌墁,黃色的方石板上有天然雅致的紫色花紋,光彩耀目,滿殿生輝,素有“滿堂寶石”之稱。嘉慶皇帝的皇後陵昌西陵的回音石、回音壁,回音效果絕妙無比,可與北京天壇的回音壁相媲美。

清西陵各陵的規製與泰陵的規製基本相同,唯有道光帝的慕陵形製特殊,別具一格。道光帝原建陵於東陵的寶華峪,曆時七年竣工,後因地宮浸水,又改建於西陵的龍泉峪。陵園的規模較小,沒有大碑摟、石像生、明樓等建築,殿宇也不施彩繪,但隆恩殿全部是用楠木建造的,精美異常,殿內的藻井、檁枋等構件雕刻有數以千計的遊龍,龍首高昂,形體矯健,就像是飛騰於波濤雲海之中,極富變幻。因為楠木的香氣十分濃鬱,再加上龍首吞雲吐霧,便具有了“萬龍聚首,龍口噴香”的藝術效果。

光緒帝的崇陵規模較小,動工修建的時候清政府已臨近崩潰,因此沒有大碑樓、石像生等。建築用料以桐木、鐵料為主,俗有“桐梁鐵柱”之稱。崇陵的地宮在新中國成立前曾被盜掘,1980年經考古發掘和清理,現已供遊人參觀遊覽。地宮是拱券式的石結構建築,由閃當券、罩門券、明堂券、穿堂券、門洞券和金券組成,四道石門是用巨大的青白石雕刻而成的,上雕有菩薩的立像,高1.99米,神態莊嚴,氣勢威武。金券高大寬敞,是地宮的主體建築,東西長12米,南北寬7.2米,高8.95米,全部用青白玉石構築而成。寶床上放置有光緒皇帝和隆裕皇後的棺槨。

8.沈陽清昭陵

清昭陵位於遼寧省沈陽市城北郊。昭陵因為坐落在沈陽市北端,故又稱北陵,是清太宗皇太極和孝端文皇後博爾濟吉特氏的陵墓。皇太極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第八子,曾追隨其父,統一了女真各部,創建了清政權,戎馬征戰數十載,戰功卓著。天命十一年(公元1626年)他繼父位稱汗,天聰十年(公元1636年)四月稱帝,改後金國號為“大清”。死於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時年52歲。

昭陵是“盛京三陵”(永陵、福陵、昭陵)之一,在三陵中的規模最大,陵園占地麵積450多萬平方米。

陵園的布局大體可以分為三個部分。自下馬碑至正紅門是陵園的第一個部分。下馬碑上刻有“親王以下各等官員至此下馬”的碑文,有漢、滿、蒙、回、藏五種文字,碑的東西兩側立有石獅、華表等石刻。向北經過三孔石橋,有一座石牌樓,是四柱三層的,單簷歇山,仿木鬥拱,欄板上刻有八寶、行龍等紋飾,刻工精細,精美絕倫。柱腳下有五對石獅。第二部分自正紅門至方城。進入正紅門,是一條很長的神路,由南向北沿神路的兩旁排列著獅、獬豸、麒麟、馬、駱駝和象等六對石雕,其中的石馬,名曰“大白”、“小白”,傳說是仿皇太極生前心愛的兩匹坐騎雕刻而成的。石雕像的北邊建有碑樓,樓內立有康熙帝禦筆親書的“大清昭陵神功聖德碑”,碑高5米,重達十萬斤。第三部分是方城、月牙城、寶城,三城相接,是陵寢中的主體建築。方城南麵正中是隆恩門,正北為隆恩殿,殿矗立在須彌重式台基之上;黃琉璃瓦頂,正中鑲琉璃寶珠三顆,殿前的中間禦道浮雕海水雲龍,雕工精美,殿前有東西配殿。方城的四角有角樓。後為大明樓,樓中立有“太宗文皇帝之陵”的石碑。方城的北邊緊連著月牙城、圓形的寶城,寶城的正中是突起的寶頂,其下是地宮。寶頂之後有人工堆製的假山,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命名為“隆業山”。

9.曲阜孔林

孔林位於山東省曲阜市,是孔子及其後裔的家族墓地,它是世界上延續時間最長的家族墓地。經過考證,孔林已經延續了2340多年。據記載,孔子死後葬於此地,最初的墓地約有1頃,後經過曆代帝王的不斷賜田,到清代時已達3000多畝,孔林的圍牆周長達7公裏,有墓葬1萬多座。林內墓塚遍地皆是,碑碣林立,石儀成群。又有萬古長春坊、至聖林坊、享殿、楷亭、駐蹕亭等勝跡。

