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時一年 殫精竭慮
立誌撰書宣傳渾源黃芪
“渾源黃芪甲天下”一說最早是我孩童時從祖父輩們口中聽到的。在縣委宣傳部工作30年來,因職業的關係,接待過數千名來自全國各地的新聞界客人。他們遊罷恒山必做的一件事就是買十幾斤黃芪,就像遊罷長白山必做的一件事就是買幾斤人參一樣,用以酬賓送禮。臨走時還喃喃地說:“終於弄到天下稱甲的渾源黃芪了。”每當如此,我為家鄉這一中藥瑰寶倍感自豪和驕傲。
但是,近幾年某些地區為突出他們本土的黃芪,或對渾源黃芪影射攻擊;或把“速生芪”、“溫室芪”、“雜牌芪”貼上渾源黃芪標簽,故意糟蹋其名聲;或盜用地名,把渾源黃芪說成是他鄉之產,以混淆真偽。所有這一切使渾源黃芪一度聲譽遭損,蒙屈受辱。出於激憤,我想鬥膽寫一本帶有論證性質的書籍,旨在從生長環境、栽培方法、化學成分、藥用價值、藥理學作用等諸方麵說明渾源黃芪是如何在全國範圍內出乎其類、拔乎其萃的,為渾源黃芪清源正本,捍衛其在古今中藥界的尊貴地位。
然而,要完成此書,涉及土壤學、化學、生物學、植物學、醫藥學、藥理學等大量科學知識,這對於我一個僅有“老三屆”高中學曆的醫藥盲、科技盲來說簡直是異想天開。是卡爾·馬克思“科學沒有平坦大道可走,隻有在那崎嶇小路上不畏勞苦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這句名言支撐我迎難而上的。
於是,我便開始搜集資料,外出考察。先後到過廣州、深圳、珠海、韶關、哈爾濱、濰坊等城市的一些藥廠、大學、圖書館,查閱了一些古今醫著,搜集到一些大學學報、學術論文、科研專著等。特別得到國家中藥現代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曹暉等三位教授合寫的《數字化中藥探索——參芪扶正注射液》學術專著。該書對渾源黃芪的透徹解剖、科學論述,精辟分析,使我受益匪淺。但資料中許多深奧的專業術語、難懂的科技名詞,怪僻的古代中醫用語等等像一個個攔路虎橫臥在那裏,如弄不通這些東西,還是難以認識渾源黃芪的奧妙之處。為了注釋這些名詞並找到注釋的出處,我眼戴老花鏡,手持放大鏡,查《辭海》、對經典、理頭緒、苦琢磨,不分節假日,日日熬夜,曆時一年半終於草就《渾源黃芪甲天下》考證一文。
當代自由主義大師海耶克說:“生機勃勃的傳統是創造性的源泉。”正是本著對這一理念的認同,在編寫《渾源黃芪甲天下》一書,我引用了從先秦到明清各個朝代名醫名著的翔實資料。因為,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古代醫藥文化同樣是輝煌的、崇高的、博大的。同時也援引了大量現代學者的科學實施成果和臨床醫治病案。因此,本書關於渾源黃芪的保健價值、藥用價值不會隨著時尚變化而變化。這一點,我毫不懷疑。但是,這個恩澤不屬於我,而屬於早已作古的賢人,屬於當今那些埋頭於實驗室裏的學者。至於本書的錯漏與不足,則應全由我承擔。
在編撰此書過程中,曾得到山西日報高級記者薛青、山西日報駐大同站著名記者趙誌成以及縣裏的師長好友楊廷立、段正華、孫世宏、郭臣相、趙選、祝江以及渾源縣新苑電腦服務部編輯的指點修正,在此一並表示感謝!
本書著作權屬渾源縣黃芪協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