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山蒼蒼,平野莽莽。少了鶯歌與燕語,多了幾多野狼的嘶號與蒼鷹的孤鳴,偶見星星點點的氈房散落在廣漠的曠野中——劉公子說的沒錯,遼國乃苦寒之地,遠不及大宋豐饒富庶。
八日後,三人抵達上京,向通曉漢語的契丹人打聽了一些有關耶律皓南的情況,決定當夜夜探丞相府——因平叛八部大人謀反有功,耶律皓南已受封丞相。
雖然他為人心狠手辣,但不得不佩服他的雄才偉略——短短三年時間,他,耶律皓南便從一介布衣官居一國宰相,年紀輕輕不過二十四歲,但那份將朝政玩於鼓掌的遊刃有餘,恐怕百年才得一見。想到遼主身邊有這麼一個厲害角色,筱風的心不由得緊了緊:這樣一個嗜戰分子助紂為虐,宋遼兩國恐怕日後鮮有安寧了。
動身前,晉王爺拿出一套金絲甲,叫筱風穿上。
那金絲甲乃宮中貢品,以上等金絲穿製而成,刀槍不入,晉王爺從汴京出發的前一晚特意向皇上討來的。
筱風搖頭不肯要,金絲甲隻有一套,他穿著更為妥當。
但晉王說那是命令——他有時很溫雅,有時又很霸道。筱風拗不過他,隻好乖乖聽命。
幽藍的天幕裏,疏疏落落幾點夜星;風,略帶寒意,吹得樹葉簌簌作響。
三人身著夜行衣,悄無聲息地潛入了丞相府。
丞相府氣勢恢宏,清冷寧靜。三人避過侍衛的巡邏,尋至內院,見書房內有一人影綽綽。
三人輕身躡腳地挪至窗下,穆桂英輕輕地在窗紙上戳了個小洞,向裏窺望,但見一身著紅褐色錦袍的男子正在燈下讀書——正是耶律皓南。
“既然來了,何不現身?”耶律皓南頭也不抬,兀自看著書,高聲道。
行蹤已經被他發現,三人推門而入。
皓南合上書,微微一笑,回轉身,卻在目光碰上她的那一刻立即僵住了笑容:早已估算到她十之八九會來,卻仍在看到她的那一刻無端地吃驚。
一瞬間的失神後,皓南咳嗽一聲,冷冷地說道:“真是感動啊!為了救情郎,你甘願以身犯險,千裏迢迢跑來遼國。”雖是和穆桂英說話,目光卻沒有在她身上停留。
皓南的目光飄忽,不敢看那雙清澈的眸。那兩汪盈盈秋波裏,充滿了疑惑,似乎在問:“怎麼會是你?”
是的,筱風心中疑團重重,或者說,她很難相信當日那個溫潤如玉、風度翩翩的劉公子就是陷害楊家的大魔頭——耶律皓南。
筱風張了張口,像有話要說,還來不及開口,隻聽得穆桂英喝聲道:“廢話少說,今天我們來就是要把你押回大宋。”
皓南冷哼一聲,不屑地一句:“就憑你們幾個?”話畢,倏倏幾聲,從書房內外竄出六個黑衣人,將三人團團圍住——原來他早有埋伏。
這六人均是皓南精心挑選的絕頂高手,武功非凡。雙方很快動起手來,一時間,乒乒乓乓,兵刃相交之聲不絕,刀光閃閃,如風似電。
皓南在一旁氣定神閑地站著,看著他們從屋裏鬥到屋外,他早已勝算在握,穆桂英三個今晚逃不出他的手心。
忽然,穆桂英擺脫糾纏她的三個黑衣人,騰空躍起,將劍直直地向他刺來。
皓南冷笑一聲,不慌不忙,袖間一粒彈珠滑落指尖,他拇指與中指相扣,抬起手臂,使了七成力道,那彈珠流星般地朝桂英飛去——很優雅的彈指神功。桂英躲閃不及,被彈珠打中,跌倒在地,後腦勺重重地磕在打翻在地的紅木椅上,竟暈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