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企業成本控製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財經縱橫
作者:宋平蕾
摘要:在當今競爭日趨激烈的建築市場大環境中,由於國家政府加大了對建築企業的宏觀調控力度,許多建築企業的施工項目經濟收益呈不斷下滑趨勢,企業內部成本的控製成為了現下大部分建築企業發展中的主要問題。對企業內部成本控製的好壞直接影響了建築企業是否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繼續生存和發展。本文筆者就當下建築企業成本控製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分析與討論。
關鍵詞:建築企業;成本控製;管理;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4)06-0-01
近幾年來,建築企業之間的競爭異常激烈,各個建築企業如今都麵臨著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的機遇與挑戰,現如今,建築企業之間的競爭由資源競爭轉化為成本競爭,有效的企業內部成本控製對建築企業是否能在激烈競爭的大環境之中生存下來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力。因此,建築企業必須不斷加強企業成本核算,有效地增減開支,以最小的成本換取最大的利潤。
一、建築企業成本控製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1.建築企業施工項目的成本製定不夠科學、嚴謹
建築企業在對施工項目測算目標成本時,大都是預算員根據相關建築工程預算定額消耗量和市場信息指導價進行測算,計算出部分項目的直接費,但工程量幾乎都是參照投標書中所提供的工程量,在測算目標成本時,並沒有對施工圖中的數量進行重新核算,也沒有根據施工項目的實際情況對項目單價進行組價,並且,由於建築企業的各個施工項目是完全獨立且不可複製的,因此,在測算目標成本的過程中沒有標準的參照物,所以測算出的目標成本不夠科學,得出的目標成本數不夠精確,因此也失去了對項目成本控製的指導意義。
2.建築企業內沒有製定健全完善的成本製度
從理論上講,施工項目管理分為成本預測、成本計劃、成本控製、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考核等六個部分,由此可以說明,對成本管理不僅僅涉及到財務部門,還涉及到企業內其他結構,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很多企業將施工項目的成本控製工作都規劃到財務部門中,僅由財務人員負責,而施工技術人員隻負責施工技術與工程質量,工程組織的人員隻負責工程施工生產與工程進度,從表麵來看,企業內部分工明確,各司其職,但實際上建築企業缺失了對企業成本控製的責任。各部門之間工作配合不銜接,生產人員往往因趕工期盲目的增加施工的人員和施工設備,導致人工費用的浪費、增加機械費用,致使生產成本升高;技術人員對施工現場的布置不合理,必定會產生施工材料的二次運輸,以此增加企業成本;因技術人員對質量的要求,采用實用卻不經濟的施工技術措施必定會增加企業成本等等現象都會造成財務人員所反映的財務狀況與實際情況不符,最終導致施工企業成本失控。
3.企業內部人員對成本管理的意識不夠強烈,對成本管理的執行力度不強
就目前而言,雖然建築企業內部領導者比較重視項目的成本管理,但在實際工作操作中,對於成本的策劃並不詳細,存在隨意性,管理者者不惜以高成本的代價為自己獲取最大利益,也以高成本提升企業內的工程業績。企業內員工的心態浮躁,“大鍋飯”現象特別嚴重,“做不做無區別,做好做壞無區別,做多做少無區別”的工作態度還沒有徹底轉化為積極的工作態度,以致工作效率極低,增加了人員成本費用,企業內許多製度也得不到有效地執行。沒有明確的獎懲機製,在工作時嚴重忽略對成本精打細算,損失浪費的現象嚴重,這些現象都嚴重影響著建築企業的成本管理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