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多渠道互動,變靜態單向傳遞為動態雙向互動
在這個高度信息化的時代,幼兒園網站,班級論壇,幼兒博客、電話、家校路路通等等各種各樣的信息轉播方式為家園互動增添了更多新鮮的血液,這些多媒體手段不但具有高效、快捷、隨時隨地均可更新的特性,更能體現信息的零距離傳遞以及交流溝通互動性的功能,如教師可利用網站將課堂教學上的一些要求、幼兒在園的一日表現等通過網站與家長取得聯係,及時得到指導信息和解決疑惑。家長與家長之間也可相互交流,共同促進幼兒良好習慣的養成。
四、成立助教團,變家園互動為“家家”互動
“幼兒成長助教團”其成員包括家長、有專業技能的社會人士、有特殊經曆或興趣愛好的其他社會成員等。如:祖輩家長講述自己童年的苦難經曆;企業家講述自己的奮鬥史;解放軍叔叔講述部隊生活;交警叔叔講述違反交通規則造成血的教訓的案例;讓喜歡旅遊的家長講述介紹自己到過的城市的風情、民俗;讓小學裏的哥哥姐姐介紹自己如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等。通過這些方式來培養幼兒良好的習慣。部分長輩對現在已失傳的風俗習慣或節日慶典比較熟悉,讓他們給幼兒講述或演示,如流傳於民間的春節、清明節、端午節、重陽節等。通過節日環境熏陶,節日藝術活動,對幼兒進行傳統文化啟蒙,讓他們初步了解我國傳統民俗節日,體驗節日的愉快,培養他們敬老、友愛、勤勞、善良等健康情感與品德,增強藝術的感知、理解、表現乃至創造能力,更好地促進幼兒的社會化。以孩子、家長、教師互相學習,共同成長為理念的“幼兒成長助教團”不僅促進了幼兒良好習慣的養成,也滿足了家長了解教育,參與教育的需要,有效地促進了幼兒園、班級、教師、家庭與家庭之間教育與活動的理解、配合和支持,提高了幼兒園教育的質量和成效。
幼兒良好習慣養成的有效的家園合作途徑,要實現家園教育一體化,取得對幼兒的最佳教育效果,一方麵幼兒園必需向家長宣傳科學的教育方法,運用多種有效手段吸引家長的關注和參與,使家長重視幼教;另一方麵,家長要樹立正確的教育思想,堅持不懈地培養幼兒形成良好的習慣,使在幼兒園形成的行為習慣在家裏得以鞏固和發展,做到家園攜手,真正的實現多角度、全方位、深層次的家園互動,提高了家園同步教育的有效性,共同促進幼兒良好習慣的養成。
(作者單位:張家港兆豐幼兒園)編輯/張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