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田:位於西湖之南,玉皇山下,是南宋皇家籍田的遺址。南宋紹興十三年(1143年)正月,宋高宗趙構開辟籍田於此地,每年春耕開犁時,親率文武百官到此行籍禮,以示對農耕活動的重視。明代時八卦田成為杭城著名景點,明以後籍田一直作為良田由附近居民耕作。現辟有八卦田遺址公園。

從玉皇山半山腰的紫來洞處往下望去,可以看見山下有塊八卦田。八卦田齊齊整整八隻角,把田分成八丘。在八丘田當中,有個圓圓的土墩,是一幅半陰半陽的太極圖。

傳說這八卦田是南宋年間開辟的籍田。

那年,宋高宗趙構帶著一大群皇親國戚、文武百官輾轉逃到了杭州。他看看西湖這塊地方風景好,便定居下來,在鳳凰山腳下建造起宮殿和花園,吃喝玩樂,過著豪華奢靡的生活。

杭州的老百姓見皇帝這樣昏庸無道,都大為不滿,街頭巷尾議論紛紛。風聲一傳兩傳,傳到皇帝的耳朵裏。皇帝怕老百姓造反,心裏有點慌,便召集文武百官來商量。

文武百官商量來商量去,一時想不出個辦法。後來,有個文官想出一個主意來,他說:“皇上呀,百姓的風言風語,無非是怨宮廷裏生活過得太舒服。隻要皇上開辟一塊籍田,說是帶頭耕種,老百姓就會心服口服了。”

皇帝聽聽有道理,立刻發下一道聖旨說:“寡人深知民間疾苦,甚為不安。今朕開辟籍田躬耕,與庶民共嚐甘苦……”

在八丘田當中,有個圓圓的土墩,是一幅半陰半陽的太極圖程慰唐攝影

沒幾天工夫,在玉皇山下果然開出一塊籍田來。籍田四周,齊齊整整地打下八個大樁,豎起八根粗柱子,柱子與柱子之間圍上一道厚厚的帷幕——規定皇帝在裏麵耕田種地,平民百姓不許觀看。

過了一些日子,籍田開好了,裏麵共有八丘田,種著稻、麥、黍、稷、豆等八樣莊稼。在八丘田當中,留著一個圓圓的土墩。老百姓知道皇帝也和他們同樣耕田種地,議論也就慢慢少了下去。

到了莊稼該要鋤草澆肥的季節,皇帝又要出宮來“躬耕籍田”了。照例先出告示,然後在那八根粗柱子上張起了牛皮帷幕,方圓十裏路上都有禦林軍把守,不準老百姓走近一步。

有個種莊稼的老漢不相信皇帝會親自耕田種地。這天,他半夜三更起來,趁著天黑,悄悄爬上玉皇山,躲在半山腰上的紫來洞裏。

天亮了,太陽升起來了。那老漢朝山下望望,老百姓都下田幹活啦,可是牛皮帷幕中還是空空的沒有一個人。一直等到太陽升到三竹竿高了,才見有群人從皇宮出來,到了玉皇山旁,走進牛皮帷幕裏去了。不久,有人鋤草啦。老漢睜大眼睛仔細一看,咳!原來隻是幾個太監在那兒鋤草,皇帝和妃子們卻坐在

土墩上飲酒取樂哩!

老漢心裏憋著一肚皮悶氣,好不容易耐到天黑才悄悄摸下山來。第二天,他就把自己親眼看到的情形講給人們聽,一傳十,十傳百,一下子全城老百姓都知道了。

皇帝見自己的把戲已經被人戳穿,後來索性也不再去“躬耕籍田”了,但這一塊齊齊整整的八卦田卻保留了下來。

莫 高 搜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