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企業財務報表粉飾行為及其防範(1 / 2)

企業財務報表粉飾行為及其防範

財經縱橫

作者:李衛國

摘要:長期以來企業為了獲得經濟利益而采用非法手段來粉飾財務報表,在一定程度上擾亂了市場正常經濟秩序,這種粉飾行為還有愈演愈烈的趨勢。可見,研究企業財務報表粉飾行為對於市場經濟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對粉飾財務報表行為動機和研究意義進行了介紹,然後對企業財務報表粉飾行為進行詳細的剖析,並得出防範企業財務報表粉飾的有效對策。

關鍵字:財務報表;粉飾;防範;對策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4)06-0-02

一、企業財務報表粉飾行為的動機及研究意義

1.企業財務報表粉飾行為的動機

一是,為了考核財務指標達標和競爭中生存。

企業財務報表使用者對於各種財務指標是否達標甚是敏感,因為可以從這些指標中了解企業的經營狀況和經營效益。如,通過流動比率、速動比率來了解企業的流動資金償債能力,其中速動比率是容易被粉飾的財務指標;總資產報酬率是用來衡量企業所有資產的獲利能力;還有投資回報率、資產周轉率、銷售利潤率等都是企業財務報表中重要考核指標。我國日益國際全球化的經濟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很多企業為了不被市場淘汰而進行粉飾行動,通過對外公布的財務報表外界人士能夠了解企業的經濟發展狀況,這因為這個公開性而更增強了企業粉飾財務報表的動機。

二是,為了減稅,獲取利潤。

我國目前稅法與會計準則分離度差,企業的會計方案(存貨計價方法、固定資產折舊)選擇勢必會影響到公司繳納稅款,稅款過高就會增加成本降低利潤空間,麵對公司外部市場環境和巨大財務壓力下,財務粉飾報表的動機自然而然的發生。特別對於上市公司財務報表的美觀度能為其帶來股票期權的經濟利益,還有的大股東與經理人聯手粉飾財務報表,為了獲得股票上漲的經濟利益來擠占小股東的利益。

三是,為了獲取信貸機會及商業信用。

有部分企業為了獲得銀行等金融機構的信貸機會而專門設置了多套不同的財務報表,因為金融機構擁有自身的風險評估機製,其風險評估機製中對於虧損及缺乏資金實力的企業是不給於信貸機會。對於哪些財務狀況及經營業績不好的企業,職能通過粉飾自己的財務報表才能獲得商業銀行或者金融機構的信貸資金。社會各界普遍認為長期財務報表表現的經營狀況良好的話,那麼其企業的商業信用會比其他企業更好。

2.研究企業財務報表粉飾行為的意義

財務報表粉飾事件是國內乃至國際上普遍長期存在的問題,世界企業巨頭環球電訊公開承認財務報表粉飾行為,企業股票紛紛被拋售宣布破產,給美國資本市場帶來了重大衝擊,我國銀廣夏、紅光企業等財務報表粉飾行為也給我國帶來了巨大震動。可見,研究企業財務報表粉飾行為具有至關重要的現實意義。研究國際上和國內企業財務報表粉飾行為還能有利於豐富財會理論知識,還能有利於財務人員分析財務報表更有目的性、針對性,也能拓展社會各界人士擴大財務報表編製的範圍提供事實層麵上的利益。

二、企業財務報表粉飾行為分析

企業粉飾財務報表行為有可能是企業治理機製中監督職能沒有得到發揮也缺乏財務和審計的獨立性,這樣才為粉飾報表創造了機會。企業內部經濟活動和財務活動是極少對外公布,那麼財務報表對外的重要性就可想而知,企業投資者和管理者會采取任何可能性的手段來粉飾財務報表。在企業實際財務報表操作中,企業的任何粉飾財務報表的手段都是為了利潤最小化,繳納稅額少,降低費用;利潤最大化,獲得投資者的信心;利潤平滑,穩定企業的各方麵經營管理;大清洗等目標。以下對企業財務報表粉飾行為進行了介紹。

1.虛構、提前確認和推遲確認交易事實

在企業中,虛構交易是粉飾財務報表行為中最常用的一種手段,它是雙方或者三方私下協商好製造虛假憑證來構造實質上未發生的交易,使得在編製財務報表時將這些虛假交易編製進去來實現粉飾報表的目的。財務報表編製日已經大概編製了發現編製成的報表銷售收入太少或者是總體經營狀況不好的情況下,就將預計財務報表編製日後可能會達成交易的會計事件進行提前確認並記錄,財務報表編製日後如果該交易沒有達成則會以某種理由而將該交易紅字衝掉。如果該交易達成則雙方協商好給予資料衝掉之前虛假交易,重新真實記錄交易,這樣使得相鄰的財務報表數據重複而造成虛增交易。企業還會采取推遲確認成本、費用、應付貨款等交易事實,避免這些費用支出、貨款等來降低企業經營收入,那麼經過粉飾的財務報表對外公布後企業的發展前景就更受投資者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