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市場經濟體製下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協調(1 / 2)

市場經濟體製下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協調

財經縱橫

作者:王廣宇

摘要:財政政策是國家調節宏觀經濟的兩大手段,兩者目標一致,均是為了保證整個國民經濟總需求與總供給的平衡。本文首先介紹了財政、貨幣政策的關係,接著分析兩政策協調的必要性,最後給出了市場經濟條件下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協調的建議。

關鍵詞:財政政策; 貨幣政策; 協調

中圖分類號:F8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4)06-0-01

一、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關係

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均有自身的特點,貨幣政策靈活性強,實施起來較為簡單而且具有很強的時效性,而財政政策相比貨幣政策具有一定的時滯性,但是其對調整產業結構更為有利。

總的來說,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並不是孤立存在的,兩者是相互補充、相互聯係的關係。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協調是由兩者之間的內在聯係所決定的。作為調節國民經濟的兩大手段,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一方麵,兩者的終極目標相同,都是為了達到幣值穩定、經濟增長、充分就業以及國際收支平衡的目標;兩一方麵,兩政策的實現手段具有交叉性,財政政策的順利實施以及後續效果的好壞跟貨幣政策的配合有著巨大的關係,反之亦然。

二、市場經濟條件下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協調的必要性

在計劃經濟條件下,國民經濟主要由政府有計劃安排進行,這決定了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必然存在千絲萬縷的聯係,兩者必然要相互配合來完成經濟調節的使命。那麼,當我國經濟步入到市場經濟時代,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協調還有其必要性嗎?答案是肯定的。

第一,眾所周知,市場經濟條件下,看不見的手會幫助調節微觀經濟的平衡,讓微觀層麵的經濟朝著最佳狀態發展。但在宏觀經濟層麵上,看不見的手的作用卻是十分有限的。因為任何一個市場經濟都不可能是完美的市場經濟,看不見的手在宏觀經濟條件下必然會失靈。這是,宏觀經濟調節政策諸如財政政策以及貨幣政策的使用時必然選擇。

第二,市場經濟條件下,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發揮的是不同的職能,兩者隻有相互協調才能發揮更好的作用。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在對市場經濟的調節中發揮的作用有所不同。財政政策的主要作用是影響國民經濟中社會總產品的分配結構,從而改變國民經濟各部門、各單位的發展速度以及改變居民的消費習慣。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不同,其主要是中央銀行根據市場經濟發展,改變貨幣供應量,使貨幣需求與供給達到平衡,從而促進社會總需求與總供給的平衡。相比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周期短,時效性好,它主要是對貨幣總量進行調節,機會不具有對結構進行調節的作用。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有其不同的職能與特點,兩者缺一不可,為達到完美的調節作用,兩者必須相互協調。

第三,從經驗角度來看,市場經濟中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結合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在西方市場經濟國家,宏觀經濟學派觀點眾多,但大部分學派都承認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等宏觀經濟政策對宏觀經濟調節的重要作用。不少西方國家的重要銀行具有很高的獨立性,銀行的經濟行為較少受政府政策的影響。但是大部分西方市場經濟國家的中央銀行行為都沒有與政府財政政策一刀兩斷,相反與財政政策是相互搭配的關係。西方國家的經濟理論眾多,也有其局限性,但他們對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相互搭配還是承認與支持的。因此,不僅是從經驗角度還是從理論角度,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協調是現代世界經濟發展的一個普遍現象和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