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應對經濟危機全麵加強經營管控(1 / 2)

應對經濟危機全麵加強經營管控

經管視線

作者:楊慧

摘要:以選煤廠為例,從煤炭市場來看,國際市場需求乏力、持續不振,國內總量過剩、結構失衡、環保製約,傳統能源產業將麵臨更大的壓力,市場形勢複雜嚴峻,經營壓力有增無減,經營危機更加凸顯,應對經濟危機,必須全麵加強經營管控。

關鍵詞:選煤廠;經濟危機;加強經營管控

中圖分類號:F426.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4)06-00-01

2014年是全麵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的開局之年,從宏觀環境來看,世界經濟複蘇進程不容樂觀,我國經濟正處於增速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的重要階段。改革政策不斷出台,將會對企業產生深刻的影響,對我們既是機遇更是挑戰。1-5月份,受到煤炭市場經濟低迷,煤炭價格下跌,資金回籠極度緊張等因素影響,總公司經營處境十分困難。目前,應對危機,全麵加強經營管控成為我們攻堅克難的首要任務。

一、當前市場經濟形勢分析

1.煤炭產能過剩的製約。在經曆了“黃金十年”的鼎盛發展期後,煤炭行業內外投資規模、擴張發展勢頭不斷加快,特別是資源整合和兼並重組取得突破性進展,煤炭產能得到集中釋放,市場供需平衡被打破,供大於求。

2.進口煤大量湧入的擠壓。進口煤比國內煤價格優惠,煤炭進口仍將保持較大規模。

3.國家能源結構調整的影響。國家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力度加大,節能減排政策愈來愈嚴格,鋼鐵、水泥等高耗能行業對煤炭的需求得到控製,致使煤炭消耗增速放緩。水電、風電、太陽能、核能、生物能等新能源的發展都排在火電之前,而依靠燃煤發電的火電企業不在優先發展之列,這也是造成當前煤炭滯銷、價格走低、煤企效益下滑的又一重要原因。受到環保節能壓力加大、清潔能源衝擊等因素影響,在降低煤炭消費比重,減少煤炭消費情況下,煤炭消費需求量有可能零增長,甚至負增長。

二、選煤廠經營指標情況分析

(一)2014年總公司下達的各項指標

1.原煤入洗318萬噸;精煤產銷244萬噸;混煤產銷31萬噸;煤泥產銷9萬噸。

2.噸原煤加工費55.34元/噸,利潤17723萬元。

3.原煤返廠采購價格450元/噸,精煤返廠銷售價格700元/噸,混煤返廠銷售價格265元/噸,煤泥銷售價格55元/噸。

(二)各項指標分析

按照下達的各項指標來看,較2013年比較:原煤入洗量增加13萬噸,精煤產銷量增加10萬噸,混煤產銷量持平,煤泥產銷增量加2萬噸;噸原煤加工費同比下降15元/噸,利潤核減1356萬元;返廠價格中精煤下調80元/噸,混煤下調75元/噸,煤泥下調15元/噸。

存在的問題:1.生產性指標相對提高,目前市場持續低迷,外銷不暢,製約生產,通過增產提效方法存在困難;產銷量欠計劃,成本壓力劇增。2.噸原煤加工費下降15元/噸,按照現在318萬噸入洗量計算直接影響額高達4800萬元。通過分解加工費55.34元/噸,較同期下降4800萬元影響因素來看,政策性調整延長折舊年限影響1100萬元,修理費由原來的1000萬元下降500萬元,工資下降1000萬元,電費下降200萬元,成本缺口2000萬元(主要是材料下降影響)。目前固定性支出不可壓縮費用6032萬元,單位成本18.97元/噸,占比34.28%,變動可控費用11566萬元,單位成本36.37元/噸,占比65.72%,其中控製壓縮範圍主要是材料、配件、電力消耗及部分福利費、運輸費、修理費支出。

三、應對危機的具體措施

1.把握市場信息,合理銜接生產,優化洗選配洗,抓住銷售契機,保障收入結算

①生產部門要緊密同局調、銷售公司聯係,把握目前市場所需對路產品信息,合理安排與原煤礦的生產銜接,及時掌握原煤煤種的變化情況,科學調整洗選結構,優化多煤種合理配洗,迎合市場所需。抓住關鍵精煤銷售契機,積極找尋中煤銷售渠道,全方位保障銷售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