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齡化對我國養老保險製度的影響及其對策
經管視線
作者:溫少平
要:隨著我國人口出生率的降低和死亡率的降低,老齡化的現象逐漸明顯。在我國老齡化現象日益嚴重的背景下,如何進一步保持社會養老保險的保障以及對未來社會經濟穩定的作用顯得尤為重要。本文通過對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和特征的研究,分析和闡述我國養老保險基金的運營狀況。針對現階段麵臨的風險,提出在老齡化環境下應對養老保險基金風險的對策。
關鍵詞:人口老齡化;養老保險
中圖分類號:F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4)06-00-01
一、我國人口老齡化現狀與特點
(一)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現狀
二十世紀末期,在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人口死亡率開始下降。同時人口增長速度減慢,生育率下降,這些原因導致了人口中老年比例的逐漸增加,兒童的少年比例顯著地減少,人口開始出現老年化現象。
(二)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趨勢
我國人口老齡化的速度大大高於歐美等國,也略快於日本,65歲以上的老齡人口的比重從4.91%上升到6.96%僅花了18年時間。相比而言,日本老齡人口的比重從4.79上升到7.06花了20年時間,瑞典老齡人口的比重從5.2%上升到8.4花了40年時間。[1]與其他西方的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人口老齡化的速度超過了國家的工業化和現代化,這會給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帶來非常嚴峻的挑戰。
目前中國人口的壽命和死亡率已經接近發達國家,生育率也在不斷下降。而20世紀中期出生的高峰人口也陸續邁入老年行列,那麼,21世紀的前期將是中國人口老齡化將會更加快速的發展。
(三)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特點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兼秘書長李建國在代表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作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執法檢查報告時表示,有中國特色的人口老齡化社會呈現出六大特點。一是老年人口基數大,二是老年人口增加快,三是困難老人數量多,四是老齡化先於工業化,五是老齡化與家庭小型化相伴隨,六是老年撫養比快速攀升。[2]
二、人口老齡化對我國社會養老保障的影響
(一)老齡化使得養老金的費用加大
未富先老,已經成為我國現代化進程中極大的隱患和挑戰。日益增加的老年人口使得我國的養老金麵臨大幅上漲的問題,而目前采用的現收現付製的養老金製度受到人口風險的衝擊力更大。老年人口的增加將會帶來社會保障的支出負擔加重,不僅養老金需要支付的更多,而且醫療費用以及相關的老年服務設施設備費用都在上漲。
(二)老齡化使保險基金壓力增大
目前,我國企業職工養老保險製度普遍采用的是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方式。我國在人均收入水平還比較低的時候就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而且人口老齡化和養老保險製度轉型同時發生,這將會給我國養老保險基金帶來巨大的衝擊。已退休人員和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統賬結合”製度之前參加工作的“老人”,之後退休的“中人”需要靠“新人”來繼續繳費供養。不僅個人賬戶空轉,還需要國家財政大數額的補貼,這樣寅吃卯糧的現象對將來的養老保險基金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同時對醫療保險也有著支付增加,供給減少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