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土司(2 / 3)

這是鬆崗土司之始。據說這首任土司繼土司位兩年就死去了。後傳十二世至土司三郎彭措,因其無惡不作,激起民變,於一九二八年被殺,並被拋屍入河,土司無人繼任。土司治下八大頭人分為兩派,輪流襄助土司太太執政十五年後,方有末代土司蘇希聖人掌土司印。七年後,嘉絨全境解放,土司時代的事情,就一天一天地變得越來越遙遠了。

那天,在仰望著土司寨子廢墟的那個小飯館的窗台上,我看到一個幾頁紙的已經沒有了封皮的鉛印小冊子。其中一段像詩歌一樣分行排列的文字是歌頌鬆崗官寨的:

東邊似灰虎騰躍,

南邊一對青龍上天,

北邊長壽烏龜,

東方視線長,

西邊山勢交錯萬狀,

南山如珍珠寶山,

北山似四根擎天柱,

安心把守天險防地,

飛中聳立著,

鬆崗日郎木甲牛麥彭措寧!

我曾多次聽人說,每個土司官寨造就之時,都有專門的畫工繪下全景圖,並配以頌詞,詩圖相配稱為形勝圖。那麼,這段文字就是發掘來的那種頌詞嗎?在沒有找到原文,或者是找到可靠的人翻譯出來之前,我不敢肯定這段文字就是。但我總以為,這肯定就是那種相傳的形勝圖中的詩句,隻不過,譯成漢語的人,可能精通藏文,但在漢語的操作,尤其是關乎詩歌的漢語操作上,卻顯得生疏了些。因為在講究藻飾的藏語裏,這段文字的韻律會更順暢一些,而詞彙的選擇也會更加華美與莊嚴。

就在同一本小冊子上,還記住一些較為有趣的事情,有關於土司衙門的構成及一些司法執行情況,也憑記憶寫在這裏吧。

每天,土司寨子裏除了土司號令領地百姓,決定官寨及領地大小事宜之外,還有下屬各寨頭人一名在土司官寨裏擔任輪值頭人,除協助土司處理一應日常事務外,更要負責執行催收糧賦,支派差役,有能力又被土司信任的頭人,還代土司受理各種民事糾紛與訴訟案件。還要負責派人發送信件,捕獲人犯等等。

值日頭人的輪值期一般在半年左右。所起的作用,相當於大管家。在值日頭人下麵,還有小管家,由二等頭人輪流擔任,經管寨內柴草米糧,並把握倉庫鑰匙。

小頭人也要到土司官寨輪值。這些本也是一方寨民之首的頭人,到了土司寨子中,其主要責任卻是服侍土司,無非是端茶送水之類。

另外,土司還有世襲的文書一名。世襲文書由土司賜給份地,不納糧賦,不服差役,任職期間,另有薪俸。其地位甚至超過一般的頭人。

鬆崗土司還有藏文老師一名,最後一任土司的藏文老師名叫阿措,除了官寨供給每日飯食外,另有月俸六鬥糧食。據說最後一位藏文老師因為土司年輕尚武,隻喜好騎馬玩槍,最後便改任寨裏的管家了。

過去在這裏當修電站的民工時,偶爾也從當地人嘴裏聽到一些土司時代的趣聞逸事,其中一些就有關於土司的司法。就說刑法裏最輕也最常用的一種是笞刑。大多數土司那裏,此刑都用鞭子施行,在鬆崗土司領地,老百姓口中的笞刑直譯為漢語是打條子。笞刑由平時充任獄吏的叫臘日各娃的專門人員執行。而打人用的條子是一種專門的樹條。並由一個叫熱足的隻有十餘戶人家的寨子負責供應。當地人說,這種條子一束十根,每根隻打十下,每束打完,正好是一百的整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