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著名的書院園林(3 / 3)

日本對文瀾閣《四庫全書》覬覦已久。原全國人大常委、浙江大學教授毛昭晰在研討會上對記者說,杭州淪陷後,日本的“占領地區圖書文獻接受委員會”曾派人從上海到杭州尋找文瀾閣本,想把這部珍貴的圖書劫奪到日本去,但此時閣書已被安全轉移了。

文瀾閣《四庫全書》曆經滄桑,終於得以保存,這在中國以至世界藏書史上都是個奇跡。

7.承德文津閣

文津閣位於河北承德避暑山莊平原區的西部,千尺雪景區之北。建於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是內廷四閣中第一座建成之閣。乾隆帝對在此建閣貯書極為得意,認為“山莊居塞外,伊古荒略之地,而今則閭閻日富,禮樂日興,益茲文津之閣,貯以四庫之書,地靈境勝,較之司馬遷所雲名山之藏,豈啻霄壤之分也哉?”加之每年帝王諸臣、各族首領和外國使節都雲集山莊,將皇家藏書樓建在此地,更可以標榜天朝的文治武功。文津閣內原藏《古今圖書集成》萬卷、《禦製詩》四集,1785年《四庫全書》也曾收藏於此。辛亥革命後,《四庫全書》運往北京圖書館,《古今圖書集成》早年已被軍閥盜賣淨盡。

文津閣仿浙江寧波範氏天一閣形式修建,占地麵積3600平方米,主要建築由門殿、假山、水池、藏書樓、花台、曲池、山石、月門等組成。

文津閣建築造型、製景手法匠心獨到,園中有園,自成氣候。四周砌低矮白灰花牆,內外水渠分隔。門殿三楹麵南,進深兩間,後有門廈。東門三開間,進深一間,東有廈廊。主樓六楹麵南,西稍間為樓梯間,麵寬收進三分之二,總長2602米;進深五間,前後設廊,總寬14062米;通高13085米。外觀重簷兩層,內部結構三層。中層藏書為底簷全部遮擋,防止陽光直射。文津閣按《易經》“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以水克火之意設計、命名。頂層六間相通意為“天一”,底層六間分隔謂之“地六”。閣前砌平台,台下聚池潭,潭內映彎月,時隱時現。仰望天空,並無月亮,彎月何出,實為奇觀。池南假山嶙峋,亭台得勢,古樹崢嶸,蘚草涵孕。假山有“十八學士登瀛洲”的造型;又有承德十大名山的縮影。

閣東立文津閣碑,碑高532厘米,寬138厘米,厚58厘米。碑趺、碑身、碑首周邊雕蟠螭紋和雷紋圖案。正麵用滿、漢文字鐫《文津閣記》,背麵鐫《題文津閣》,東側鐫《四庫收精要》,西側鐫《建由甲午成乙未》均由乾隆禦筆親題。閣後、碑後砌假山,前後留古鬆數株。

文津閣前有四組建築,已毀,今存遺基。東為千尺雪,仿江蘇寒山千尺雪建造;千尺雪西一組名寧靜齋,四周環繞回廊,院內前齋後樓,中有池水分隔,康熙為樓題匾“清敞”,乾隆為齋題名“寧靜”。寧靜齋南一組建築名曲水荷香,按王羲之《蘭亭序》描寫建造,供皇帝和禦用文人戲酒吟詩所用。再東又一組建築為前亭後殿,乾隆題名玉琴軒(康熙曾題圖史自娛),有聯“寓情最覺靜可樂,無物始知閑不爭”。

8.北京國子監辟雍

國子監位於北京安定門內成賢街孔廟的西側。國子監是元、明、清三代國家設立的為官府培養後備人才的最高學府,始建於元代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按照“左廟右學”的傳統規製,國子監與孔廟相毗鄰。

國子監的中心建築是辟雍,為北京“六大宮殿”之一。國子監辟雍建於清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是我國現存唯一的古代“學堂”。辟雍古製曰“天子之學”。從清康熙帝開始,皇帝一經即位,必須在此講學一次。辟雍按照周代的製度建造,坐北向南,平麵呈正方形,深廣各達五丈三尺,四角是攢尖重簷頂,黃琉璃瓦覆蓋在頂部,上有鎏金寶珠;四麵各開辟一門,四周以回廊和水池環繞,池周圍有漢白玉雕欄圍護,池上架有石橋,通向辟雍的四個門,構成周代“辟雍泮水”之舊製。殿內為窿彩繪天花頂,設置龍椅、龍屏等皇家器具,以供皇帝“臨雍”講學之用。

