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春天,南宋皇帝乘龍船在西湖上遊玩作樂,忽然一陣暖風吹過,從斷橋那邊飄來一股似甜帶酸的香味兒。皇帝從來沒有聞到過這種香味,心裏好生奇怪,忙問左右道:“這是什麼香味兒呀?”
許多人都回答不出,其中有一個本地的官兒說:“皇上,這是斷橋邊赫赫有名的宋嫂魚的香味兒哩!”皇帝一聽動了心,忙說:“好,既然這樣有名,寡人倒要去結識結識她。”
那皇帝一時高興,脫下龍袍,換上便服,帶著太監坐小船一路來到斷橋邊。一上岸,便看到宋五嫂穿著一身粗藍布衣衫,一副漁家婦女的打扮,滿麵春風地在店堂裏招待顧客。
皇帝一見連聲讚“妙”,忙走上去說:“聽說醋魚的味道很美,你宋五嫂的相貌更美。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宋五嫂見來者不善,便放下臉不答理他。那皇帝本來不想露出身份,現在見宋五嫂這樣,心裏急了,便顛三倒四地說:“美人兒呀,這又何必呢!何必呢……呃!何必在這裏燒魚呢!……不配,不配。嗯,還是跟寡人進宮去才配啊。”
“寡人”兩字一脫口,宋五嫂便知道站在麵前的人便是那個昏君了,心裏更加生氣,但又不好得罪他,隻得轉彎抹角地說:“宮裏是有福之人住的,我是個打魚的人,沒有這份福氣,一離開茅屋必定生病。我老早就打定主意要在這兒住一世了。”
皇帝見宋五嫂口齒伶俐,確實也不大好對付,便笑著改口說:“也罷!現在就帶你上龍船去燒碗醋魚,讓寡人嚐嚐鮮吧。今後你的美名恐怕連斷橋都要壓斷啦!”
宋五嫂見皇帝竟這樣的死皮賴臉,禁不住兩道柳眉豎了起來,說:“龍船難載我賣魚婦,你皇上也不要走這斷橋路!豈不見金兵一來,河山已經破碎,皇上還是多去想想中原的父老吧。”
這都是實在話,而皇帝卻認定是宋五嫂在有意挖苦他,頓時怒容滿麵,罵道:“好一個放肆的刁婦!”便急匆匆地和太監上了小船,回到龍船裏去了。
宋五嫂見皇帝氣呼呼地一走,知道凶多吉少,便趕緊收拾一些東西,帶了小叔,從後門溜出,跨上小船,雙槳一蕩,遠走高飛啦。等皇帝派兵趕來抓人時,宋五嫂早已無影無蹤了。
從此,宋五嫂和她的小叔改姓換名,隱居在別的小村子裏,再不露麵。來斷橋邊想吃宋嫂魚的人,見茅屋破漏,鑊灶倒坍,隻得掃興而回。
後來,孤山一帶學過燒宋嫂魚手藝的漁家,有的人也看宋五嫂的樣,開小店鋪賣醋魚,但他們怕冒犯皇帝,不敢說是“宋嫂魚”,隻掛個 “西湖醋魚”的菜牌。人們一吃這種西湖醋魚,味道和宋嫂魚一樣好,就都來光顧。不久,許多菜館也做起這道菜來,而且越做越好,西湖醋魚就這樣出了名。
肖 凡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