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企業與商業銀行的合作發展之路
金融天地
作者:王楠
摘要:文章結合實際從金融電子化與電子金融化、“泛金融”合作模式等方麵分析了互聯網企業與商業銀行的合作發展之路。
關鍵詞:互聯網企業;商業銀行
中圖分類號:F8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4)06-0-02
信息技術讓世界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尤其是互聯網與移動互聯網的飛速發展,正在逐漸影響和改造著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每一個角落。金融業,這個擁有悠久曆史的古老行業,在這個創新發展的新世紀,是趁勢騰飛,還是悄然遠去,重點在於能否將新技術與自身發展相結合。每一次技術革命,都會催生一批新生力量,也有無數的“百年老店”瞬間崩塌,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不僅是進化論的觀點,也是市場經濟條件下,一個企業,甚至一個行業的發展法則。無論是百年前,山西祁縣票號牆麵上店訓裏暗藏的密字,還是如今地鐵廣告上被無數手機鏡頭掃拍的二維碼,傳遞的都是“彙通天下”的宏願,支行結算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方式發生著改變。
電子商務發展勢頭強勁,不僅引導著“網上購物”成為時代風尚,而且逐漸擴大地盤,涉足金融領域的蛋糕瓜分;商業銀行不斷更新自身,適應時代腳步,也想插上信息技術的翅膀,再現往日的輝煌。於是,銀行陸續“觸電”,電商逐步“淘金”,泛金融的範圍越來越寬,競爭與合作並存,在這個日漸奪目的市場舞台上,“老氣橫秋”的銀行和“年少輕狂”的電商,究竟是結成一對“忘年交”,還是上演一出“龍虎鬥”,還需拭目以待。
一、金融電子化與電子金融化
(一)金融電子化
1.金融電子化的定義
金融電子化是指傳統金融機構借助信息技術替代原有的手工業務處理,大大提升業務能力、運營效率和管理能力。其中廣義的信息技術包括語言的使用,文字的創造,印刷技術的發明,和電報、電話、廣播、電視的發明及應用,狹義的信息技術包括主要指始於20世紀60年代的第五次信息技術革命。
2.金融電子化曆程
金融電子化基本經曆了三個發展階段:金融係統的電子化建設、金融業務的電子化受理和電子化金融商業模式的建立。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得“金融電子化”具備了成長的必備土壤,在與金融業務有機結合的基礎上,促進了金融電子化的深遠發展。
(二)電子金融化
1.電子金融化的定義
電子金融化是指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的發展促進金融業務和產品的創新,變革了金融業務模式和產業格局,主導著金融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2.電子金融化的發展動力
(1)金融行業存在一定的利潤空間。存貸利差、中間業務收入、各種渠道收入使金融業仍然具有實體經濟無法比擬的盈利模式,即使在市場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金融業的利潤規模仍然是其他很多行業望塵莫及的。電子商務企業在借互聯網之勢快速發展的同時,被金融行業的豐厚利潤回報吸引,下大力量開發融資功能,紛紛搶占互聯網金融的市場,實現規模性收益。
(2)互聯網企業自身具備發展優勢。在信息時代,互聯網企業手中掌握的用戶資源就是一筆巨大的寶藏,代表著優質客戶群體,是在金融市場上製勝的先機(截至2013年2月,騰訊公司的即時通信活躍賬戶超過8億,新浪微波用戶接近5億,而國內最大銀行中國工商銀行僅擁有客戶2億)。從本質上說,銀行是金融中介,這與電子商務企業服務性中介的性質是一致的,為互聯網企業進軍金融行業打下基礎。
(3)電子商務企業代表著技術的進步,引導著時尚的潮流,容易被接受。如今,沒在網上購過物,與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絕緣”的人鳳毛麟角,屈指可數,即時不熟悉電腦使用的老年人,也可以輕鬆找到網上代購,買到心儀的物美價廉的物品,互聯網的潮流沒有人能夠阻擋。蘋果產品的成功之處不僅僅在於技術的先進和功能的強大,更重要的是代表了一種“不甘人後”的時尚,使得“人手一機”的蘋果產品在更多人手中隻使用最基本功能,關鍵在於這種時尚觀念的深入人心。在年輕人當中,每天都使用的社交網站、購物平台顯然比幾個月去一次、“排大隊”的銀行營業廳顯得親切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