辟雍北部有正房7間,名彝倫堂,是藏書的地方,兩側各有廂房33間,是授課講書的所在,統稱為六堂:東為率性堂、誠心堂、崇誌堂,西為修道堂、正義堂、廣業堂,此後的敬一亭院是國子監最高教官祭酒辦公的地方。

國子監與孔廟之間的夾道內,藏有十三經刻石189方,共計有63萬字,是清朝雍正年間江蘇金壇貢生蔣衡一人所書,曆時12年,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立碑並置於此地。清代國子監內有學生(當時稱為監生)近千人,還有許多俄國、交趾(今緬甸)、高麗(今朝鮮)等國的留學生,蒙古、回、藏、滿等少數民族學生也在此就讀,因此,當時的國子監不僅是俊才彙集之地,也是中外文化相互交流的重要場所。

國子監現已改建成首都圖書館,藏書有246萬冊,還藏有許多罕見的古籍版本、抄本,以及中外著名樂曲、戲劇唱片資料等,是進行研究的重要資料庫。

9.鉛山鵝湖書院

鵝湖書院位於江西鉛山縣鵝湖山麓,山為武夷支脈,因山上有鵝湖得名。書院占地8000平方米。書院前麵有石山作屏,山巔巨石覆蓋,石尖聳立,千姿萬態,突兀崢嶸。左右兩側山勢合抱,重峰疊巒,蒼翠欲滴。其左側山頂,還有飛瀑傾瀉而下。書院所在的山穀小平川,更是古木參天,曲徑流泉,幽靜無比。

南宋(公元1127—1279年)時期,儒家學者風行講學,書院發達。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朱熹、呂祖謙、陸九齡、陸九淵等會講鵝湖寺,各持己見,“相與講其所聞之學”,這就是哲學史上著名的“鵝湖之會”。在這次辯論中所顯現出來的思想火花照亮了理學發展的前途。後人在他們聚會的地方建祠紀念,因名“四賢祠”。淳祐十年(公元1250年),改名為“文宗書院”。元代皇慶二年(公元1313年),又增建“會元堂”。明代景泰(公元1450—1456年)年間,又重修擴建,並正式定名“鵝湖書院”。

這所書院,自南宋至清代,八百多年來,幾遭兵毀,又幾次重建。其中尤以清代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整修和擴建工程規模最大:新築山門、牌坊、大堂、浮池、拱橋、碑亭、禦書樓;兩側更修建廂房數十間,作為士子讀書之所。康熙皇帝還為禦書樓題字作對,門額題為“窮理居敬”,聯語為“章岩月朗中天鏡,石井波分太極泉”。至今牌坊、泮池、後殿、廂房等建築保留尚完好;泮池兩側的廂房內,尚存明、清兩代古碑13塊,是研究這座書院曆史的珍貴資料。

10.九江白鹿洞書院

白鹿洞書院坐落於江西九江廬山五老峰南約10公裏處的後屏山南麓。西有左翼山,南有卓爾山,三山環台,一水(貫道溪)中流,無市井之喧,有泉石之勝。

白鹿洞書院在唐代(公元618—907年)時原為李渤兄弟隱居讀書處。根據文獻記載,“渤養白鹿自娛,人稱白鹿先生”。後來李渤任江州刺史,舊地重遊,於此修樓建亭,引泉植花,遂成為一處遊覽勝地,取名白鹿洞。五代南唐升元年間,在此建立了“廬山國學”;宋(公元960—1127年)初擴建為書院,並正式定名為“白鹿洞書院”。白鹿洞書院是中國曆史上第一所完備的書院,與嶽麓、雎陽、石鼓並稱“天下四大書院”。北宋末年,書院毀於兵火,南宋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朱熹出任南康太守,重建院內的建築,延請名師,充實圖書,親臨講學,並奏請賜額及禦書,於是書院的名聲大振,宋時著名的哲學家陸九淵、王守仁等都曾在此講學。後代書院又幾經興廢,現存建築多是清道光年間修建的。

書院坐落在貫道溪旁,占地麵積近3000畝,建築麵積3800平方米。有欞星門、伴池、禮聖門、禮聖殿、朱子祠、白鹿洞、禦書閣等主要建築。在禮聖殿的石牆上,嵌有石碑和孔子畫像石刻。禮聖殿東側的朱子祠是為紀念朱熹而建。朱子祠後有一石洞,內有一頭石雕的白鹿。據《白鹿洞誌》記載:“初,鹿洞有名無洞。嘉靖甲午(即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知府王溱乃辟講修堂後山,為之築台於上。知府何岩鑿石鹿於洞中。”白鹿洞原是以山峰環合似洞而得名;現有的石洞和石鹿,則是明代嘉靖年間修鑿的。

