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趙兩國天塌地坼,相繼滅亡的時候,有一個大俠正在燕國下都(易縣)的古代洗浴中心裏享樂。旁邊伺候他的有兩個美女,身段嬌媚,顧盼間豔色四散。他所泡的是古代桑拿。這個人名字叫荊軻!那美女是燕太子丹送給他的。泡完澡,荊軻振動長衣,坐上私人馬車--也是太子丹送給他的,帶著美女,高昂離去,一路唱著燕歌。這是一個古代非常奢侈闊氣的大俠。

荊軻大俠在我們的遙想中,屬於冷酷硬漢,臉上線條剛毅,眼光寒冷深邃。他是大俠也不奇怪,因為他出生在衛國,但祖上卻是齊國人。齊國曆來多“勇”士,比如孟說、烏獲、公冶子,都是鋼鐵硬漢。齊國人單打獨鬥武功都很強,“隆技擊”,但是整體作戰不行。荊軻據說是齊國慶封的後代,慶封的兒子慶舍,就有萬夫不當之勇,臨死還撼動屋梁,拋擲祭器砸死數人。

荊軻跑到燕國來以後,很能找到共同語言,因為燕國人也善打架。燕趙多慷慨悲歌的猛士,比如後來的張飛,倘若舉戰國時的例子,則比如“秦舞陽”。秦舞陽也是燕人,這人十二歲就能殺人。長得環眼蒜鼻,性勇猛,多力善刀劍,與人罕言語。他大約有一次跟人打牌,別人說他出老千,秦舞陽就急了,一錘把人錘死了,首腦迸裂。從此人們不敢忤視(拿頂撞的眼神看他)。

燕國為什麼多猛人,這跟它的土質有關係,風氣是係於水土的。河北這個地方--燕趙大地(北為燕,南為趙),它的土壤都是從隔壁山西黃土高原上衝積下來的,屬於次生黃土,沒有經典黃土的那種“自行肥效”功能,所以土貧--古人管它叫作“土薄”。土薄山寒,導致農業不夠雄厚,人們也就躁動。於是這裏的人們剛烈直猛,性情卞急,輕生矜死,好氣任俠,一言不合,拔劍相向,終於慷慨悲歌,以豪放激烈聞名於諸侯。具體表現為脾氣大、講義氣、不要命。“為報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就是燕國人義結效死的寫照。劉關張結義,就在這裏,也毫不奇怪。水冽土薄,風高氣寒,不但影響民風,連這裏的文章也帶江湖悲烈之氣:“高樹多悲風,海水揚其波。利劍不在掌,結友何須多。”多麼悲烈激揚啊,這是曹植的句子,曹植是生長在河北鄴城,這詩突出了燕趙之人重視友情、仗劍江湖的豪邁。

不管怎麼樣,荊軻來到燕國以後,終於找到了感覺,他喜歡跟燕國豪邁的人來往。荊軻還喜歡喝酒。他在農貿市場裏和殺狗的一起,圍著狗肉鍋痛飲,旁邊還有善於擊築的高漸離大兄。高漸離一邊喝酒一邊擊築,荊軻和著節拍而歌。當喝到痛醉淋漓的時候,荊軻就繼之以大哭,哭起來旁若無人。荊軻來燕國前,在山西榆次跟當地一個叫蓋聶的人較量劍術(不是拎著劍互相比拚招呼,是坐而論劍),蓋聶嫌他的論點不足稱道,於是一怒而拿牛眼瞪他。荊軻居然鑽人群跑了。而且跑得很徹底,卷起鋪蓋卷離開房東,出城遁去,再不回來。旁人說叫他回來接著談論,蓋聶說:“我剛剛用目攝了他,你去叫試試,肯定已經走了,不敢居留了。”(看來荊軻的劍術不足以應戰,甚至劍術理論上也不足以折人,內功也不甚強,被人目攝了,心就慌了。)隨後荊軻去了邯鄲,跟一個邯鄲人下棋,在棋盤上爭路,打起來了。這邯鄲人一拍棋盤,怒而叱之,荊軻本來也想打架,一看對方牛眼瞪得如鈴,竟然又嘿然而鑽出人群,逃去再也不敢現身,一點大俠的麵子都沒有了。

這兩件糗事實在有損荊軻偉大形象。似乎荊軻隻是在聚眾喝酒的時候--沒啥生命危險--才敢放開來折磨自己的胃和嗓門,真正遇上“大玩主”就全稀鬆了。當然我們因此就說荊軻是假大俠也缺乏證據,至少他是有俠的情結的,呼吸揚袂之間追求著一種俠的風致。

總之,通過支離破碎的史書記載,荊軻可能不是以可見的“武”見長,而是以意氣上的“俠”自居。是一種精神俠,而不似能砍能殺的喬峰“物質俠”。

不說荊軻了,我們再說說荊軻的讚助商--大名鼎鼎的燕太子丹吧。燕太子丹早年曾經留學趙國。所謂留學,是我慣用的隱諱詞,其實就是去當人質。他在趙國當人質的時候,跟秦國赴趙人質“子異”的小兒子--秦王政,大為相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