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事業會計文化特征和重構策略研究(1 / 2)

事業會計文化特征和重構策略研究

財經縱橫

作者:孔祥靜

摘要:會計文化的基本內涵主要指的是會計從業人員信奉的共同的價值理念,並將這種價值理念付諸於實際行動。這篇文章則主要是將會計文化的內涵作為基本點,從以下三個角度進行剖析——物質文化、製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然後根據會計文化的基本特征,提出相對應的重構策略。

關鍵詞:會計文化;物質文化;製度文化;精神文化;重構策略

中圖分類號:F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4)06-0-01

會計文化與企業文化之間的關係是緊密相連的,換句話就是說,會計文化是企業文化很重要的組成部分並從屬於企業文化,在事業單位發展中也充分體現了這一點。本文則主要探討會計文化的基本內涵,然後以會計文化為基本出發點,分析會計文化的三個基本特征。在充分了解事業會計文化特征的基礎上,提出想對應的重構策略。

一、事業會計文化的基本內涵

經過20多年的摸索與探討,對於會計文化的基本內涵沒有統一的定義,眾說紛紜,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觀點稱會計文化是由多種內容組成的,包括會計從業人員的價值取向、信念追求、文化修養和職業道德等多方麵的內容,這種文化內容是在一定的曆史條件下形成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以及在相關的文化精神背景之下形成相關的文化內涵。還有另外一種觀念是在一定的社會曆史文化背景之下,會計從業人員在時間活動之中形成的一種精神文化財富,它主要包括會計從業人員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標準,從事會計工作的工作作風等。

隨著事業單位的發展,會計文化也逐步隨著其發展而成熟,其主要是由誠信、獨立、客觀、公正、謹慎、保密這六個因素共同組成,是會計文化精神的一種傳承和集合,為事業單位中會計人員提供強有力的精神和文化力量。

二、事業會計文化的主要特征

(1)事業會計物質文化——貧乏性

會計物質文化則主要包括物質文化、手段、工具等三個方麵的內容,主要指的就是人類在實際社會實踐之中創造的物質財富,這種物質財富往往是與會計相關的。會計物質文化可以稱作是會計精神文化主要外在載體,物質文化是有形資產的一部分。從曆史角度來看,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發展程度都是有先後的,物質文化往往先於精神文化,因此物質文化的發展程度都會先於精神文化的發展程度,這一點會計物質文化也證實了這一點。我國當前會計物質文化已經朝向信息化和網絡化的方向發展,並且擺脫了手工做賬的弊端。但是會計物質文化也存在相對應的弊端,在很多方麵很不成熟,會計從業人員的不能適應環境的變化,包括事業單位會計人員也需要時間適應,並且事業單位編製緊缺,人員相對匱乏,為事業單位會計物質文化發展形成了強大的阻礙。這樣一來,物質文化發展的貧乏性勢必會阻礙會計精神文化的發展,從而不能形成富有凝聚力的事業會計文化。

(2)事業會計製度文化——滯後性

隨著市場化和社會化的發展,我國也開始漸漸地融入到國際社會之中,會計製度文化的建設也取得很大進步和發展。我國目前已經頒布了一係列的法律,比如《會計法》,包括2013年1月1日起實施的新《事業單位會計準則》,這樣一來可以大大的推進了我國會計法律製度的發展和完善。但是這些法律製度都是通用的,沒有充分地結合相關事業單位的特點,不能完美地與事業單位相關的會計製度和自身的特點相融合,這樣一來就會使得製度與事業單位管理等存在很大的差別,從而影響了會計功能的完美發揮,進而會導致事業會計製度文化的滯後性。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