在朱子祠之東廂,設有碑廊,內嵌宋至明清古碑一百二十餘塊。在這些古代碑刻中,有朱烹的手書真跡,也有署為紫霞真人的明代狀元羅洪先的《遊白鹿洞歌》。這些名跡,筆鋒莊重遒勁,運筆嬌若遊龍;它既是彌足珍貴的書法藝術品,又是具有研究價值的重要曆史資料。

在朱子祠前,與禮聖殿並列的是一座兩層樓閣,即“禦書閣”。它是清代康熙皇帝賜給書院匾額及古書後,由南康知府周燦請建的。閣前有桂樹兩株,相傳是朱熹手植;但也有人說是清代建造“禦書閣”時種植的。這裏古樹濃蔭,陽光穿過樹隙在地麵上灑下斑駁的小光圈,風吹樹動,光影搖晃,有如微波蕩漾的湖水,顯得環境清幽,風景宜人。

在欞星門西北隅,不僅有曲徑通幽、山石林泉之美,而且還有“釣磯石”、“漱石”、“鹿眠場”、“流杯池”諸勝跡。在漱石和流杯池上,均因有朱熹手書“漱石”、“流杯池”石刻而得名。“鹿眠場”,相傳唐代李渤飼養的白鹿就睡在這裏。而釣磯石上,也刻有朱熹的手書“釣台”二字。據說當年朱熹常在此垂釣,實際上這裏水淺泉碧流急,很少有魚,故明代劉世揚又在石上加刻“意不在魚”四字,可謂中的之妙語。

白鹿洞書院現存在建築群沿貫道溪自西向東串聯式而築,建築體均坐北朝南,石木或磚木結構,屋頂均為人字形硬山頂,頗具清雅淡泊之氣。

11.寧波天一閣

天一閣坐落在浙江省寧波市月湖之西。天一閣是中國現存年代最早的私家藏書樓,始建於明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由當時的兵部右侍郎範欽主持建造。範欽平生喜歡收集古代典籍,後又得到鄞縣李氏萬卷樓的殘存藏書,存書達到了七萬多卷,其中以地方誌和登科錄最為珍稀。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下詔開始修撰《四庫全書》,範欽的八世孫範懋柱進獻所藏之書638種,於是乾隆皇帝敕命測繪天一閣的房屋、書櫥的款式,興造了著名的“南北七閣”,用來收藏所撰修的七套《四庫全書》,天一閣也從此名聞全國。

範欽為了保護藏書而訂立了嚴格的族規,世代的子孫嚴格遵循“代不分書,書不出閣”的遺教,但終因年代過於久遠,藏書還是有很多的失散。嘉慶十三年(公元1808年),閣內的藏書實有4094部,共53000多卷。鴉片戰爭時,英國侵略者掠去了《一統誌》等數十種古籍。鹹豐年間(公元1851~1861年),又有盜賊潛入閣內,偷去了許多的藏書,轉賣給法國的傳教士和造紙廠。後來又經曆了許多的變故,到1940年,閣內的藏書僅存1591部,共13038卷。新中國成立後,政府為了保護天一閣,專門設置了管理機構,探訪得到了流失在外的3000多卷原藏書,又增入當地收藏家捐贈的古籍,現藏珍版善本達到了8萬多卷。

天一閣之名,取義於漢鄭燮《易經注》中“天一生水”之說,因為火是藏書樓最大的禍患,而“天一生水”,可以以水克火,所以取名“天一閣”。書閣是硬山頂重樓式,麵闊、進深各有六間,前後有長廊相互溝通。樓前有“天一池”,引水入池,蓄水以防火。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範欽的重孫範文光又繞池疊砌假山、修亭建橋、種花植草,使整個的樓閣及其周圍初具江南私家園林的風貌。

天一閣麵積約2.6萬平方米,分藏書文化區、園林休閑區、陳列展覽區。以寶書樓為中心的藏書文化區有東明草堂、範氏故居、尊經閣、明州碑林、千晉齋和新建藏書庫。以東園為中心的園林休閑區有明池、假山、長廊、碑林、百鵝亭、凝暉堂等景點。以近代民居建築秦氏支祠為中心的陳列展覽區,包括芙蓉洲、聞氏宗祠和新建的書畫館。書畫館在秦祠西側,粉牆黛瓦、黑柱褐梁,有宅六棟,曰:“雲在樓,博雅堂,晝錦堂,畫簾堂,狀元廳,南軒。”與金碧輝煌的秦祠相映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