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裝備製造企業實施項目管理的實踐與思考(1 / 2)

裝備製造企業實施項目管理的實踐與思考

經管視線

作者:由曉紅 劉野

摘要:項目管理就是使企業的相關項目能夠在有限資源限定的條件下,實現或超過設定的需求。結合沈冶機械實施項目管理這一課題,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進行一點探索性的總結和思考。首先闡述建立項目管理體係的必要性;其次從前置監控、合同評審、製造進度等方麵組織實施訂單項目管理;最後從市場調研、銷售競標、設計研發等方麵改進沈冶機械現有項目管理水平。

關鍵詞:製造業;企業管理;項目管理;項目管理體係

中圖分類號:C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4)06-0-01

沈冶機械自導入項目管理體係,開啟企業管理變革的新篇章。經過幾年來的實踐和探索,我們對這次新的管理模式有了一定的認知和思考。本文結合沈冶機械改革和發展的實際,圍繞實施項目管理這一新的課題,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進行一點探索性的總結和思考。

一、建立項目管理體係是打造現代企業的必由之路

沈冶機械一直在傳統的“職能管理”模式下運行,各職能部門“分兵把口”,“各定各的調,各吹各的號”。往往出現管理資源的浪費和管理職能的“缺位”,必然會出現“管不住”和“理不順”的結果,使企業很難實現“優質高效”的運行目標。如何解決這個阻礙企業快速高效的問題,是擺在我們麵前的一個重要課題。聘請上海交大顧問團隊對公司項目運行所涉及的全部流程進行診斷分析,對管理方法進行優化和完善。在“借助外力”的基礎上,公司初步建立了項目管理體係。

項目管理就是使企業的相關項目能夠在有限資源限定的條件下,實現或超過設定的需求。也就是說,必須在特定的時間、預算、資源的限定內,依據規範完成。其中包括項目的範圍、質量成本和時間資源。具體到裝備製造企業,項目管理的對象是訂單,在實施中需要重點把握三個重要環節:一是需要解決對項目管理對象有效把握的問題,即訂單產品的關鍵點、變化點和風險點的把握;二是要解決的是跨部門的工作協同問題,即訂單執行中每一步驟所涉及的主導部門、資源輸入部門和結果使用部門的職責,評價指標和管理方式;三是要解決的是項目管理模式問題,即監管部門的職責,監控指標和管理模式及改善方向。

二、實施重點項目的目標管控,是提高企業資源效率的有效途徑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它告訴我們一個如何使工作質量優化並達到事半功倍的簡單道理。按照項目管理的要求,我們積極進行了重點項目的節點、質量、成本等關鍵環節的管控,主要抓了四個方麵的工作。

1.強化項目的前置監控

由項目部組織重點項目的立項評審,並參與合同投標前技術方案和報價確定。例如,針對重慶旗能、山東魏橋製鋁設備項目;廣西金源、沈陽罕王回轉窯等項目進行立項評審。評審優化技術方案,提高采購配套價格反饋的真實度和財務報價的準確度,使標書更加規範,從而掌握參與市場競爭的主動權。

2.做實合同評審

先後進行鋁電解設備、NGL爐、球磨機等50餘項合同評審及技術交流會議。針對具體合同項目分別落實了各節點日期,針對“設計和技術資料準備”、“外購、外協件采購”等問題,協調解決經營、設計、工藝、采購、生產等70餘項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