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電腦問世後,對數計算已輕而易舉,幾分鍾時間可以取代過去數天的時間,且電腦具有自動求積或自動求和的功能,它精確的數據取代了過去查表、查圖等估算和推算的近似數據,因此值現代快捷電腦計算法,幾乎取代了以前所有的方法。

各個測試溫度的儀器商家除了提供儀器和測溫頭/針外,同時還提供自動值計算軟件,它可以完成一係列的數據處理,直接顯示或打印出值。無論哪個廠商其軟件編製的基本原理幾乎是一樣的,利用電腦可以用專用軟件計算出值。

另外,可用電腦的通用軟件計算出殺菌強度值。

目前用得較多的通常為如下兩種方法。

(1)累積求和法。

(2)累積冪數法。

上述(1)與(2)的兩種方法本質是一樣的,它是低酸食品和酸性食品值計算的通用公式,在一般電腦上均可以快速計算。微生物致死率耐熱性值,對於低酸食品一般是以肉毒梭狀芽孢杆菌和嗜熱脂肪芽孢杆菌為對象菌,它的值一般可取10℃(18!);對於酸化食品,以在46以下能產生耐熱性芽孢的凝結芽孢杆菌和軟化芽孢杆菌作為對象菌,其值可取83℃(15!);有些熱力殺菌工作者考慮到安全性,將值增加1!,即用889℃(16!)作為計算依據。

需要說明,在計算時如果將公式中所用到溫度采用攝氏度的話,要統一用攝氏度,如果用華氏度,則應全部用華氏度。而對美國注冊登記的資料,應全部采用華氏度,采用攝氏度和華氏度的計算結果是完全一致的。

電腦處理的方法既適用於一般法的計算,也與公式法接近。如果采用全部累積值可符合一般法的計算;如果切割取舍部分數據,可以靠近鮑爾法的運算結果。實踐證明,采用電腦軟件的計算值比過去公式法推算結果更準確。不同值計算方法比較。

不同的值計算方法實際上是由曆史演變而成,20世紀初葉食品科學家致力於熱力殺菌強度計算奠定了數學基礎,其核心就是以微生物生長按對數周期規律而引伸出的數學計算模式,所以數學模式中也是以對數運算作基本核心。在20世紀中葉前,電子計算機尚未問世,對數的計算大部分靠人工計算,歐洲人發明了計算尺,也需要人工逐一計算,且隻能得到小數點後2位的精度。之後數學家又有了4位小數的對數統計表(又稱四位數對數表),食品科學家可以憑借這些對數表的數值來作對數運算。值得欣慰的是,食品科學家都環繞著對數計算簡易化和電子技術進步,開發出了不同的值計算方法。

方法名稱方法特點備注。

一般法。

(1)可清楚獲得殺菌過程受熱狀況,將殺菌全過程的值累積出來(2)正確計算需用求積儀量出不規則圖形麵積,或用天平稱重法求積(3)需在殺菌全程測試罐內冷點溫度,即有全過程熱穿透資料記錄(4)運算結果數據可靠,為美國認可的方法它是經典的值計算法,歐洲用得較普遍。

公式法。

(1)需有產品熱穿透的加熱和冷卻曲線資料,就可用公式計算(2)不必全過程測試冷點溫度的數據,可按外部數據按公式計算(3)可利用公式將已知殺菌強度值倒算殺菌時間,或已知時間算值(4)公式法的冷卻水溫是定數,但實際情況它會是變量引起誤差(5)公式計算結果可靠,為美國認可的方法此法為美國的熱力殺菌工作者發明,故美國應用較普遍。

列線圖法。

(1)計算非常簡便,但需要有產品熱穿透加熱曲線資料(2)不必全過程測試冷點溫度的數據,應用外部數據就可(3)可利用列線將殺菌強度值和所需時間互相換算(4)計算結果接近公式法,但因視差等因素,誤差較大(5)受限製因素多,用此法不為美國認可,但適用於企業現場估算,實際上它是簡化版的公式法,它是用列線圖直線相交法來運算查表。

計算法。

(1)計算比較簡便,計算結果可靠,與一般法幾乎一致(2)需在殺菌全程測試罐內冷點溫度,即有全程熱穿透資料記錄(3)此法需要人工輔助,邊讀取溫度邊記錄時間,隻適用於用讀取少數測溫頭數據。故它隻局限於業界內部用少量測溫頭測試比較評估用(4)因數據量不足,用此法不為美國認可。僅供研發參考,實際上它是一般法用手工運算的簡化版的土方法,也具有參考價值電腦軟件計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