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2(1 / 1)

陽春四月,市裏“馬辦”的青年幹部艾京華開著側三輪摩托車,帶著小行李卷兒,到近郊菜區的常青公社蹲點來了。她輕車熟路,歡歡喜喜地把摩托車一直開到了西寺大隊,還沒停穩,就見公社農機組的小劉從核桃樹下跑過來迎接了。兩位同齡的姑娘親親熱熱地握緊雙手,情不自禁地跳著腳,隻差點兒沒擁抱啦。

小劉搶了行李卷兒,把客人領到“運菜世家”馬大車的四合院門前,伸手叩響了黑漆大門的銅門環兒。小艾有點感到新鮮地問:“住民房?”小劉一笑:“這兒就是友誼賓館!”大門“吱吜”一聲開了,房東娘兒倆笑容滿臉地迎了出來,一個二十出頭,叫菜花;一個四十多歲,是菜花她娘。彼此寒暄了幾句,走到了西廂房門口。小艾一看,這西廂房的玻璃窗上貼著個大紅“囍”字,她吃了一驚,直往後退。這時,八十歲的馬駱駝拄著手杖從北屋裏走了過來。菜花說:“這是我爺爺。”小艾趕緊叫了聲:“老爺爺!”馬駱駝耳不聾、眼不花,答應著走到跟前,從頭到腳端詳著小艾,問:“你就是北京城裏下來的女官兒呀?”

菜花笑了:“爺爺!什麼女官兒,人家是幹部!”

馬駱駝說孫女了:“你不懂!這北京城可不比天津衛、保定府的,出來個人就是官兒!”又指著西廂房對小艾說:“請吧!這是我的主意。頂數這間房子幹淨,是為我孫子娶親預備的,眼下空著哪。”

小艾忙說:“謝謝您!我還是上別處……”沒等她說完,馬駱駝又講出了一番道理:“你別嫌棄!這也是給我臉上增光。當年西太後上萬壽山,路過我們這兒,歇歇轎、淨淨手,也是要占最幹淨的民房嘛!那時候哇,我們是清水潑街、黃土漫道,全都跪在大門口接駕。現在不時興啦,就夠慢待你的啦……請吧,請吧!”

小艾還在猶豫,小劉拽了她就進屋,說:“來吧,要不老爺子準得生氣的!”

進了西廂房,小劉一邊鋪炕一邊說:“菜花她哥叫馬三輩,快從部隊複員啦,他爹馬大車著急,就提前給他準備了新房……等他回家,你再搬走也不遲。”

一聽“馬三輩”,小艾大驚失色,目瞪口呆,心想:“怎麼偏偏住到他們家裏來了哩……!”

自從小艾這個見人就笑的姑娘進村七天之後,就在這擁有五千多戶社員的常青公社裏掀起了一場軒然大波!熱情好客的房東差點兒沒把她趕走;而家家戶戶、房前房後議論的風雲人物,也正是這位“馬辦”的小妞兒。

關於“馬辦”是個啥機關?群眾中有著多種解釋。有的說它是“禁止馬車進城辦公室”,有的說是“汽車代替馬車送菜辦公室”或者“淘汰馬車辦公室”,反正都是成心跟馬車過不去的意思。但是誰也沒說全科,就連公社齊書記在全社廣播大會的動員報告裏,也沒說準確。於是,大家夥兒幹脆簡稱之為“馬辦”,甚至管小艾也叫“馬辦”或者“辦馬”!弄得這姑娘啼笑皆非。

不過,關於“馬辦”的任務倒是十分明確的,非但家喻戶曉,而且人人關心。它要求:在常青公社立即裝備一百輛汽車,頂替三百輛馬車,半年之內完成。此項任務究竟有多大份量?局外人很難了解,就連天生的樂天派艾京華自己也事先估計不足。但是,在風聲傳出去之後,常青公社許多有頭腦的幹部卻都在暗自掂量它的斤兩--好沉啊!真是越掂越沉。

公社根據這個任務製訂的計劃是:立即招考培訓二百五十名汽車司機和修理工;建立公社自己的汽車隊、修配廠和管理機構;蓋車庫、油庫、加油站和擴修田間公路網;賣掉一千二百多頭騾馬,以避免馬車和汽車的“雙重開支”。此外就是由於處理了騾馬,每年節省下來的一百多萬斤飼料糧,用於發展畜牧業,可以新建五座機械化的養豬場、肉雞場和填鴨場;因而又要大興土木,又要招收一大批建築工和飼養員。而這一切工作,又與安排青年就業結合在一起了……

真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啊!這個計劃在隊幹部當中剛一傳達,社員們已經人人奔走相告,家家議論紛紛了!大家都在異口同聲地誇小艾:“好一個小‘馬辦’!”“好一個能幹的漂亮姑娘啊!”

這確實是一件驚動全社青年的大好消息!他(她)們爭先恐後地報名、投考,具體地感到四化的春風吹暖了自己年輕的心窩!而且轉眼之間,這些五花八門的工程就立即開始了--是在加速實現城鄉現代化的喜氣洋洋的氣氛中,熱熱鬧鬧地進行的!連日來,小艾樂得合不上嘴,她精神振奮,興高彩烈,開著摩托車,一會兒帶著小劉到各村散發報考汽車司機的登記表,一會兒帶著公社齊書記到各處工地去出謀劃策。僅僅七天,艾京華已經成了全公社的寵兒,成了社員們心目中最可愛的人了!

但是啊,她萬萬沒有想到,就在這一片歡樂之中,常青公社的七百多名馬車把式(雖然不是全體,卻也是大多數),牢騷滿腹、怒氣衝天地“造反”了!而西寺大隊的領頭者,正是她的房東、“運菜世家”的馬大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