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綢傘:以竹做骨,以綢張麵,傘麵繪有“西湖十景”、花鳥魚蟲、仕女等圖案,色調悅目,透風耐曬,易於折疊,遮陽、避雨兩用,還是值得收藏的旅遊紀念品。

早先,巧匠魯班聽說西湖的景致好,就帶著他妹妹從山東到杭州來了。

這一天,魯班和魯妹來湖邊遊玩。隻見太陽金閃閃,湖水亮晶晶,白堤桃花紅,蘇堤楊柳綠,西湖景致果然好看。兩人走走看看,看看走走,不覺來到柳浪聞鶯。忽然,天色變了,刷刷刷地下起一場春雨,落個不停,魯班和魯妹隻好躲在一棵大樹底下避雨。西湖雨景倒是很好看的,可是雨落得兄妹兩人一身稀濕,再也沒心思看西湖景致啦。魯妹笑著對哥哥說:“哥哥呀,你的手藝這樣巧,今朝碰到落雨天遊湖便一點辦法也沒有啦!我想同你來比一比,各人自己去造個東西,要使人在落雨天照樣能遊湖,看誰辦法好。”

魯班一聽妹妹要同自己比賽,差點笑出聲來,漫不經心地說:“好吧,比就比吧!但要定個時間。我說三天為期,如何?”魯妹聽了直搖頭。魯班說:“那你說要多少時間?不夠再加吧。”魯妹說:“今天一夜工夫,到雞叫時為止。”魯班聽了哈哈大笑說:“好,好,好,統統依你。”當夜,兩人就分頭幹了起來。

魯班找來些木頭,刨得光光潔潔,又雕上各種花樣,在西湖邊立起四根紅彤彤的柱子,蓋上頂,頂邊還有四隻翹聳聳的角,掛上四隻叮當叮當響的銅鈴,造好了一座四角形的亭子。他在亭子裏東看看,西望望,心裏想:這下好了,千瓦蓋頂,四麵通光,哪怕雨落得再大,坐在亭子裏也好看西湖景致啦!

魯班造好亭子,回到屋裏,看看他妹妹房裏,一點動靜也沒有。他又急急趕到西湖邊,立起六根紅彤彤的柱子,蓋上頂,頂邊還有六隻翹聳聳的角,掛上六隻叮當叮當響的銅鈴,又造了一座六角形的亭子。

魯班再看看他妹妹房裏,還是一點動靜也沒有。他又在西湖邊立起八根紅彤彤的柱子,蓋上頂,頂邊還有八隻翹聳聳的角,掛上八隻叮當叮當響的銅鈴,造了一座八角形的亭子。

魯班再看看他妹妹房間裏,還是一點動靜也沒有。他又在西湖邊造了第四座、第五座、第六座……一口氣造了九座式樣不同的亭子。

魯班開始造第十座亭子的時候,魯妹偷偷地跑了出來,看到哥哥已經在西湖邊造起了九座亭子,正在造第十座,忙得滿頭大汗,就偷偷地學了一聲雞叫。

魯班的第十座亭子剛剛造好三隻翹聳聳的角,一聽雞叫,以為天亮了,就停工不再造了——這就是西湖三潭印月九曲橋上留下的那座三角亭。

過了一會兒,喔喔喔!雞真的啼了,天亮了,朝霞映著紅色的亭子,顯得格外美麗。

魯班得意洋洋地坐在亭子裏,看看自己一夜工夫造起來的十座亭子,心想,自己造得又快又好,妹妹今朝一定輸啦!

忽然,他眼前一亮,好像迎麵飛來了一隻孔雀。定睛一看,原來是妹妹從屋裏走出來,把個東西向上一張,那東西立刻變得像亭子頂一樣:四周有三十二隻翹聳聳的角,每隻角下麵掛著黃澄澄的綢須須,上麵覆著一塊彩色綢子,繡著鳳凰牡丹圖,頂下隻有一根“柱子”。

魯班仔細看,這東西是用山上的竹子做的,有三十二根長竹條,三十二根短竹條,長竹條與短竹條之間裝有靈活的插銷,要用時一張就散開來,不用時一收就縮攏去,真是又輕巧又好看。

魯妹笑著對魯班說:“哥哥,你一夜工夫造了十座亭子,我一夜工夫就造了這半個‘亭子’,但這半個‘亭子’抵得上千千萬萬個亭子。落雨天,你隻好坐在亭子裏麵看西湖景致,我撐著這半個‘亭子’可以走來走去,在湖邊到處玩耍。”

魯班越看越有趣,笑著說:“好妹妹,你的心兒比我巧,你的手藝比我妙!”

魯妹說:“不,哥哥,你的手藝當然比我高!你造的十座式樣不同的亭子,把西湖景致打扮得更好看啦。”

魯妹造的這半個“亭子”,因為在落雨天一張可以散開來,開始大家叫它“雨散”。後來,有人依著這半個“亭子”的樣子造出一個“傘”字,人們看看很像,就都用起“雨傘”兩個字來。

肖 凡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