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用工荒”現象淺析外來務工人員繳存住房公積金的必要性(1 / 2)

從“用工荒”現象淺析外來務工人員繳存住房公積金的必要性

經管視線

作者:盧漢

摘要:近幾年來,每當春節前後,由於“用工荒”、“招工難”嚴重困擾一些企業的正常運轉,人們稱之為“春節效應”。然而,今年的用工市場“春節效應”似乎出現了”常態化”,用工荒現象一直持續存在。本文從寧波實際出發,從住房公積金角度透視“用工荒”現象,分析我市外來務工人員建立住房公積金製度的必要性。

關鍵詞:用工荒;外來務工人員;住房公積金

中圖分類號:F2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4)06-00-01

一、“用工荒”現象產生的原因分析。

從寧波市近幾年的用工情況、勞動工資等進行分析,“用工荒”現象產生的直接原因是:

(一)企業用工需求明顯增加。當前,隨著經濟的發展,企業用工量顯著增長。據統計,2010年全市人力資源市場崗位需求為230.91萬個,與2009年相比,提供崗位數增加達50.34%,而同期求職人數卻減少了11.26%。今年春節以來,全市人力資源市場崗位需求達31.11萬個,求職人數不足14萬,求人倍率高達2.24。

(二)部分勞動密集型企業用工條件不盡人意。部分企業特別是部分勞動密集型企業工資待遇偏低、工作環境較差,難以留住員工。從2009年9月份起,市就業管理服務局對寧波的1406家重點企業進行用工動態監測,用工人數為49萬餘人。數據顯示:到2011年2月底,企業用工人數為527982人。值得注意的是,在近一年半內,員工主動離職人數竟然累計達到325627人,占總離職人數的92.97%。平均下來,每月流失率在3.04%到4.75%之間波動。

(三)在寧波務工的比較效益下降。近年來,外來務工人員在老家就業的比例增加,種養殖補貼也有大幅度提高,而在寧波的生活成本又居高不下。這些都導致外來務工人員增量放緩。

(四)新生代農民工就業觀念發生變化。由過去的打工謀生存轉向追求實現自我價值謀發展。他們整體文化素質有所提高,職業期望也高,渴望融入城市,平等分享城市繁榮發展成果,不象父輩那樣吃苦耐勞,不願幹髒累險重活,隨著第一代農民工年齡的增大和逐步返回農村,導致低端行業也出現缺工。

二、外來務工人員繳存住房公積金的必要性

外來務工人員住房公積金製度的建立,不僅有利於職工,更有於提升企業凝聚力,建立現代化企業製度,從政府層麵來說,有利於促進城鄉統籌、完善住房保障體係。具體有以下幾方麵心要性:

(一)外來務工人員自身有需求。隨著外來務工人員整體素質的不斷提升,一部分人員的工資收入也不斷增長,打工賺錢解決溫飽的需求已逐漸被追求生活品質、提高生活質量的需求所替代。改變自己居住條件是成為他們的迫切需求,而繳存住房公積金則是實現“安居”的重要途徑,因此,這部分職工對繳存住房公積金有強烈的意願,也容易與企業就住房公積金繳存問題產生矛盾。2008至2010年,寧波市本級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共受理職工要求企業為其繳存住房公積金的投訴件共189件,其中,涉及外來務工人員的投訴92件,涉及人數176人,占總投訴件的48.68%。

(二)企業有責任。企業要生存、要發展,現代化企業的建立,,都離不開企業職工的隊伍建設,住房公積金製度的建立,不僅有利於企業吸納人才,提高職工凝聚力,讓職工有歸屬感,更有利於企業誠信建設,提升企業形象,體現企業的社會責任感。

(三)政府有義務。當前,要改善外來務工人員在城市的住房條件,首要難題就是適宜的住房來源和外來務工人員的住房消費能力,而以建立健全外來務工人員住房公積金製度,解決他們的住房消費能力,將為外來務工人員安居城市提供經濟支持,開辟了解決外來務工人員住房問題的新思路,更體現了統籌城鄉發展的製度安排,有利於外來務工人員的安居樂業,是破解“用工荒”難題的有效措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