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國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現狀及對策(1 / 2)

我國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現狀及對策

經管視線

作者:張黎

摘要:本文指出了企業社會責任的重要性,然後分析了目前我國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現狀,並針對出現的不足給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企業社會責任;現狀;對策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4)06-00-01

一、企業社會責任的內涵

企業社會責任概念最早由美國學者Oliver shelton在1924年提出,他把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經營者滿足產業內外各種人類需要的責任聯係起來,並認為企業社會責任含有道德因素在內。目前關於企業社會責任的定義和包含的範疇有多種觀點。社會責任國際(SAI)認為,企社會責任區別於商業責任,是指企業除了對股東負責,即創造財富之外,還必須對全社會承擔責任,一般包括遵守商業道德、保護勞工權利、發展慈善事業、捐贈公益事業、保護弱勢群體等。歐盟定義的企業社會責任是公司在資源的基礎上把對社會和環境的關係整合到它們的經營運作以及與其利益相關者的互動中。世界銀行則將企業社會責任定義為是企業與關鍵利益相關者的關係、價值觀、遵紀守法以及尊重人、社會和環境有關政策和實踐的集合。

二、我國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現狀

目前我國尚未建立全麵的有關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方麵的法律法規體係,導致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不積極、不規範﹔對企業社會責任認識存在偏差,不能全麵識別企業的利益相關方及其對企業的社會責任需求,導致所披露的相關信息簡略,使利益相關方不能全麵客觀地評價企業社會責任績效﹔相關的會計理論和會計操作實務研究仍然存在不足。並且認為披露形式是指企業披露社會責任信息時所采用的表述方式和媒介,主要采用年度報告,年度報告之外的單獨報告,大眾傳媒三種形式披露企業社會責任信息。目前我國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信息現狀大體歸納如下:

1.披露的形式單一。目前對我國現有披露的形式來觀察,還沒有采用在現有會計基礎上量化的披露,而隻是單純的用文字的形式大篇幅的敘述。讓會計信息使用者,無法深入的了解企業具體承擔了什麼社會責任以及承擔程度有多大等等具體的問題,滿足不了各使用者的需求。

2.多數社會責任報告選擇性披露的痕跡較重,沒有披露相關的負麵信息,而且數據不夠完整規範,缺乏中性而準確的定量信息。對於一些各利益相關方感興趣的信息,編寫較為草率,或者選擇不予披露,直接影響了報告的相關性。

3.披露內容不充分。通過閱讀大量企業披露的社會責任報告可以發現,我國企業披露的內容普遍存在不深入、不充分的現象。即使披露的內容涉及麵很廣,但因沒有社會責任具體實施方案及實施的效果、沒有微觀數字上的表現等,以大量的文字進行簡單的敘述應付。

三、提升我國企業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水平的對策

1.增強企業的社會責任意識

目前我國的經濟活動發展水平和企業社會責任會計依然存在很多難題,而國家政策法規製度和會計準則還不能全麵的規定企業履行的社會責任。因此,企業是否願意去履行、去披露以及怎樣披露社會責任信息,基本上是取決於企業自身。所以對企業實施一定的措施,使之認識履行社會責任是社會企業公民應盡的義務,提高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意識就顯得非常重要。提高意識的途徑很多,首先應聘請相關的學者、政府部門等,對企業進行相關內容的講座,使企業上下所有人員對社會責任有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礎上,周期性的組織開展活動讓企業員工與實際工作相結合進行討論,進一步提高意識,並讓全體員工換位思考,讓員工站在管理者的角度、管理者站在員工的角度去思考怎樣才能使整個企業提高社會責任意識。同時,社會團體及相關組織應加大對企業的社會責任宣傳力度,讓企業的管理者認識到,企業不是一個獨立體,它的經營活動都不能脫離社會而單一的靠自己去實現。隻要企業實現它的經營目標,並且長期擁有實現目標的良好環境,從而去履行相應的社會責任是必要的。其次應對與企業生產經營由直接或間接利害關係者進行宣傳。企業的利害關係者包括很多,就是在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與之建立了直接或間接的關係,他們之間存在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作用包括了為企業進行投資的、企業生產所在的社會環境即社區、當地的政府機構等等,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程度直接影響他們的收益度。第三,加強對整體社會群眾的宣傳。為提高我國的社會責任,單靠企業的努力是不夠的,還需要廣大群眾對社會責任的覺悟程度。因此,我們應該加強對廣大消費者的有利宣傳,使他們意識到所生活在的這個社會環境必修保持平衡,才會有現有安穩的生活環境使消費者意識到綠色消費對整個消費市場非常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