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卻過程用水量較大,一般提倡使用內循環冷卻方式,內循環是通過片式或管式熱交換器換熱實現的,它不存在因為冷卻水而對產品帶來潛在危害的可能性。

冷卻水外循環使用之冷卻水排放到殺菌鍋外後,進入回收池,通過冷卻係統外部設施(如涼水塔、蓄水池等)進行降溫,但這個過程中冷卻水在殺菌鍋外存在有雜質、油汙等物質以及微生物汙染,會對產品帶來潛在危害。

如用戶要求外循環用涼水塔進行冷卻,則必須做到。

外循環水必須過濾,采用40目以上的過濾器過濾,最好逐級過濾,並采用全自動反衝式過濾器,保證水中無肉眼可見雜質。

生產企業必須對這些中間環節的設施、設備加強管理,定期清洗消毒。

對循環用的冷卻水進行加氯處理或用其他方法消毒,冷卻結束終端排放的冷卻水中遊離餘氯含量要求在05/或以上。

單個冷卻塔一般降溫可達5℃/次,增加冷卻塔串聯級數可以增加降溫的效果。

冷卻水簡單回收使用(節水型)一般冷卻的時候,將冷卻水從殺菌鍋上邊注入而從下麵排出,由於冷卻水溫度與包裝食品的溫度差比較大,冷卻效果還是不錯。但由於冷卻水未能與包裝食品的容器充分長時間接觸,故排走的冷卻水溫還是比較低的,從能源利用上看不是很經濟。

最簡單的方法是在殺菌鍋底部加裝循環泵,將冷卻水在殺菌鍋內回流,使水與包裝食品的容器能較長時間接觸。為了加快冷卻速度,應排放掉一部分已經熱交換後的熱水。

次循環就可把食品冷卻下來,比直接邊進邊出的方法可以節省一半以上的冷卻水。

冷卻時用水泵循環加強熱交換效率832冷卻水熱能綜合回收利用內循環冷卻的熱能是可以通過熱交換器換熱來回收熱能,在熱交換器的殺菌鍋外循環的一端的熱量可以再交換給其他需要熱量的地方。

外循環冷卻水的回收方法也可以全麵利用熱能的再利用,上述兩種方式最好的熱能交換是交還給蒸汽發生的鍋爐用水。

8罐藏食品殺菌新技術上述方案將冷卻水的熱量先交換給鍋爐進水的儲水箱,這樣使鍋爐的進水溫度得以提升,如果將熱能全部回收,鍋爐進水溫度一般從常溫可提高到50~60℃(視季節不同而不同),假如再增加一級熱交換器,鍋爐進水的溫度還可以提高。由於鍋爐進水溫度的提高,自然對燃煤或燃油都能減少其燃料能源的支出。另外因為現將冷卻水交換得來的熱量先交換給了鍋爐水,所以冷卻水的溫度已經下降了,再通過點波式冷卻塔,很容易降到我們希望的冷卻水溫度。冷卻水回收水淨化氯化處理冷卻水回收再冷卻過程中也會受到汙染,尤其是灌裝產品的容器破損時,所以冷卻水回收需要過濾和去油等淨化工序。過濾可以采用雙聯過濾器,這樣當一個過濾器堵塞需要清理時,另一個過濾器就可使用,對於含有油脂較多的產品最好要安裝有帶視鏡的油水分離器。另外還需要對重複使用的冷卻水加以氯化,以獲得潔淨無菌的冷卻水。

氯化用水簡易自動加氯機傳統的氯化方法是加入氯氣或次氯酸鈉等化學製劑。使用氯氣比較簡單,且成本不高,但對於安全措施要求較高,本書不推薦中小型工廠使用氯氣。傳統的自動加氯機實際上是一個定量泵,隨著水流量的變化,將一定量的氯化製劑加入到水中,其成本很低,且效果也不錯。

氯化劑通常使用高濃度的次氯酸溶液,因為次氯酸對金屬的腐蝕性很強,不鏽鋼也不能幸免,故最好采用塑料製件。文丘裏管也要采用塑料製件,通過轉子流量計的調節閥調節旋鈕,可以調節加入氯化劑的數量,這樣就可以控製氯化後的水含氯離子的濃度。

現在也已經有全數字化的自動加氯機,它按照水中含氯離子的數量,可按設定的量加入氯的量,但價格比較貴。

834水的反曲點氯化食品工業中用得最多的是氯化消毒劑,它的效能受下列因素影響。

溫度:溫度增加會加強氯化效果,但會降低氯濃度。

越低(即偏酸),氯化殺菌效果越好。

雜質:有機物質含量大會影響氯殺菌效果,尤其是油。

濃度:如果用純氯,一般氯離子濃度越高,殺菌速率越快。但對於次氯酸製劑,並不成正比。這是因為次氯酸製劑的酸堿值影響。

8罐藏食品殺菌新技術不同對氯化殺菌效力影響84智能型熱力殺菌數字自控係統841《智能型熱力殺菌數字自控係統》研製背景在食品熱力殺菌領域,無論是國際或國內,人工操作仍占有相當大的比例,尤其在我國中小型食品廠,除了殺菌恒溫階段溫度控製大部分已采用自動控溫的方式,其他的操作幾乎都要由人工操作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