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慢餐,啟動精致生活的慢節奏(2 / 2)

4.不必著急收拾

一頓邊吃邊聊的“慢餐”終於結束,如果其他人照看寶寶,你就可以來收拾餐桌,把整個“慢餐行動”從頭至尾地貫徹執行完畢。不必著急,可以一邊和家人繼續著剛才飯桌上的各種討論一邊進進出出地收拾,也可以給自己放上一支舒緩的曲子,在柔和的節奏中心情放鬆地把廚房清理幹淨。“輕鬆、快樂”應該是慢餐後清潔的鐵定法則。

5.讓清潔不再麻煩

很多人更在意餐後的清潔工作,辛苦而麻煩,會讓你對繼續“慢餐行動”而心生退卻,所以,選擇獨特而有趣的清潔用品很重要,它們會減少很多清洗餐具的麻煩:嗬護手部肌膚的、環保的純天然的洗滌劑,去汙力較強的百潔布,不會留下纖維、吸水力超強的麻製擦布……都是不錯的選擇。美餐了一頓,廚房又幹淨清爽了,開始期盼下一次的“慢餐行動”吧!

聽聽提倡慢餐的實踐者怎麼說—

Judy,35歲,文化公司策劃經理

Q:什麼時候開始,逐漸地養成慢食習慣的?

A:因為工作性質,我曾經一度已經習慣了晚上加班而錯過晚飯,午飯有時也不吃,有時叫外賣快速解決。常常在睡前覺得肚子餓,於是還會急匆匆地大吃一頓。這種不是“廢寢忘食”,就是“快餐快食”,抑或“暴飲暴食”的生活給我帶來了一場嚴重的胃病,才意識到這樣的進餐習慣非常不好。

方先生,42歲,國企員工

Q:慢餐的飲食習慣是否也影響到你的其他生活習慣?

A:以前從不認為吃飯是一種美好的生活享受。自從開始嚐試慢食,從精神層麵上說,我會不急不躁,細膩地感受食物,從而獲得一種內在的安定情緒。我現在無論是跟家人朋友還是同事在一起,都會盡量把吃飯的時間拉長,才會有可能閑話家常,進行一些有品質的交流,相互之間的關係才能更融洽。除了個人健康之外,這可能是慢食給我帶來的額外收獲吧。

菁桐,29歲,新媒體編輯

Q:你是如何看待慢食主義的呢?

A:慢食可不僅是“慢慢吃飯”這麼簡單,更包括了食物從種植、采摘、製作,直至進食的整個過程。尊崇慢食文化,我空下來時也會想辦法自己做飯,要冷熱搭配,葷素搭配,還要有菜有湯。我平時每周會做兩三頓晚餐,每個周末都在家做飯。不僅是慢食,我也很提倡吃當季的食物,並十分享受廚藝與飲食的樂趣。

慢餐,那些跟文化有關的事兒

1.家庭文化的傳承

一道家庭裏傳承下來的菜肴,也記載著很多美好的回憶片段和幸福時光。用米醋醃製的泡菜,吃豆角飯時加些蒜汁,這都是隻屬於一個家庭的美食精髓,是從祖輩那兒傳下來的。如果我們不回歸自己的廚房,不“慢”下來,怎麼能把這些傳給我們的孩子呢?

2.體味食中智慧

發酵、釀造的方法可以提高食物的美味度,製成特有的調味湯;在延長保存時間上下功夫,做出鹹菜、魚幹等食品……所有這些,都是祖先們流傳下來的關於飲食的智慧。我們今天的精挑細選的“慢餐行動”裏,其實已經承載了太多先人的智慧,從而擁有更健康的飲食結構和更多的關於吃的美好享受。

3.享受大自然的饋贈

在炎熱的夏季,來上一杯梅酒,或者用梅幹泡冰水喝,多麼舒爽啊!燉肉或煮菜時放進幾個青梅,頓時使菜肴清新可口。把梅子切成片,混在蔬菜沙拉裏吃,或者煮麵時丟幾個進去,都會別有風味。每個季節每個地域,大自然都賜予了我們非常不同但又非常豐富的食物,讓它們物盡其用,是我們對這種賜予最大的回報,也是向自然的生活貼近的最好方式。

放下手裏雜七雜八的事情吧,這個周末,跟家人一起,來一次“慢餐”的享受,你會發現,生活原來有如此多的美妙和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