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內部審計環境建設研究(1 / 2)

淺談內部審計環境建設研究

財經縱橫

作者:賴禮通 朱業焱 方錫寧

摘要:企業的審計環境是內部審計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土壤,是內部審計發揮其職能效用的基礎。但是目前,在很多企業中基於內部審計環境建設的缺失,導致內部審計職能難以得到實現和履行,很多內部審計部門缺乏重視、邊緣化程度嚴重。堅持把思想重視、建立模式、完善法規和提高素質等方麵有機結合,努力營造內部審計環境,進而發揮內部審計作用和影響。

關鍵詞:內部審計;內審環境;,建設建議

中圖分類號:F23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4)06-0-01

一、內部審計內涵及特征

內部審計作為一種內部監督、控製、評價的機製,其目的在於改善企業經營和增加企業價值,保證企業內部控製有效運行和提高公司治理質量。但是內部審計要最大程度上發揮其職能作用有賴於良好的內部審計環境。內部審計環境是指內部審計工作相關聯的一切客觀因素,它是影響審計工作開展和進行重要條件。在市場經濟改革的過程中,股份製改製後企業的內部審計環境,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麵的特征:

1.內審環境的法律性

內部審計環境歸屬於審計環境,而審計環境是受到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部門規章保護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是保護審計環境健康發展和進步的基石,是審計部門開展審計工作,發揮審計職能的法律保障,具有絕對權威性和國家強製力。這樣的法製化環境下,通過正規條文的形式,明確規定審計工作人員的權利和義務,體現了內審環境與法律法規的密切相關性。

2.內審環境的複雜性

如上所言,內部審計環境包括宏觀環境和微觀環境。這些環境因素構成了內部審計環境的各個組成部件,其所接觸的社會層麵比較廣泛,相互交叉,彼此作用。如果內審環境發生變化,則往往可能是這些複雜的環境因素的某一方麵或幾個方麵的作用,最終直接或者間接影響審計工作的結果。

3.內審環境的動態性

內部審計環境是隨著市場經濟形勢、行業周期規律和公司發展趨勢等變化而不斷變化和發展的。審計環境可能在某一特定的時期會相對穩定,而這種穩定必然會為內部控製的有效性帶來便利;但與此同時,落後的內審環境又終究會製約內部審計工作的開展,最終在內外部環境因素的作用下,必然又會引發內審環境新一輪的調整和變動,來滿足和適應新情況下的要求,進而保證審計結果的質量。

二、內部審計執業環境的現狀和問題

我國內審環境主要存在一下幾點問題:具體如下:

1.管理層對內部審計重視程度不夠

內部審計作為企業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下的產物,旨在降低代理成本、提高經濟效益,故企業的管理層應該正視內審工作的重大意義,堅決地支持和推動審計部門的正常工作。可是我國目前仍有相當一部分企業管理者,對開展內部審計的必要性和積極意義缺乏足夠的認識,對內部審計所能提供的各種管理、服務缺乏理解,還沒有認識到其中蘊涵著增加企業經濟效益的巨大潛力。

2.內部審計製度建設滯後、缺乏客觀性和獨立性

目前我國有關內部審計環境的法律數量較多,但這些法律仍不能滿足實務審計的客觀要求,表現為強製約束力不足和內容的局限狹窄,後者主要表現為內部審計缺乏可操作性規範,工作範圍局限於審計財產、資金是否安全完整,查核揭露舞弊行為等內容。此外,客觀獨立性是審計環境的本質要求,但目前企業內審機構附屬於管理層下的其他部門,同時又受到企業有關負責人直接領導,內審人員由其他人員兼任並受企業有關負責人領導。這種既由企業主要領導負責,又接受政府審計指導的雙向服務內部審計,往往淪為權力的附屬品而失去其本身必須的獨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