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覺隴桂花廳:位於杭州西湖以南,南高峰與白鶴峰夾峙下的自然村落中。五代時建有圓興院,北宋治平二年(1065年)改為滿覺院,“滿覺”意為“圓滿的覺悟”,地因寺而得名。滿覺隴沿途山道邊植有七千多株桂花樹,每當金秋季節,珠英瓊樹,香飄數裏。人在花中,沐“雨”披香,別有意趣。

杭州城外有座南高峰,南高峰腳下有個村子,叫做“滿覺隴”。滿覺隴裏有個名氣蠻大的桂花廳。說起這個桂花廳,還有一個傳說哩。

有一年,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來到杭州,在西湖四周到處遊山玩水。有一天,他帶著書童,在杭州知府的陪同下微服出遊,坐著轎子先來到龍泓山上的龍井寺,喝了幾口寺裏長老泡的龍井茶,就金口一開,封了禦茶十八棵。又興致勃勃地翻過翁家山,登上南高峰。由南高峰下山,沿著彎彎曲曲的山路,來到滿覺隴。人還未進村裏,香氣已經聞到了。迎麵輕風中,陣陣清香撲鼻,使人精神振作了許多。他們在村口下了轎,信步向村裏走去,一邊走一邊看。從上滿覺隴到下滿覺隴,村裏村外,屋前屋後,溪流兩岸,道路兩旁,漫山遍野都是桂花樹。那知府混充內行,介紹給乾隆皇帝聽,啥個開黃花的叫金桂,開白花的叫銀桂,開紅花的叫丹桂,品種真是不算少。還有啥個百年桂、千年桂、萬年桂,名堂多得勿得了。弄得乾隆皇帝眼花繚亂,聽得木耳咯知。越往前走,遊人越多。這一天正好是八月中秋節,大路上遊秋賞桂的人特別多。有的是香袋背背,燒香帶秋遊;有的是轎子抬抬,登高遊山帶賞桂。真是遊人如織,十分熱鬧。他們隨著熙熙攘攘的人群,來到石屋洞前。這裏桂樹成林,有幾株百年老桂樹,老枝新芽,花朵開得特別旺,香氣特別濃,簡直把人醉倒。乾隆皇帝看到如此大的桂樹,聞到如此香的桂花,龍顏大悅,便在洞前的涼亭裏坐下休息。這個辰光他走路走得有點累了,身上熱乎乎,嘴裏幹巴巴,心裏想喝茶,可惜附近沒茶水。乾隆皇帝對旁邊的知府說:“這個地方要是鋪個台,台上造個廳堂,坐下來品茶賞桂,就是一個極好的桂花廳。”知府一聽,連連點頭稱是,稱讚皇上聖明高見。

第二天,知府立即派人來通知當地裏正,傳達皇帝聖諭,馬上在石屋洞前搭台建廳堂。皇命難違,裏正立即組織村裏年輕力壯的勞力日夜施工。十天工夫,石屋洞前的平台上建起一座嶄新的廳堂,青瓦紅柱,油漆得亮晶晶。廳堂落成這天,滿覺隴裏人山人海,城裏的文武官員、平民百姓都來看熱鬧,石屋洞前比城隍山上趕廟會還要熱鬧,大家都想看看乾隆皇帝欽定的桂花廳。“桂花廳”的名字就這樣叫響了,一時間傳遍了整個杭州城。以後,叫得多了,“桂花廳”幾乎變成了“滿覺隴”的代名詞,相沿至今。

丁福昌 搜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