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展開這個實驗的目的如下。

(1)的的延長殺菌時間的表格,基本上與美國食品加工業協會出版的《食品加工和製罐業實驗手冊》一致的,但該手冊在該表格中列出了隻適用於307×409到603×700的罐型。當時的實驗就要驗證,其他的罐型是否適用。

7熱力殺菌質量管理(2)美國的原表格說明隻適用於對流型產品,但缺乏可操作性和實施細則;對於傳導型產品如何糾偏,沒有提及,當時的實驗要尋求傳導型產品的糾偏方法。

(3)探索恒溫過程中不同的時段,溫度下跌後能恢複到原殺菌溫度與溫度下跌後不能恢複到原殺菌溫度的情況如何進行糾偏的操作細則。殺菌溫度跌落後調整方案殺菌理論和我們多次測定產品值的實踐證明,殺菌溫度略有變化,產品的值就有很大的變化,如果殺菌過程中溫度下跌,殺菌強度值就會相應下降,直接影響到產品的安全性,按低酸食品殺菌強度計算公式=Δ×1/-1[(121-)/],從中可以看出值是溫度與時間的相互組合,所以溫度下降後隻要適當延長殺菌時間,同樣能達到原來的殺菌強度值,確保產品的安全性。

美國食品加工者協會資料介紹,當殺菌溫度發生偏差時,可以延長一定的時間,以補足殺菌值的損失。本糾偏方案就是要尋找殺菌溫度跌落後如何調整殺菌時間,以滿足產品質量安全的要求。分別對傳導型、對流型產品殺菌溫度的跌落、時間與殺菌值(0)之間的相關性進行了試驗和研究,找出補足殺菌值損失的規律,指導生產。在此以午餐肉產品為例,將試驗過程的情況作一些介紹,供讀者參考。實驗方法(1)試驗設備和儀器①熱力殺菌鍋:型號75殺菌鍋,加熱介質為蒸汽。

②罐頭冷點溫度測定儀:型號-821有線溫度微機處理機(可直接顯示值)。

(2)方法①測溫頭的位置:午餐肉罐頭是典型的以熱傳導為主的產品,多次熱分布測定的實踐也告訴我們,其冷點就在幾何中心。為此將-821熱電偶測溫點放在該冷點的位置,每次測定時用8個測溫頭,其中1號和8號測溫頭安放在自動記錄儀及水銀溫度計旁邊,以校對水銀溫度計並測定鍋溫,其餘2#至7#測溫頭放在罐頭冷點位置。

糾偏實驗測溫點位置圖在熱力殺菌過程中,測定鍋內不同位置罐頭的冷點溫度,對在殺菌過程中分析記錄各種試驗條件下的變化情況,並通過-821中心溫度測定儀隨機計算並顯示值,殺菌從開始到結束全部自動打印。

②試驗條件排氣規程:時間至少≥8,溫度至少≥108℃殺菌規程:34015-65/121℃平壓冷卻39715-75/121℃平壓冷卻為減少殺菌鍋帶來測定誤差,選用同一隻殺菌鍋,在工藝規定的殺菌規程下測定0值,同時每隔10記錄一次蒸汽總壓力、殺菌鍋表壓、水銀溫度計溫度、自動溫度記錄儀溫度等,並與設定的試驗條件下測定的值進行對照比較,對成品進行感官、微生物檢測,然後進行綜合評價,找到較為合理的調整方法及措施。對各測溫點周圍的4隻罐頭取出編號,經(36±2)℃保溫10,進行感官及微生物檢驗。

(3)方案設計①殺菌恒溫時間分成三個階段,前端(前1/3,含1/3點),中端(1/3~2/3,不包括1/3點及2/3點),後端(後1/3點,含2/3點)。

殺菌恒溫過程的三個時段②因殺菌溫度跌落預計延長殺菌時間:因各種各樣原因造成殺菌溫度跌落後,如何調整殺菌時間以充分補償殺菌值的損失,又要保證感官質量,為此參照《因殺菌溫度偏差所需要延長的殺菌時間》中有關因殺菌溫度跌落需要延長殺菌時間,予以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