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下旬以來,我市遭遇了曆史罕見的洪水災害,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遭受了空前的損失,搶險救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麵對嚴峻的形勢,市委、市政府果斷決策,緊急動員全市一切力量投入抗洪救災。主要領導陣前指揮,親臨抗洪一線現場指導搶險救災,緊緊團結和帶領廣大黨員幹部群眾,在駐陝解放軍指戰員、武警官兵、公安幹警及工程技術人員的大力支援下,與洪災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取得了抗洪救災階段性勝利。現將我市抗洪救災及災後重建工作情況彙報如下:
一、汛情、險情、災情
(一)洪水曆史罕見
受甘肅慶陽地區強降雨影響,8月26日14時,涇河景村站出現5220立方米/秒洪峰。27日12時,渭河臨潼站形成3200立方米/秒1號洪峰;由於渭河上遊持續降雨,8月31日,臨潼站出現5100立方米/秒的渭河2號洪峰;渭河中遊秦嶺山區普降大到暴雨,9月7日8時,臨潼站再次形成3820立方米/秒3號洪峰。這場洪水,一是流量大。三次洪峰洪水總量達25.4億立方米。二是水位高。其中,2號洪峰水位達342.72米高程,高出曆史最高水位0.52米。渭河堤防全線臨水,水深約2-4米,南山支流發生嚴重倒灌。三是曆時長,這次洪水沙量大,演進慢,洪峰從進入我市河段到入黃口曆時356小時。
(二)洪水險情頻發
三次洪峰間隔時間短,首尾相連,造成渭河幹支流堤防遭長時間、高水位洪水浸泡,多處發生管湧、坍塌等險情,控導工程發生根石走失、坡石坍塌、壩身裂縫情況,壩檔後潰漫溢,險象環生。截至目前,全市共出現險情825處(較大險情371處,一般險情454處),其中決口10處,管湧142處,裂縫260處,坍塌240處,滲漏112處,散浸61處,造成華縣石堤河東堤、羅紋河東堤、羅紋河西堤、方山河西堤、華陰方山河東堤、渭河尤孟支堤等10處決口。
(三)災情異常慘重
此次洪水災害,給我市臨渭、華縣、華陰、潼關、大荔、韓城等縣(市、區)人民群眾生產生活造成嚴重災害。據統計,至9月11日,我市有6個縣(市、區)、55個鄉(鎮)受災。受災人口56.91萬人,成災人口54.87萬人;農作物受災麵積107.84萬畝,成災麵積102.52萬畝,絕收102.52萬畝;倒塌房屋19.19萬間,形成危房12.07萬間,全市共轉移安置群眾29.32萬人(其中臨渭區3.3萬人,華縣13.3萬人,華陰7.66萬人,大荔4.6萬人,潼關0.2288萬人,韓城0.23萬人)。損壞機電井7526眼、抽水站12座、橋涵17座、堤防98.7公裏、公路120.06公裏、輸電線路295.4公裏,造成危漏校舍195所,20個鄉鎮衛生院被淹,182所學校4.9萬名學生無法入學上課,直接經濟損失高達22.8億元。
二、抗洪搶險工作情況
洪水來臨,市委、市政府積極應對,科學決策,全力迎戰。一是及時啟動防洪預案。1、2號洪峰來臨時,盡管洪峰並未達到2、3號防洪預案的量級,但市委、市政府根據渭河河床淤積的實際情況和對洪水災害的預計分析,決定啟動2號、3號防洪預案,先後依次撤退了灘區生產人員、可能被淹沒區群眾和335米高程以下居住的群眾,保護了群眾生命安全。二是積極組織巡堤查險。市防指和沿渭各縣(市、區)迅速組織4.6萬名幹部群眾包河段、定人數、24小時不間斷巡堤查險,發現汛情及時組織搶險。三是全力搶堵決口。在南山支流因渭河洪水倒灌發生決口後,省、市、縣領導親臨現場,坐鎮指揮搶堵。盡管在洪水高水位演進過程中,未能完成封堵,但控製了決口的進一步擴大,有效地保護了渭河大堤,避免了更大災害的發生。3號洪峰過後,搶險軍民抓住退水和晴好天氣的有利時機,備足物料,調集人力,對決口或支流入渭口全力實施封堵,截至9月12日14時30分,尤孟堤決口,羅紋河、石堤河入渭口封堵任務全部完成,為迅速開展災後重建工作贏得了時間。三是迅速開展泄洪排澇工作。經省防汛指揮部批準,在羅夫河以西渭河生產圍堤破口泄洪,盡最大可能降低受淹區水位。同時啟動了羅夫河、長澗河、桃林寨三個抽排泵站和渭河圍堤自流四個排洪區。目前,自流和機泵抽排全麵開始,已排洪水9000萬立方米。
三、成災原因分析
“03·8”渭河特大洪水給我市沿河縣(市、區)造成了極大的災害,損失慘重。災情發生後,我們進行了認真的研究分析,認為造成此次洪災的原因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