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電算化在行政事業單位的實踐應用探究
財經縱橫
作者:餘錦懷
摘要:伴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在很多領域,計算機已經代替了人工操作。相比較起人工操作,它錯誤率低,運算時間短,消耗人力物力較低。科技發展到今天,行政單位的財務管理也逐漸向電算化發展。本文就會計電算化在行政事業單位中應用的現狀和出現的一係列問題進行分析,提出一些合理性建議,作為會計電算化發展改進的理論依據。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電算化;財務管理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4)06-0-01
在很多領域,計算機取代人工管理已經是一種趨勢。計算機有著獨一無二、得天獨厚的優勢:它錯誤率低,運算時間短,消耗人力物力較低,並且任何操作都能找到記錄,即使出現錯誤也能及時予以糾正。時至今日,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也在逐步走向電算化。但是現階段的會計電算化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問題,我們要分析問題,找出一條未來會計電算化合理發展的道路。
一、會計電算化的優勢
(一)人工會計管理的缺陷
多少年來,我國的會計管理都是由人工來完成。人工完成工作總是不可避免地出現一些錯誤,更何況會計工作中,要對海量的數字和運算進行書寫,錯誤難免出現;另外會計人員總是了解所做賬目的情況信息,而並不能宏觀地把握整體的財務狀況,也不具有根據整體狀況對單位財務狀況進行調整的能力;此外,人工會計管理耗費大量人力、物力且並不易保存查找,紙質賬目的數量在數年內就可以達到一個恐怖的數字,還必須考慮防火、防蛀等問題。
(二)電算化的優勢
對應人工會計管理的缺陷,電算化的優勢在於:有機器設定程序,不易出錯誤;能夠形成一個財務狀況的體係,計算機可以根據多個賬目及數據進行分析,提出建議和依據;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將會計人員從數字的海洋中解脫出來,可以更有效率地進行財務管理上的工作;易存儲、易恢複,不占用地方,可以隨時進行檢索、調閱,節省時間;另外,計算機程序權限的設計也讓內部財務管理更加透明化和製度化。
二、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電算化出現的問題
(一)會計人員無紙化意識和能力的欠缺
現階段由於出色的會計人員大都是有一定經驗的人員,他們年齡一般偏大,接觸、學習新事物的能力遠遜於年輕人,也不信任不熟悉的新生事物。他們會認為計算機局限性太大。那麼在電算化過程中,會計人員對程序的不熟悉可能會導致賬目的混亂,對調取查閱的操作不熟悉也不利於會計人員進行統籌、分析,對財務的管理反而增加了難度和時間成本。
(二)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財務管理體係
目前各行政單位各自為戰,使用的軟件和程序也是五花八門,財政管理部門對其進行管理的時候,往往必須先了解該行政事業單位使用的是哪一種軟件,在對其進行監督管理。沒有形成一個體係,加大了監督的難度,客觀上也使得部分單位有機可乘,利用軟件和程序在賬目上做一些手腳。同時,會計人員在不同的程序上進行操作的話,也需要掌握不同的程序用法,容易出現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