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將雖然覺得華雄的命令有些勞民傷財,可想到這一切都是為了那些給百姓謀福祉犧牲的士兵,大家也沒有意見。
而當這個命令傳達下去,大戰後疲勞的士兵們並沒有過多的抱怨什麼,聽說是要給死難者每人製造一副棺木,所有還能活動的士兵統統都打起精神行動起來,而當他們看到包括華雄在內的一幹將領們也都在棺材商人的指導下下場去砍樹時,大家誰也不再有任何意見,個個都十分起勁地開始了一次大規模的伐木活動。
不過這個命令最受影響的人還是待在遠處山頭的左慈和焦光,二人並不能聽見華雄的命令,隻是看到不久後那十數萬的士兵分成兩撥,一撥開始向四周的山林進行地毯式的前進,另一撥則跑去城裏,暫時不知道幹嗎。
焦光當即疑『惑』道:“師傅,莫非華雄發現了我們?”
左慈搖頭道:“這不太可能,不過我們還是再遠離一些,如今大勢已定,我們也當有所行動。”
焦光聞言不由看了看夜空,說道:“天象並沒有出現變化,轉機也沒有出現,師傅你的意思是?”
左慈點頭道:“不用猜測,待他做完他要做的,我們就動手。”
說完話,左慈神『色』間閃過一絲淒然,喃喃道:“要將這樣一個人結果,實非我所願,可為了天象之正常,這也是不得已的辦法,萬一天象大『亂』,實不知會發生何等樣事。”
長安周遭的山林多已生長了有數百年,可這些百年老樹在一夜之間就被砍伐一空,這也可以說是華雄第一次破壞自然吧!不過相比較起來,這年頭樹木也有點泛濫的感覺,雖然說這些樹木並非製造棺材的好木頭,但勉強做成棺材拿來裝屍體還是能湊合一下。
轟動全城的行動,長安城的百姓們對這件事也比較樂意,有些死去的士兵更就是長安百姓出身的,百姓們聽到這個消息自然是感動不已,以往自己家中的壯丁被拉去當兵,縱使死了怕連一個頭都找不回來,而現在華雄要讓所有的士兵有機會葬於自家墳中,真可以說是給了士兵們極大的尊重。
尤其是聽說連華雄本人都做了一副棺木後,大家也不再有任何怨言,老弱『婦』孺們就負責準備早餐的食物犒勞大戰後的士兵們,雖然起初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但現在知道華雄成功掌握了雍州的控製權,大家也還算比較高興。
因為華雄詔告的內容是,曹『操』袁紹要奪皇位而自立,漢獻帝不從,袁紹殺之,華雄這才為國除『奸』。
事實是怎麼樣的隻有明眼的人能夠猜到一點端倪,更多的人都相信華雄詔告的內容,甚至不少人覺得這大漢朝的江山已經滿目創痍,該換換皇帝了,不過這些話當然是不敢到處『亂』說的,大家隻能盡心盡力地犒勞那些傳說中很親民的華雄軍士。
此時此刻誰也不分彼此,沒有華雄、楊奉、馬騰韓遂的分別,不管是誰手下的兵將都感受著軍民一心以及上將的愛兵之心,縱使楊奉和馬騰韓遂原本心有不滿,卻也為華雄這一道命令而盡力砍著那一棵棵青翠的古樹。
群眾的力量是偉大的,是可以創造奇跡的,這句話沒有說錯,數十萬人的齊心協力,的確創造了一個奇跡,十數萬近二十萬具棺木要在十二個小時不到的時間內完成,幾乎是一個不可能的任務,可偏偏就是這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被完美地完成,所缺憾的隻是那些棺材許多僅僅是粗製濫造的。
當天『色』漸漸明晰,整個現場已經有了許多的不同,堆積如山的屍體被一具具分開,不少已經放進了棺木之中,而更多的人也在另一邊陸續地製作棺材,在全城人的努力下,根本沒有到正午時分,十數萬具棺材就整齊地擺在了長安城外,將整個城外的大空地都給占滿,自城牆上望過去,綿延一片長達十數裏的大道上盡是粗製的棺材。
士兵和百姓們紛紛認出自己熟悉的人的屍體,其中甚至包括那些投降的士兵,所有的人都站在棺材旁邊,情景之壯觀實非筆墨難以形容。
華雄站在城牆上,放眼望出去,一股感歎的滋味頓時湧上心頭,一次戰爭的犧牲是如此巨大這樣的情景就像是後世墓地中那一座座整齊排列的墓碑一樣,可是要知道後世一個大墓地的人是多少年才形成的,現在自己眼前就擺著這樣一個墓地,一夜之間所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