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機構改革創新的策略探討
金融天地
作者:黃正元
摘要: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金融行業的發展也變得越來越迅速。金融機構是金融行業發展過程中的主體,加強金融機構的改革成為當前金融行業發展的一個重要課題。本文對當前金融機構改革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並且提出加強金融機構改革的策略,旨在促進金融機構發展過程中對各種風險進行防範,促進金融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金融機構;改革;創新;策略
中圖分類號:F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4)06-0-02
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逐漸加深,很多金融機構在發展過程中對機構改革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傳統的經營觀念已經不適用於當前的市場經濟環境,為了不斷促進金融機構財務管理的規範化,應該要在新形勢下加強金融機構改革的研究。金融機構改革過程中最常見的問題就是出現風險、金融機構的工作人員綜合能力素養不高,在改革過程中如何規避改革風險,促進改革的順利推進成為當前金融機構改革過程中的一個重點研究內容,此外我國金融機構在改革過程中還麵臨著許多其他問題,為了提高金融機構的經營能力,需要對金融機構改革的觀念進行改進,並且在此基礎上加強改革手段和方法的研究,提升金融機構的綜合競爭力。
一、金融機構改革過程中麵臨的問題分析
(一)傳統的金融機構治理結構以及模式對改革目標有所製約,從而形成改革風險
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很多金融機構的治理結構出現了與市場經濟要求不相符合的現象,財務會計管理是金融機構管理的一個重要內容,在傳統治理模式下,財務管理為了實現金融機構的利益最大化,會發生一些傾斜,但是在現代化的金融機構發展過程中,任何一個工作人員都與金融機構的利益有緊密聯係,也對金融機構的發展承擔了一定的風險。在這種情形下,金融機構在進行改革時就需要對改革目標進行調整,改革過程的受益者應該是金融機構的全體人員、金融機構的客戶等群體,如果還是按照原來的金融機構治理結構進行治理,則會對金融機構的發展帶來很大的負麵影響。就當前的形勢來看,很多金融機構的管理模式仍舊是比較傳統的,因此需要不斷加以改進,為金融機構的長期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金融機構改革過程中存在風險
金融機構在發展過程中為了適應新的市場經濟特征,必然會進行改革,改革中出現的風險是改革過程中麵臨的一個重要問題。
1.金融機構改革過程中對風險的認識存在誤區
當前很多金融機構在進行改革時,員工以及管理者對改革過程中的風險的認識程度不夠,認為出現風險的可能性不大,甚至是不會出現風險,因此在改革過程中不能積極對風險進行防範,不能對各種經營、理財等風險進行分析和解決。
2.金融機構改革規劃缺失帶來改革風險
金融機構改革過程中,由於改革規劃缺失導致風險是形成改革風險的一個重要原因。在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金融機構應該要從傳統的社會功能中實現轉變,使其發揮積極的戰略決策作用。對於現代金融機構而言,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金融機構未來的發展,也決定了金融機構在發展過程中應該積極采取的措施。為了實現金融的可持續發展,在當前的形勢下應該要積極結合金融機構自身的情況以及對未來發展的預測,製定適合金融機構發展的改革規劃,以免由於改革規劃的失誤,與金融機構的發展趨勢不相宜,最終影響改革功能的發揮。
(三) 缺乏高素質的人才以及管理隊伍
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人力資源將成為一個重要的競爭因素,金融行業的發展過程中金融機構之間的競爭也將從傳統的產品、服務方麵的競爭轉變成為人才的競爭。人才隊伍不夠壯大、人才隊伍的綜合實力不足等都將成為影響金融機構改革效率提升的重要原因。當前很多金融機構在改革過程中麵臨的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專業化的人才以及管理隊伍的缺乏,現有的工作人員的觀念也比較陳舊,不能結合時代的特征進行相應的工作手段、工作模式改革,尤其是一些基層管理人員,缺乏先進的管理理念,在具體的工作中沒有先進的管理理念作為支撐,管理方式也比較陳舊,導致金融機構改革過程的發展比較緩慢。
(四)在改革工作中缺乏創新能力,導致金融機構的業務品種比較單一
金融機構進行改革,一個重要的內容就是對金融產品、業務、服務等方麵進行改革,當前很多金融機構的理財產品、金融服務產品都還比較單一,大多數的金融機構都是銀行,而銀行的主要盈利還依靠貸款、存款等方麵的利息,一些差異化的產品設置還不夠,因此導致產品的附加值比較低,使得金融機構在發展過程中的競爭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