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經濟學視角下淺析我國社會工作發展
經管視線
作者:顏笑
摘要:社會工作在中國大陸地區作為一項社會福利性質的社會事業,於2000年後在政府的扶持下獲得了較快的發展。本文從公共經濟學的角度對於大陸地區社會工作的性質等進行分析,得出了社會工作為公共物品,其產生與發展符合社會福利函數的標準的結論,闡述了政府財政在社會工作發展過程中的職能,提出了現階段社會工作事業的發展符合帕累托改進,並以此提出了相應的結論及建議。
關鍵詞:社會工作;公共經濟學;社會福利;政府財政;帕累托改進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4)06-00-02
引言
社會工作是政府為主體,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以哲學、社會學、心理學、醫學等為學科基礎,以助人自助為核心理念,以個案工作、小組工作、社區工作為直接工作方法為案主(client)提供專業服務,幫助案主解決在與環境互動過程中所產生的各種問題,幫助案主重塑自信,走向社會正軌。
近幾年,社會工作在我國大陸地區作為一項惠及老百姓日常生活方方麵麵的社會事業,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重視下取得了飛速發展。
自2006年以來,民政部相繼出台了各項政策,支持全國社會工作事業的發展,中國大陸地區社會工作的發展進入到一個開始發展的時期。自2011年11月8日,國家民政局出台《關於加強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意見》後,全國各地的社會工作如雨後春筍般迅速產出、壯大,社工事業的發展邁向迅速發展期。同時,中央加大對於社工事業的財政撥款力度,在經濟上給予社會工作發展以最大的支持與保障。正是由此,一個個社會工作崗位服務居民,一座座社工事務所拔地而起,一項項惠民工程深入群眾生活。
本文從公共經濟學視角下,對於我國目前社會工作發展的現狀進行討論,剖析發展模式,尋找現存問題並提出解決方案。
一、公共經濟學視角下的社會工作
1.社會工作財政撥款的社會福利函數標準
社會工作事業作為一項社會保障、社會福利與社會服務範疇的工作,本身就具有了社會福利工作的性質。因此,政府通過對於社會工作事業的支持性撥款,鼓勵社會工作事業的發展,大麵積開設社工事務所從而覆蓋更大範圍的居民來提高其生活質量。政府利用財政撥款,購買社會工作服務單位以及社會工作崗位的服務,從而間接服務於居民,以彌補政府工作在該方麵的缺口。例如,政府對於繳納養老保險的人們提供了養老經濟保障,但是,在居民進入老年狀態生活難以自理時,隻有養老保障資金還是不夠的。因此,政府撥款老年社會工作事業,購買社會工作者勞動開展居家養老、社區養老等社會福利與社會服務等項目,為老人入戶進行陪伴關愛、心理疏導、衛生清潔、生活照料等,保障居民養老工作能夠高質量的完成。此外,政府對於養老事業撥款給民辦非企業養老機構以400元/人的月補貼金鼓勵養老事業的發展,以此彌補公辦養老院床位有限無法服務到每個人的缺陷。
在公共經濟學中,社會福利函數(social welfare function , SWF)是把整個社會的福利與個人的福利聯係在一起的函數,是個人函數的增函數。最常見的社會福利函數形式是柏格森—薩繆爾森社會福利函數(Bergson,1938,pp.310-334;Samuelson,1947):
W=f(U1,U2,…,UH)
其中,W代表社會福利,U代表不同人的效用,H代表人數。
由福利函數可知,隨著Ui的提高,即個人福利的提高,社會福利整體W也會提高,我國的社會福利水平就會上升。政府通過支持社會工作事業的發展,使得社會工作在大陸的發展由慢到快,覆蓋麵的由小到大,逐漸改善居民的生活狀況,進而提高我國社會福利的總體水平。
因此,為了提高我國社會整體的社會福利水平,政府必然會發展社會工作事業,提高人民福祉。
2.社會工作是公共物品
對於社會工作事業的性質來說,其所屬範疇應歸為公共物品。公共經濟學中,純公共物品是指任何一個人對某種物品的消費不會減少別人對這種物品的消費的物品。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消費的非競爭性兩個特性。在現實生活中,很少會有純公共物品(例如空氣),因為公共物品往往可以通過轉化而成為私人物品。因此,許多商品與服務隻能相對而言劃分為公共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