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清潔和消毒的物品:有毒物品的存放。
(1)清潔和消毒所使用的洗滌劑和消毒劑,不能受到有害菌的汙染,使用必須安全、充足。為了達到這一要求,可采取一切有效的方法來檢驗,包括購買時要有供應商的保證書或證明,或對這些物質進行汙染檢驗。在食品加工或食品外露的地方,隻有下列有毒物品可在工廠內使用和存放。
用於清潔衛生所必需的物品。
實驗室試驗用的物品。
工廠設備維修和操作使用的物品。
工廠生產操作中必須使用的物品。
(2)有毒的洗滌劑、消毒劑、殺蟲劑等化學品,必須經過鑒別,其使用和存放要妥當,不致造成食品、食品接觸表麵及食品包裝材料受到汙染。
害蟲控製:食品廠的任何地方不得有害蟲存在。如果養狗不致對食品、食品接觸表麵或食品包裝材料帶來汙染的話,允許在工廠的某些範圍內存在警犬。如果食品加工區內有害蟲,就必須采取有效措施把它們殺滅掉,並不使食品受到汙染。在使用殺蟲劑和滅鼠劑時一定要謹慎小心,嚴格控製,防止食品、食品接觸表麵和食品包裝材料受到汙染。
食品接觸表麵的衛生:包括器皿和設備中與食品接觸的表麵在內,所有與食品接觸的表麵,必須根據需要經常清洗以保護食品不受汙染。
(1)用於生產或存放低水分食品的食品接觸表麵,在使用時必須保持幹燥、衛生。如果表麵是濕洗的,需要時必須在使用之前加以消毒並幹燥。
(2)在濕加工過程中,為防止微生物帶入食品,對於所有的食品接觸表麵,在使用前或中間停止使用後,都要進行清洗和消毒。因為停止使用期間食品接觸表麵又可能被汙染。在連續生產的情況下,器皿和設備中與食品接觸的表麵可根據需要進行清洗和消毒。
(3)不與食品接觸的設備表麵也應該根據需要經常清潔,以防止食品汙染。
(4)一次性使用的物品(如隻用一次的器皿、紙杯、紙巾等)要妥善儲存在合適的盛器內。
在存放、分發使用、處置時應該注意不要汙染食品接觸表麵。
(5)消毒劑在使用條件下必須是安全的,用量要充足。用於設備和器皿清洗和消毒的設施、工藝或機器,隻有確認在通常情況下能保持設備和器皿潔淨,並提供清洗和消毒處理的方法,才可接受。
對清洗過的可移動設備和器皿的存放和管理:經過清洗和消毒的具有食品接觸表麵的可移動設備和器皿,要妥善存放,不致使食品接觸表麵再受汙染。
13附錄
11037衛生設施和控製食品車間必須有完備的衛生設施和用具,包括(但不限於)。
水的供給:供水係統必須能夠供應操作所需的足夠的水量,輸入供水係統的水源必須充足。與食品或食品接觸表麵相接觸的水必須是安全的,符合衛生質量要求的。食品加工場所、設備、器皿及食品包裝材料等的清洗處,以及工作人員的衛生設施,均須根據需要提供一定壓力和溫度的自來水。
管道:管道必須有適當大小和管徑,合理的設計、安裝與維護,必須達到。
(1)把足夠的水量輸送到全廠每個需要用水的地方。
(2)全廠的汙水和廢液能通暢地排出。
(3)避免對食品、供水係統、設備、工器具等形成汙染源或不潔環境。
(4)凡地麵需要衝水清洗的或正常操作中液體排放到地麵的以及從地麵排放廢液的地方,都要有足夠的排放係統。
(5)應防止廢水和排汙管道係統與食品或食品生產用的供水管道係統之間存在回流或交叉連接的情況。
汙水處理:對汙水必須有適當的汙水處理係統或其他處理方法。
盥洗設施:工廠必須對雇員提供足夠的、出入方便的盥洗設施。為此應做到下列要求。
(1)保持盥洗設施的清潔衛生。
(2)保持盥洗設施在任何時候均處於良好狀態。
(3)配有自動關門裝置。
(4)盥洗室的門不能開向食品外露易受空氣汙染的地方,除非采取另外措施避免這種汙染(如采用雙道門、氣流定向係統)。
洗手設施:洗手設施要完備、方便,並有適宜溫度的自來水。為此,應做到下列要求。
(1)對衛生要求高、操作人員雙手需經常清洗或消毒的操作點,應在適當的地方安置洗手和消毒設施。
(2)有效的洗手和消毒條件。
(3)備有衛生紙巾或烘幹設施。
(4)對水龍頭之類的裝置或構件的設計和結構,要注意能夠防止已清洗的、消毒過的雙手再汙染。
(5)用簡潔易懂的文字標牌告訴操作人員:凡是觸摸無保護層的食品、食品包裝材料或食品接觸表麵的操作,在開始工作之前、中途離開崗位之後、手被弄髒或汙染之後,都要就近洗手、消毒。這些標牌可掛在生產車間內,也可掛在操作人員接觸食品、食品包裝材料或食品接觸表麵的地方。
(6)垃圾的盛器應結構完好,保持清潔,不使其汙染食品。
垃圾和廢物的處理:垃圾和廢物的搬運、堆放和處理,必須注意盡量不讓它放出臭氣,不讓它成為吸引害蟲、使害蟲藏匿和孳生的地方,以保護食品、食品接觸表麵、供水係統及地麵不受汙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