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落實全國政協、中國工程院陝西渭河考察團考察意見的報告(1 / 3)

陝政辦字[2001]76號

全國政協並錢正英副主席:

渭河是陝西的母親河,是關中平原的命脈河。多年來,我省將渭河的整治列入經濟發展的頭等大事,抓住缺水的主要矛盾,在蓄水、引水、防洪、防汙等方麵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一方麵限於財力,另一方麵由於對渭河整治的認識不全麵、不深入,渭河治理很不理想,問題愈來愈突出。2001年10月14日至20日,錢正英副主席率全國政協、中國工程院陝西渭河流域考察團,赴陝對渭河流域的綜合整治情況進行了考察調研,在充分肯定我省渭河流域綜合整治工作成績的同時,指出了渭河流域存在的問題,就進一步搞好渭河流域綜合整治工作提出了非常重要的意見和建議。特別是考察團立足水資源永續利用,支持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出的新時期渭河流域綜合整治的新思路、新觀點,對我省搞好渭河流域綜合整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作用。

首先,幫助我們提高了對渭河流域綜合整治重要性、必要性、緊迫性的認識。錢正英副主席指出,像渭河流域集中發展的狀況,不僅在黃河其他支流沒有,而且在全國其他河流上,能在這麼一段長度上,集中發展到如此規模的經濟也是很少的。渭河不僅在陝西有重要地位,而且對西部乃至全國都具有重要意義。在渭河流域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中,渭河流域的水環境出現了一些問題,例如河道斷流、地下水超采、水質汙染等,這些問題如不及時予以解決,將影響今後的持續發展。修建三門峽水利樞紐,造成的渭河下遊嚴重的淤積和洪澇災害等不良後果,至今還在繼續發展。全國政協常委梅向明、兩院院士潘家錚、工程院院士錢易、北京林業大學教授王禮先等專家也從不同角度論述了渭河流域的重要地位以及對其進行綜合整治的必要性。這使我們進一步增強了實施渭河流域綜合整治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我們深刻地認識到,從全國和全省發展的大局來看,必須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支持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實現水資源與人口、環境、經濟協調發展,著眼於子孫後代,著眼於長遠,必須高標準、大規模、綜合配套地實施渭河流域綜合治理,使渭河成為陝西名副其實的“母親河”“生命河”,為陝西實現經濟強省的宏偉目標奠定堅實的基礎。考察團表示,支持陝西省政協委員的提案,建議國家把渭河流域綜合整治列入國家“十五”規劃重點工程項目,這鼓舞和增強了我們實施渭河流域綜合整治的信心和決心。

其次,幫助我們進一步明確了實施渭河流域綜合整治的指導思想和工作原則。錢正英副主席明確指出,渭河流域綜合整治要堅持六條指導思想:第一,要進一步認清渭河流域水資源的實際情況,製定出切合實際的經濟發展方向和用水規劃;第二,農業發展要充分利用天然降水;第三,城市、工業的用水規劃應當貫徹節水優先、治汙為本、多渠道開源的方針;第四,把渭河河道的生態用水列為渭河流域綜合整治的重要內容;第五,抓住小浪底水庫建成的有利時機,消除三門峽水庫對渭河的不利影響;第六,加強秦嶺的森林保護以及渭北高原的水土保持,特別是馮家山水庫以上的水土保持。這個指導思想非常全麵,完全符合渭河流域實際情況,我們要在今後的綜合整治實踐中認真貫徹落實。中國工程院副院長、兩院院士潘家錚提出,要改變我們的規劃思想,以供定需,不能以需定供,還要統一管理,提高管理水平,逐步走向統一管理、合理調配、科學使用水資源。中國工程院院士錢易提出,應從有效地削減汙染物排放總量入手,從工業廢水汙染排放總量的零增長過渡到負增長,再過渡到零排放。兩院院士張光鬥等專家也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意見。這些意見都是今後我們實施渭河流域綜合整治工程必須堅持的重要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