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用聰明,何若一生守拙;濫交朋友,不如終日讀書。
“注釋”
何若:還不如。守拙:安於愚拙。
“譯文”
把聰明用錯了地方,還不如愚笨一輩子;與其隨便亂交朋友,還不如整日閉門讀書。
“道理”
好資質、好朋友乃人之所向,但二者皆如雙刃劍。唯有慎用聰明、結交益友才能立身於世。
割席斷交
管寧是三國時期的賢士,為人正直,在當時頗受人們愛戴。
管寧年輕的時候有個好朋友叫華歆。那時候他倆經常同桌吃飯、同席讀書、同床睡覺,成天形影不離。
有一次,他倆一塊兒在菜地裏鋤草。隻見管寧一鋤下去,“鐺”的一聲,碰到了一個硬東西,把土翻開一看,竟然是塊黃金。管寧自言自語道:“我當是什麼呢,原來是塊金子。”接著,他不再理會,繼續鋤草。“什麼?金子!”不遠處的華歆聽到這話,趕緊丟下鋤頭跑了過來,拾起金子捧在手裏仔細端詳。管寧見狀,一邊揮舞著手裏的鋤頭幹活,一邊責備華歆說:“錢財應該靠自己的辛勤勞動去獲得,一個有道德的人是不可以貪圖不勞而獲的財物的。”華歆聽了,口裏說:“這個道理我懂得。”手裏卻還捧著金子,怎麼也舍不得放下。管寧見他這個樣子,不再說什麼,隻是暗暗地搖頭。
又有一次,他們兩人坐在一張席子上看書。正看得入神,忽然外麵人聲鼎沸,一片鼓樂聲中還夾雜著鳴鑼開道的吆喝聲。管寧和華歆起身走到窗前一看,原來是一位達官顯貴乘車從門外經過。管寧對這些很不以為然,又回到原處捧起書專心致誌地讀起來,對外麵的喧鬧充耳不聞。華歆卻完全被這種豪華的排場吸引住了。他還嫌在屋裏看不清楚,幹脆連書也不看了,跑到街上去看個仔細。
管寧目睹了華歆的所作所為,再也抑製不住心中對他的失望。等華歆回來,管寧拿出刀子,當著華歆的麵把席子從中間割成兩半,痛心地說道:“我們兩人的誌趣太不一樣了。從今以後,我們就像這被割開的草席一樣,不再是朋友了。”
交朋友增體麵,不如交朋友益身心;教子弟求顯榮,不如教子弟立品行。
“注釋”
顯榮:顯達榮耀。
“譯文”
結交給自己掙麵子的朋友,不如結交對身心有所裨益的朋友;教育孩子如何得到榮華富貴,不如教育孩子樹立高尚的品德。
“道理”
以勢交者,勢傾則絕;以利交者,利窮則散。隻有互勉互勵的朋友才是真朋友。
棋品如人品
王安石很喜歡下象棋。他拜相後,家中養著幾個專門陪他下棋的人,他還製定了獎勵措施:贏一盤棋,獎勵十兩銀子;如果連贏兩盤,則獎勵五十兩。盡管獎勵豐厚,那幾個人卻從來沒有贏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