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第二年的秋天十月(公元前259年),莊稼都進了倉裏了,又到了打仗的好時候了。為了追究趙國自食其言、拒交六縣的罪過,秦昭王令白起重整軍馬,圍攻邯鄲。但是白起先生鬧病了(可能是痔瘡),秦昭王隻能叫王陵為將。王陵攻了三個月,不但沒有得手,反倒略有失利。這是因為錯過了最佳戰機。如果去年十月趁著長平新勝,趙國邯鄲人一日三驚,隻想著逃跑,乘機可能一舉滅掉趙國。但如今已過去了一年,邯鄲人心已安,秦軍不易討巧了。

這時候,秦昭王很著急,聽說白起的病(痔瘡)已經好了,趕緊喊白起上前線。可是白起屁股上的病好了,腦袋上的病卻犯了,衝秦昭王發了很多牢騷:“當初趙軍在長平新敗,境內兵員死者十之七八,虛弱不堪。但是有一些沒事找抽型的領導(指範雎)竟然禁止我們乘勝追擊,一舉踏平邯鄲。如今,趙軍發憤圖強,涕泣相哀,戮力同憂,耕田疾作,恢複生產。趙國君臣更是早朝晏退(加班加點的意思),四麵出嫁,結好諸侯。平原君把他的妻妾都編在了戰士行列,君臣一心,上下同力,猶如勾踐困於會稽之時。而我們秦軍在長平大戰死者過半,國內糧荒。如今遠絕山河而攻人之國,一旦遇到趙人頑強抵抗於內,我們的兵威勢必頓挫,那麼諸侯看我們秦軍疲敝,勢必發兵斷我後路於外,於是大破秦軍必矣。”

白起說的話,文采很好,而且句句珠璣,都是久經沙場的光輝經驗的結晶。秦昭王現在也老了,脾氣也大了,怫然不悅,哼道:“哼,寡人大兵已經圍在邯鄲了,焉有無故撤兵之理。你不去就算了!”於是他給前線的王陵追加資本,補充了更多的兵員去邯鄲前線拚命。可是王陵這家夥卻有辱使命,接連死了五個校尉(師長級的軍官了)。

秦昭王急得不行,又想去勸白起出山。白起偏偏裝起了病,說我的痔瘡又犯了。秦昭王怕再挨白起搶白,就命相國範雎去說動白起動身。

範雎幹笑了兩聲,硬著頭皮先誇獎了白起幾句,以為能把他灌迷糊了:“白起將軍從前伊闕大戰,以寡敵眾,大破韓、魏二國之兵,血流漂櫓(盾牌),斬首二十四萬。楚國地方千裏,持戟之士百萬,您提一支孤軍,拔鄢奪郢,占其半壁江山。天下莫不聞您的大名。如今趙人慘敗長平,兵寡國虛,正是一鼓可下,奈何將軍畏懼怯戰了呢?”

白起知道他在激將,就把當初範雎如何作梗,終止白起的進逼邯鄲計劃,致使秦軍錯過了最好的滅趙良機的舊賬,當著範雎的麵委婉地講了。範雎大慚,紅著臉退下,回去打小報告去了。

秦昭王和範雎暫時還對白起抱有指望,於是也不敢多為難他。於是白起待在鹹陽,養他那時有時無的病。

看看王陵在前線頓挫無功,秦昭王於是又把王齙換上去。邯鄲慢慢吃不消了。但是王齙攻了八九個月,死傷很多仍不能下(時間已是公元前258年秋)。秦昭王又聽範雎推薦,把範雎在魏國遭難時的救命恩人--好友鄭安平給換上去了。

秦國由於一年多的時間不能攻克邯鄲,正如白起所料,諸侯開始懷疑秦軍的能力了,並且開始在秦軍背後蠢蠢欲動。首先是魏安僖王,他發現魏國好幾年沒有挨打了,覺得有點癢癢,就派將軍晉鄙帶領十萬大兵北上救趙。一方麵是救趙,另一方麵也為自己,若能打退秦軍,不但能奪一些被秦占領的土地回來,趙國也必然贈城感謝自己。然而事與願違,秦昭王當即派人嚇唬魏國:“寡人旦暮就要拔下邯鄲,祝賀有敢來救的,我隨後就先移兵擊之!”魏安僖王嚇壞了,命令晉鄙的十萬兵留駐河南湯陰(嶽飛的老家,北距邯鄲百公裏),隻是觀望。

趙孝成王沒辦法,隻好去求遙遠的楚國,他派自己的王叔“平原君趙勝”出使楚國求救。平原君準備從自己門客裏選出二十個文武兼備的人跟著自己一起去。結果選了半天,隻找出十九個。

於是一個門客上前說到:“聽說您將出使楚國,謀求合縱,找二十個跟班,還缺一個,我願意報名!”

平原君說:“請問你貴姓大名?”

此人報出名來,不是別人,正是燕趙猛士,直勇無比的大手筆--毛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