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並購財務問題研究
財經縱橫
作者:劉柬池
摘要:並購是企業做大做強的一種方式,其間涉及到大量的財務決策活動。在總結企業並購動因理論的基礎之上,指出財務問題是企業並購中的核心問題,闡述了企業並購過程中定價方式、融資方式、支付方式存在的問題,並針對並購的財務問題作出了相應的應對辦法與對策,采用適當的定價方式、支付方式、融資方式來分析和解決企業並購中產生的財務問題。希望能夠在企業進行並購財務決策時發揮實際的指導意義,提高企業並購的成功率。
關鍵詞:並購;財務評估;財務整合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4)06-0-01
一、企業並購的動機
兼並與收購是企業的一種發展戰略,是企業進行直接投資、擴大經營、增強實力的一種重要方式。同直接創辦新企業這種投資方式來相對比較,企業通過兼並與收購的戰略來發展自身有許多優勢。
隨著我國並購活動日益頻繁,並購理論研究也在逐步發展。我國並購活動起步較晚,對於並購理論的研究仍舊處於起步階段,王春,齊為(2008)從經濟層麵,管理維度,戰略維度構建企業並購動機的框架[1]。廖朝暉(2009)從倫理道德的角度,認為:合理的並購,應促進公司的業績,為社會創造價值作為一個整體。並購活動的唯一途徑,具有道德價值,是一種具有經濟活動的道德內涵[2]。基於價值評估的研究:沈勇鋒(2010)在企業並購中,采用期權定價模型對期權的價值進行評估。一個動態的經濟環境下,充分考慮企業的外部不確定的經濟條件,可以量化的各種機會價值,與傳統的評價方法有著不能比擬的優越性[3]。對並購績效的研究:王奕凱(2008)以淨資產收益率和主營業務利潤率作為績效評價的標準,認真分析了67個合並案例後,得出,整體並購上市公司在合並前的性能水平一個下降的趨勢,績效水平低於市場平均水平,二者合並後,績效水平逐年上升,超過市場平均水平,一定可以提高上市公司的業績水平[4]。
二、並購的協同效應
企業並購協同效應主要包括經營協同效應、管理協同效應、財務協同效應與無形資產的協同效應。
經營協同效應是在規模化經濟、範圍化經濟,企業成功實現並購以後,可以提升包括管理、生產、購銷等各個環節之中的生產經營活動的效率,最終使得收益增加或者成本降低。財務協同效應是指並購帶來的經濟效益。主要體現在自由現金流量的充分利用,降低交易成本,降低融資成本,實現合理避稅。
無形資產的協同效應是指企業並購後目標企業與每個企業文化、品牌、商譽、無形資產等核心技術進行了優化和增強,從而提高企業績效。無形資產協同效應主要表現在品牌協同效應、技術協同效應與文化協同效應。
三、企業並購中出現的財務問題
(1)並購定價方式存在的問題
我國並購支付方式存在著定價方式單一,在不同時期,麵對不同的行業,不用對象應選擇不同的定價方法對目標公司的估價,甚至在必要的時候,也應該采取多種評價方式,克服了單一定價方法的片麵性、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