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氣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方法
產業經濟
作者:汪川波 孫俊濤
摘要:近年來,在工業高速發展之下,環境風險便逐年增加,因此針對環境風險,對其進行規範科學的評價便顯得尤為重要。本課題首先對天然氣建設項目風險識別及預測進行了分析,進而探究了環境風險減緩與應急的主要措施。
關鍵詞:環境風險;天然氣;建設項目
中圖分類號:X820. 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4)06-0-01
一、引言
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主要需要考慮的對象是突發性事故,例如:技術係統出現故障、有毒害物質泄漏以及易爆易燃的發生等[1]。雖然這些事故發生的幾率較小,但是一旦發生,其後果將不堪設想。因此,針對建設項目環境風險進行評價便顯得尤為重要。在本課題,筆者主要針對天然氣建築項目環境風險進行了評價,其評價方法分為三步,分別是風險識別、風險預測以及風險應急措施。
二、天然氣建設項目風險識別及預測
以某化工企業為例,在該天然氣建設項目中,天然氣的最大儲存量為10噸,且最大儲存量與臨界量標兩者之間是相等的。以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體係為依據,該天然氣建設項目屬於重大危險源。
1.風險識別
風險識別的範圍有二,其一為基於生產設施的風險識別;其二為基於在生產過程中,所牽連的物質風險識別。(1)事故發生頻率。該化工企業的事故發生頻率和事故類別、發生位置以及原因有關。在事故類別中,人身故事與生產事故的發生頻率更高;在事故發生位置上,貯存場地的事故發生頻率更高;在事故原因上,違章事故的發生頻率更高。(2)健康危害。甲烷為天然氣的主要成分,在該項目中,甲烷占天然氣組成成分的90.25%,剩下的乙烷、丁烷以及丙烷所占的比例隻有9.75%。在基本上,甲烷對人體是沒有毒害的,但是在甲烷濃度過高的情況下,會使得空氣之中的氧含量逐漸減弱,進而導致人窒息。在空氣中,如果甲烷的量在25%到30%之間時,會使人引起各種不良反應,例如:頭痛、全身乏力、呼吸加快以及注意力集中度低下等。另外,當皮膚與處於液化狀態的甲烷接觸,則會導致人凍傷。(3)環境危害。天然氣具有易燃的特性,並且在發生泄漏的狀況下,會對環境造成嚴重汙染,進而對人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影響。另外,天然氣在不充分燃燒狀態下,會產生一氧化碳氣體,進而致使人中毒。
2.風險預測
(1)事故發生。事故發生存在兩部分的原因,其一是內在原因,例如:罐體老化失修、儀表管理不當以及工藝溫度控製不能保持常態等。其二是外在原因,例如:雷雨天氣、其它設施發生事故等。(2)泄漏事故。在普遍氣象條件之下,泄漏事故發生會對環境造成極大的影響,且隨著時間的逐步延長,所產生的汙染物會漸漸向外散去,在濃度變小的情況下,所造成的影響也漸漸變小。在不利氣象條件之下,例如:有風且穩定度維持在F。對周邊環境造成的影響最大的是天然氣儲罐泄漏。其預測結果為,最大濃度處於距離事故發生源100米半徑之內。(3)地表水環境。天然氣在發生泄漏的狀況之下,一部分汙染物擴散到了空氣之中,另一部分則隨著消防水流入了地表,進而產生了大量消防汙水,進而致使地表水給環境造成嚴重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