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高校國有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財經縱橫
作者:龍承祥
摘要:國家對教育的投資呈逐年遞增趨勢,除政府撥款外,還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銀行貸款等多渠道籌資,這就造成了高校資產的多元化、複雜化。本文著重分析了高校資產管理的必要性、存在的問題及相應解決對策,旨在對中國高校資產管理提出一定的建設性意見。
關鍵詞:高校;國有資產管理;問題及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4)06-0-01
高校國有資產是指被高校占有、使用,依法確認為國家所有的,能以貨幣計量的各類經濟資源的總稱。其表現形式有流動資產、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對外投資等,有以下幾個方麵的來源:國家供給、高校根據國家規定利用國有資產組織的收入、接受捐贈或其他合乎法律規定的來源。高校國有資產是學校開展教學、科研、後勤等重要的物質條件,是學校順利完成各項任務的前提,其數量、質量的等級是衡量高校實力的重要指標。
一、高校國有資產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一)促進節約型高校建設的必由之路
建設節約型社會的理念對高校提出了新的挑戰。雖然現階段高校國有資產的規模不斷擴大,但基於曆史和現實的各類原因,高校國有資產管理仍存在諸多問題,例如“家底不清”、資產配置不公平、核算不規範、管理手段落後等,這不僅浪費了高校的國有資產,又增加了高校的運行成本。因此,對高校國有資產的科學管理,可有效降低學校運行成本,是促進節約型高校乃至節約型社會的必由之路。
(二)清晰產權關係的客觀要求
現階段的高校不僅單純從事教學和科研,而經常涉及到農業、工業、服務等各個領域,這就意味著高校國有資產構成的多元化,雖然這為高校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資金來源,同時也給資產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戰。科學管理高校資產是明晰資產的基礎、必要性工作。
(三)保障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必要措施
高校國有資產科學管理是資產保值、增值的必要措施。高校國有資產運行保值是基礎,目的是增值,高校資產具有多元化特征,如何協調高校資產、實現資產的保值增值,科學管理是必要的措施。
二、高校國有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成因
有學者稱,高校國有資產現狀是“迅猛增長”與“悄悄流失”並存。前者是社會、高校快速發展的需要及必然結果;而後者則是因為管理體製、管理措施不力及產權意識淡薄等原因所致。本文將高校國有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成因總結如下:
(一)職能分散,資源浪費
目前,雖然大部分高校都設立了國有資產管理部門,但並未形成統一管理,多頭管理的現象仍然存在,所有權歸國家、使用權歸高校、管理權卻分散於學校的各個部門,表現在以下兩方麵的分散:1、固定資產配置分散,即固定資產配置分布在各院係、研究所或機關各室,這就造成管理人員眾多,管理職能分散,這不僅影響著固定資產使用的效率,也加大了協調的難度;2、管理效率不高,存在資源浪費現象,學校方對於通用型的設施設備缺少有效的管理,導致這類資源的共享程度不高,從而造成了資源的閑置和浪費。同時,有些高校重購建、輕管理,資產管理嚴重缺位,造成管理嚴重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