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醋魚:杭州傳統名菜。選用放置在西湖內魚籠中餓養一二天排盡腹中雜物、去除泥土味的草魚作原料,火候掌握在三四分鍾,燒好後澆上一層平滑油亮的糖醋汁,肉質鮮美,味道酸甜,別具特色。

從前,在西湖斷橋邊有一間孤零零的茅屋,男主人宋五哥早已去世,隻留下他的妻子宋五嫂和一個十二三歲的弟弟。宋五嫂年紀輕輕,長得俊秀,丈夫死後,鄉親們常勸她改嫁,她怕小叔無人照顧,都婉言回絕了。宋五嫂總是記住丈夫臨死時的話,一定要把小叔撫養長大。平時,她待小叔像親弟弟一樣,有好吃的總讓小叔先吃;做不起新衣,便把丈夫留下的舊衣裳縫縫補補,讓小叔穿得暖暖和和的。小叔對嫂嫂也很好,處處都幫上一手。

宋五嫂十分勤快,每天天不亮,便帶著小叔,劃著舊漁船,到西湖裏捕魚捉蝦。捕來魚蝦,換點米換點鹽,過著苦日子。

有一次,小叔因為年紀小,經不起湖上風吹雨打,忽然病了,而且病得很厲害。這可把宋五嫂急壞了,裏外隻她一個人,又要捕魚,又要請醫,又要煎藥,真忙得換不過氣來。多虧得宋五嫂精心護理,小叔的病終於慢慢地好了起來。但小叔病後身體很虛弱,胃口一點不開。

有一天,宋五嫂打來一網好魚。她將一條鮮龍活跳的草魚養在水缸裏,把剩下的魚拿到菜市上去賣。她一路走一路想,怎樣變個法兒把家裏的那條新鮮草魚燒得好吃點,也好讓小叔開開胃口。她想起小時候聽老年人說過,糖醋可以開胃,便打起用糖醋燒魚的主意來。

宋五嫂賣了魚,在街上買來配料,回到家裏,一邊燒水,一邊對小叔說:“今天嫂嫂要做碗好菜給你嚐嚐哩!”

小叔好像猜到了宋五嫂的心思,說:“嫂嫂,我這兩天一聞腥氣就惡心,魚我是不要吃的!”

宋五嫂說:“今天我用個特別的燒法,等會你一吃就知道啦。”

宋五嫂等水一開,將養在水缸裏的草魚活殺活剖洗幹淨,在滾水裏一汆,放在碗裏。又取出自己做的藕粉,配上糖醋,燒成羹料,澆在熟魚上。然後,將這熱氣騰騰的一碗魚送到小叔跟前。她拿筷子夾一塊,蘸上糖醋羹給小叔吃。小叔一聞,今天的魚不但沒有一點腥氣,而且還很香;一嚐,有點甜,有點酸,又特別鮮嫩。他搶過筷子,接過魚碗,說:“嫂嫂,這魚真好吃,這魚真好吃!”開始還一筷子一筷子地吃,後來就大塊大塊地往嘴巴裏送啦。

這樣一連幾天,宋五嫂每天都把打來的活草魚留下一條,燒醋魚給小叔吃。小叔胃口大開,身體也很快好了起來,又幫著宋五嫂去打魚了。

附近的漁家,聽說宋五嫂的小叔吃了她燒的醋魚,胃口馬上好了,身體也健旺了,都來向宋五嫂討教做法,回去也燒這種魚吃。因為這個菜是宋五嫂第一個燒出來的,人們就叫它為“宋嫂魚”。

宋五嫂看到大家都喜歡吃醋魚,就積了些錢,和小叔商量商量,在茅屋裏開個小店,賣起醋魚來了。果然,你來我往,生意很好。斷橋宋嫂魚,一時傳為美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