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院風荷:南宋時名“曲院”,位於西湖西側金沙澗流入西湖處,辟有宮廷酒坊,取金沙澗溪水造酒,湖麵種養荷花,每當夏日風起,酒香、荷香沁人心脾,令人不飲自醉,因名“曲院風荷”。後湮廢。清康熙帝品題“西湖十景”後,在蘇堤跨虹橋畔建曲院風荷景碑亭,僅一碑一亭半畝地,湖麵小小一片荷花而已。近年擴建,成為西湖環湖區域最大的公園。
那是南宋初年,宋高宗趙構定都杭州。他終日裏花天酒地,特地在西湖九裏鬆洪春橋南堍設立了一所曲院,招聘天下釀酒能手,專門釀製美酒,供給宮廷享用。
曲院建造得十分講究,前麵挖了一口大池塘,引進西湖水,種植了並蒂蓮、重台蓮、紅蓮、白蓮等各種名貴荷花。四周造起曲折回廊、亭台水榭。後麵是製酒、釀酒工場。每逢塘蓮凝露、南風送香的初夏季節,滿院紅、白荷花盛開,煞是好看。
這一年六月,曲院滿池荷花盛開。碧綠碧綠的荷葉像千層翠蓋,紅豔、潔白的荷花似錦繡紅妝。釀酒老人正忙碌地在曬曲、製曲,忽然,院門開處,走進來一位五十開外,頭戴方巾,身穿青衫的讀書人。他一眼望見滿池荷花,南風吹過,清香沁人,不禁脫口讚
道:“多好的荷花,真是一處賞荷勝地啊!”一邊觀賞,一邊漫步來到釀酒老人麵前,問道:“老大爺,請問這是什麼所在?”
釀酒老人回答說:“這是曲院。”
那位讀書人不勝感慨:“荷花雖好,可惜缺少美酒助興。”
釀酒老人見他是位知書達理的人,便請他到池邊荷香亭裏休息,說道:“先生請坐,舍下略備薄酒,待我取來,供先生助興。”
那讀書人手捋長須,微笑點頭,連連道謝。不多久,釀酒老人便提著一葫蘆酒,端上一隻大碗,放在桌上,滿滿地篩上一大碗,
說:“先生請用。”這時,剛好一陣大風吹過,卷起滿池荷瓣,恰巧有一瓣掉在酒碗之中,飄飄蕩蕩,陣陣荷香、酒香撲鼻。釀酒老人正要替他取掉荷瓣,那讀書人連忙伸手止住:“別拿掉,別拿掉!這正是一碗荷香美酒啊!”一邊端起酒碗飲了下去,連聲讚道:“好酒,好酒,正有一股荷花香味兒呢!”
釀酒老人聽客人稱讚他釀製的酒好,又滿滿篩上一大碗,說:“不瞞客官說,我們這曲院製的酒曲,常常有荷花花粉吹落進去,釀出來的酒,還真有點荷香哩!”
那讀書人一連飲了三大碗,趁著酒興招呼釀酒老人說:“多謝老大爺,請你去取筆墨紙硯來!”釀酒老人取來紙筆,隻見那讀書人將宣紙往桌上一鋪,望著滿池荷花,飽蘸濃墨,向紙上一潑,又刷刷添上幾筆,一片水墨荷花躍然紙上。那讀書人意猶未盡,又舉筆畫上曲院小屋,題上“曲院風荷”四字,寫上自己的名字,將畫送給釀酒老人,作為酬謝,告別而去。
釀酒老人雖不識字,也喜愛這幅畫,將它掛在曲院裏。後來有人告訴他,這是南宋四大畫家之一馬遠的手筆哩。
從此,“曲院風荷”便大大出名,成為西湖十景之一。曲院釀製的荷香酒,也成為杭州一大名酒。
莫 高 搜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