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培新計劃(2 / 3)

據抽樣調查結果,2006年已簽約和已有意向簽約的大學生占60%,不想馬上就業的占15%,還沒找到工作的占25%。也就是還有還有40%(約165萬)人待業,這批人加上2007年的495萬應屆生,2007年就將有660萬大學生需要找工作,創下曆史新高。而據2006年的數據顯示,市場提供的職位中,有意要招應屆大學畢業生的企事業單位,總共也就隻能給大學生提供不到三百萬的職位,約為該年畢業生的五成。此外,還有二十多萬的中專畢業生,已在2005年突破百萬大關的研究生,還有博碩生,幾千萬大軍將共同競爭上崗。為此,有專家預言,2007年至少有六成大學生找不到工作。

這份報告短短不足五百字,但看完之後卻讓人感到前途渺茫,雖然08年的最新報告沒有采集完成,可想想也知道08年的大學生就業問題應該不會較往年好到哪裏去。

看完資料,崗前訓話會也結束了,除了藍姚的開場白,其他領導的訓示一概未入我的耳中,不是我藐視他們的存在,而是我自從翻開這份資料後總覺得心神不定,越看越覺得這個社會危機四伏。

我想不光是我,其他新來的員工應該都能感受到一股來自藍矽內部的壓力,藍矽的技術和管理模式是同行最先進的,藍矽的汙染是同行最少的,藍矽的待遇是同行最好的,藍矽的工資是同行最高的,這也意味著藍矽人所要承受的壓力也是其他同行所無法比擬的,工作時間長不說,加班是常事,一個月休假不到兩天半,遇到突發問題忙起來更是沒完沒了。

這一切都應了網絡上流行的一句話:‘我拿青春換大米’。

在外人看來,藍矽的榮譽理所當然是屬於藍矽人的;而在我們看來,這份自信的由來顯得很茫然,你不能因為你老爸是某某局的局長就覺得自己也能指揮某某局的人員,所以,自信對於我們來說並不存在,相反,自危倒是每個新人必須麵臨的困境。

社會真實而殘酷,在你沒有建立起屬於自己的功勳前,你是沒有發言權的。

當天晚上,索菲亞給我發來消息,這是她抵達巴黎後的第三個陽光明媚的日子。

她說,巴黎是我心目中唯一的浪漫地,既然決定從此不再loSe,那就索性將浪漫進行到底。

我說,浪漫何止千萬種,有時候loSe也是浪漫的。

她說,我現在一個人獨行在巴黎的街道上,想在巴黎尋找春天。

我說,傻冒,不小了,也該談婚論嫁了,你的後青春期到了。

她說,可是我愛上了一個小男人。

我說,信息費很貴,明天我就要開始實習了。

她說,滾,如果還能見到你,我要用這世界上最好的香水淹死你。

我說,其實我早被人家用香水淹死過一次了,晚安。

她說,實習吧,藍矽的管理模式是世界一流的,你會在藍矽成長為一隻奮鬥小強的。

距離08年的春節還有兩個月零15天,與年關喜慶不太和諧的是美國政府經營多年的泡沫經濟終於全麵垮塌,導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中國雖然遠在亞洲,可許多行業卻也未能幸免,尤其是那些對外出口的外貿公司,大半處在危機之中。藍矽的生意至少有一半投放在歐美等西方國家,為避免金融危機深度影響,藍矽急於趕在年前進行二期建設,想在金融危機之中大量囤積多晶矽,等到金融危機過後就能挽回部分損失。

藍矽二期刻不容緩,爭分奪秒之際也意味著我們工作的第一年就不能回家。不但如此,令大家心慌慌的是按照以往慣例,我們這批即將上崗實習的100多個員工當中至少還有四分之一將麵臨淘汰的危險,正式實習期並不代表我們就能安安心心呆在藍矽工作,結了婚的夫妻尚且還能離婚,何況是我們這批還沒簽署合同的職場新人。

從學校畢業,預示著我們的職場人生剛剛開始,進入藍矽,隻能說貌似一切似乎都在向著美好邁進。可是,誰又願意接受年關被辭職的噩運?

百萬培新始末2

沒上大學的憧憬大學生活,上了大學的埋怨校名不好,對學校還算滿意的總覺得自己的專業不夠吃香。畢業前忙著找工作的多如牛毛,畢業一兩年還在找工作的人仍然不少,大小人才市場跑得爛熟,一個月下來能瘦十多斤。好不容易找了份體麵的工作,又在抱怨專業不對口,不能發揮自己的特長。然而,一切都順暢的人卻又在埋怨薪水太少沒前途。

殊不知,就算你找到了與自己專業對口、薪水又不錯的工作又怎麼樣?其實你也沒啥特長,有的僅是年富力強,想要保持這份工作、想要發展的好還得把基本功練好。

我們期待已久的正式實習期終於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裏開始了,藍矽發給我們的工作安排上說,未來的三個月內我們將在一期的工藝流程車間內熟悉各自崗位的工藝流程。

為了二期能夠順利進行,藍矽花費百萬美金為我們這批新招員工從北美CG公司引進了一套純進口原裝培訓方案。

這套實習培訓方案確有其高明之處,但具體實施起來卻顯得不尷不尬,因為這套培訓的立足點是建立在北美CG公司的基礎上的,從人員的培訓到設備的維修維護全都是從北美CG公司生搬硬套過來的,與藍矽的現狀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實習的第一天,外籍培訓主管帶領二期全體新員工參觀了一期的生產線,為此大家興奮的連失眠都給丟了,以至於第二天醒來一個個跟掛了彩的大熊貓似的。

沒去參觀生產線之前大家一致以為這次可以大飽眼福了,等去之後才覺得後悔和不甘。外籍培訓主管把關十分嚴格,說是帶領我們參觀生產線,其實隻是走馬觀花的東瞧瞧西看看,遇見一些核心生產工藝隻是簡單介紹下其在全部生產中起什麼作用,之後便領著我們匆匆離開。

我們在占地一千多畝的藍矽生產園區由東向西,從原料生產一直看到合成多晶矽棒體,之間僅僅用了10來分鍾,可想而知,其實我們當真隻是走馬觀花,到頭來啥也沒發現。

這不能怪藍矽,更不能怪罪職業心極強的培訓主管,介於保密等原因,在沒有和藍矽正式簽約合同前,我們沒權探知關於多晶矽的資料,隻能聽從培訓主管的安排。

參觀完整個生產流程後,我們這批新來的100多人終於在焦急地等待中得到了明確的分組消息,多晶矽生產主要有TCS製備(用於製造多晶矽所需的原料)、精餾(用於將原料提純)、氫氣站(提供氫氣)、CVD反應(核心技術之一,製造多晶矽棒)、廢水處理(處理多組分汙染物)、STC轉化(製造多晶矽棒後出現的一種副產物)、公用工程(提供水,電,所需氣體等),工七個生產車間,而我們也是按照這個操作步驟分成了七個小組,每組分配10-20人不等。

我和王保強同時被分配在了TCS(原材料)製備單元(單元,車間的一種叫法),當我們得知這個消息後,竟沒有半點驚訝之情,有的隻是四目相對,像是早知道答案一樣波瀾不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