孔林神道長達1266米,蒼檜翠柏,夾道侍立,龍幹虯枝,多為宋、元時代所植。林道盡頭為“至聖林”木構牌坊,這是孔林的大門。由此往北是二林門,為一座城堡式的建築,亦稱“觀樓”。四周築牆,牆高4米,周長達7000餘米。林牆內有一河,即著名的聖水——洙水河。洙水橋北不遠處為享殿,是祭孔時擺香壇的地方。殿前有翁仲、望柱、文豹和角端等石獸。孔子墓在東周墓區的西北部,墓前有明正統八年(公元1443年)所立“大成至聖文宣王墓”碑一通。東邊是孔子之子孔鯉的墓葬,南為孔子之孫孔伋墓,這種墓地格局在古代稱為“攜子抱孫”。附近還有“子貢廬墓處”。《史記》記載,孔子歿後,弟子皆建廬守墓,服喪3年,隻有子貢思慕情深,又獨自守墓3年。明代重建三室,立碑以誌紀念。楷亭前還有一株楷樹,相傳是子貢親手種植的。

此外,清代著名的文學家孔尚任墓、曆代衍聖公墓、乾隆帝之女於氏墓等,也都是孔林的勝跡。林中古木參天,濃蔭蔽日,四時不凋。根據統計,孔林內有楷、柏、檜、柞、榆等名貴古木數十種、共二萬餘株。

10.興平霍去病墓

霍去病墓位於陝西省興平縣東北約15公裏處。這一帶共有漢帝陵五座,故此地稱為五陵原,以茂陵規模最大。霍去病墓是西漢武帝茂陵的陪葬墓。

霍去病是西漢抗擊匈奴的著名將領,18歲就率輕騎八百,進擊匈奴,殲敵兩千,被封為“嫖姚校尉”。此後六次率領大軍出擊匈奴,擊敗匈奴主力,打開了通往西域的道路,以功受封為“大司馬驃騎將軍”、“冠軍侯”。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病逝,年僅24歲。漢武帝因其早逝十分悲痛,下詔令陪葬茂陵。為了表彰霍去病河西大捷的赫赫戰功,用天然石塊將墓塚壘成祁連山的形狀,象征霍去病生前馳騁鏖戰的疆場。入葬時禮儀極其隆重,浩浩蕩蕩的軍陣自都城長安一直布列至茂陵。

霍去病墓前共有16件石刻,包括石人、石馬、馬踏匈奴、怪獸食羊、臥牛、人與熊等,題材多樣,雕刻手法十分簡練,造型雄健遒勁,古拙粗獷,是中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時代最早、保存最為完整的大型圓雕工藝品,也是漢代石雕藝術的傑出代表。其中“馬踏匈奴”為墓前石刻的主像,長1.9米,高1.68米,為灰白細砂石雕鑿而成,石馬昂首站立,尾長拖地,腹下雕手持弓箭匕首長須仰麵掙紮的匈奴人形象,是最具代表性的紀念碑式的作品,在中國美術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11.株洲炎帝陵

炎帝陵又稱“天子墳”,位於湖南省株洲市炎陵縣縣城西南15公裏處的炎陵山山麓。相傳上古時代,中華民族的始祖炎帝神農氏來南方巡視,嚐草采藥,為民治病,不幸誤嚐毒草身亡,安葬於此。炎帝是一位偉大人物,他開發了華夏的原始農業,是農耕文化的創始人;他創造木製耒耜,教民耕種,提高農作物的產量;他遍嚐百草,為人醫病,是華夏中草藥的第一位發現者和利用者;他還利用火為人類造福,製造樂器,倡導物質交換。炎帝在曆史傳說中是與農、工、商、醫、文等各領域的發明創造分不開的一位神祉,因而一直受到曆朝曆代的炎黃子孫的無比敬仰和祭祀。

炎帝陵始建於北宋乾德五年(公元967年)。宋代以後曾多次毀於戰亂和火災,明清以後曆代均有所修葺,規模不斷擴大。現存的炎帝陵是1988年重新修複的,建築仍按前代式樣,但規模則有所擴充。目前陵區麵積達24平方公裏,綠樹懷抱,山巒疊翠,古樹蔭翳,煙雲出沒。陵殿金壁輝煌,氣勢宏偉。炎帝陵的建築共分五進:第一進為午門,門內有丹墀,左右兩側有碑房,碑房內立有曆代石碑;第二進為行禮亭;第三進為重簷歇山頂的正殿;第四進為墓碑亭,其內立有石刻墓碑,上書“炎帝神農氏之墓”;第五進為炎帝陵寢宮。陵殿的四周築有丈餘高的紅色圍牆。四周還建有規模宏大的奉聖寺、胡真官祠、天使公館、崇德坊、宰牲亭、時佘公館、詠豐台、飛香亭等古建築。

根據史料記載,對炎帝陵的奉祀自唐代就開始了,以後曆代對其均大加祭祀。因此,炎帝陵對於研究中國古代祭祀、建築以及藝術等方麵,均具有重要價值。

炎帝陵是炎黃子孫尋根謁祖、旅遊觀光、研究炎帝文化、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等多種活動於一體的勝地。至炎帝陵景區祭奠中華始祖炎帝神農氏,心中當有無盡感慨,亦會引發一份淳樸濃鬱的民族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