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企業統計工作質量淺析(1 / 2)

企業統計工作質量淺析

經管視線

作者:張瑞敏

摘要:企業統計工作是一項係統工程,涉及到企業生產、經營工作的方方麵麵,統計質量的客觀性和科學性,既能為企業領導管理、決策提供真實可靠的依據,也能確保各項決策是否合理?是否具有操作性?企業由此製定的發展規劃也更加符合實際。隨著信息化社會的不斷發展,加快統計信息化建設工作也迫在眉睫,當前個別企業統計工作方麵開展不足,人力、物力還麵臨缺口,企業統計工作質量沒有提高,而統計質量的高低與企業信息化程度有很大的關係。重視計算機硬件與軟件係統建設,加強統計信息網絡建設,既可以提高統計工作效率,又可以保證數據質量和數據及時性,實現統計數據檢索和查詢,從而真正提高統計工作質量。

關鍵詞:統計質量;存在問題;信息化建設

中圖分類號:C91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4)06-00-01

一、統計工作質量概述

統計工作質量就是確保統計工作所采集的數據和統計分析報告真實、客觀、完整而有借鑒意義。統計工作最主要的目的是通過對紛繁複雜的原始數據進行統計彙總和適當的修正,最終得出一個企業或部門一定時期內真實可靠的基礎數據資料。所以,統計口徑的確立,統計指標的解釋,統計時間的統一,需要進行一定的製度規範。如果統計質量不高,出現重大偏錯,導致統計結果不真實,統計分析失實,不但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而且影響到企業的經營管理和決策,企業管理工作就不能找到切入點。

二、統計工作質量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企業普遍存在重視財務而輕視統計工作。很多企業單位在人員配備時能基本保證財務工作需要,而對統計工作幾乎沒有監管人員,具體牽涉到統計工作時往往根據歸口原則進行劃分,例如,企業員工工資統計一般交由人力資源部門負責,生產統計一般由基層生產單位自行負責,能源統計一般由動力供應部門負責,等等。企業統計數據數出多門,沒有監管,每個部門最終的統計結果都是有利於本部門的數據,統計結果有失真現象,嚴重影響企業綜合統計工作質量。

二是統計基礎工作薄弱。統計工作簡而言之,就是對基礎的數據資料進行彙總,其基礎工作好壞不但決定了統計效率的高低,更會影響統計工作的質量水平。當前,一些企業或單位為了按時完成上級布置的任務,在時間壓力麵前,不得不進行人為編造數據,導致數據往往和實際情況相差甚遠。另一方麵,個別單位沒有專職統計人員,在進行綜合性統計工作時,往往是臨時安排人員擔任,缺乏有統計專業背景和專業經驗的人員進行統計,這樣就會導致統計工作缺乏專業知識,臨時統計人員對統計專門術語不了解,缺乏必要的統計科學方法,造成許多數據重複、漏報或作假等現象,這樣統計工作就失去準確性和真實性,同時統計人員的不穩定導致統計工作銜接性差,進行影響到統計工作質量。

三是統計信息化程度不高。目前,大多數企業統計工作還主要停留在計算機簡單的錄入和電子表格彙總工作階段,對數據的信息化采集和智能化管理應用程度不高,企業普遍在統計信息化建設方麵比較落後。表現為:一方麵,電子統計表格還沒有完全代替紙質表格,造成基層統計工作繁瑣,統計數據人為計算容易出錯,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費;另一方麵,統計數據彙總、統計報表上報、統計報表審核等環節不夠嚴密,數據沒有進行智能化管理,手工計算出錯情況不可避免;其次,統計報表彙總方法單調,隻是對數據進行簡單性的彙總和計算,沒有對數據進行深加工就進行編製報表,對於統計調查方法沒有多餘的時間去研究,這樣就使統計工作流於簡單,對統計對象缺乏有效監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