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並舉減少停電時間
經管視線
作者:龐海森
摘要:供電可靠性以及供電能力在供電企業當中非常重要的體現就是客戶的停電時間,而且其有效地反映了供電企業的管理水平以及運營質量。為了促進停電時間的減少,玉林供電局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的將不間斷供電的服務提供給用電客戶,並且將此作為促進供電局服務水平改善的剛性標準以及重要目標,從而最終能夠保證供電可靠性工作的有效展開,實現客戶滿意度的不斷提升。
關鍵詞:供電可靠性;供電能力;停電時間
中圖分類號:D92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4)06-00-02
引言
作為對供電企業持續供電能力進行衡量的關鍵性指標,客戶平均停電時間還有效地體現了電網的營銷服務、生產運行以及規劃建設等管理水平。所以供電企業必須及時對自身的觀念進行轉變,將用電客戶為中心的原則樹立起來,不斷促進客戶停電時間的縮短,采取有效措施保證供電可靠率的提升,並且將停電給客戶帶來的不利影響最大限度地減少。本文針對廣西玉林供電局如何多措並舉,促進停電時間的減少進行了介紹,希望能夠為同行業提供一些經驗。
一、實施背景概述
2012年玉林供電局城市客戶年平均停電時間為7.2小時/戶,與南寧、柳州、桂林局第一梯隊先進供電局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我局針對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進行分析,認為存在以下幾個方麵的問題。
①預安排停電管理不夠嚴謹,未能達到“一處停電,多處幹活”的要求,造成重複停電,2012年預安排停電占客戶總停電時間的54%,共有13214戶超過3次停電;
②故障搶修快速聯動機製不暢。如2012年茂林站902開關燒壞,因備品購買時間長,造成近萬客戶停電,停電時間25.5小時,損失248855時戶,2012年故障原因停電占客戶總停電時間的44%;
③客戶資產設備管理機製不完善,時常出現因客戶自身費用糾紛造成的故障停電時間長,2012年客戶資產原因停電占客戶總停電時間的2%。
為減少城市平均停電時間,我局多管齊下、想方設法采取措施,從管理、搶修、施工、考核等方麵對減少停電時間進行管控[1]。
二、實施內容以及效果
1.實施“剃頭”管理
為認真落實預安排停電“先算後停”工作,強化客戶停電過程管理,實現從“設備停電”向“停電服務”的轉變。每月由供電分局提取當月停電需求,彙總形成月度停電計劃並優化,同時編製相應月度時戶數預算,實現“先算後停”。
我局實行預安排停電流程從施工單位--運行維護單位---設備部---係統運行部---停電平衡會層層把關,禁止每月的預安排停電指標超標,層層“剃頭”,從指標控、從源頭抓。
2.“閃電”搶修
針對原故障搶修快速聯動機製不暢、部門扯皮、部分員工人不盡責等問題,為提高供電服務水平,加強生產運行與市場營銷信息有效共享與實時快速聯運,2013年,我局製定了《用戶產權配電設備故障快速搶修及複電辦法》,實現95598、搶修中心、調度、供電分局、設備部等部門的有機結合,人員、車輛、材料等快速聯運,從而“閃電”搶修,做到一般故障搶修“一次妥”,縮短城市客戶年平均停電時間。
2013年7月15日,玉化線與坡塘II線出現故障,造成附近用戶大麵積停電。我局搶修人員接搶修任務後“閃電”行動,經過了三個小時的努力,終於在淩晨1點30分,結束了搶修任務恢複了供電,比預計時間提前了二小時,得到了居民的高度讚揚。
3.“撮合”施工
我局實現停電全過程的精細化管理,在停電計劃公布前,供電分局認真梳理每回10kV線路的主配網停電需求,以求將同一回10kV線路的所有需停電實施的施工整合,“撮合”施工,達到同一10kV線路全年工程停電最少化,真正實現“一處停電,多處幹活”。2013年1至10月,我局統籌安排、“撮合”預安排停電工作共56項,“撮合”同時施工最高記錄共五項停電,減少客戶停電時間251346時戶。
在業擴工程方麵,客戶經理從該工程的申請到施工,跟蹤的年度、月度、季度、臨時停電計劃,如有對該線路的計劃停電,提前從先立好的杆接入主線路,在接入點安裝開關,並做好安全措施。在業擴工程施工完成,辦結相關手續後,再接入原安裝好的開關,無須再次停電接入。
4.“帶電”接火
開展帶電作業,是減少客戶停電時間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我局利用單線圖結合現場,針對線路上每個施工點進行逐一分析,探討是否能選取合適的帶電作業措施進行帶電施工,確保用戶不停電或減少停電範圍。比如通過帶電新裝、更換或拆除開關、台變等,帶電接入或拆除台變、電纜等構架引下線等確保用戶不停電;通過施工點前帶電加裝分段或分支開關隔離施工麵或采用臨時10kV旁母繞過施工點或施工段等縮小停電範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