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間提高建築經濟質量研究
產業經濟
作者:郭舒萍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的發展,我國建築行業將麵臨機遇同時麵臨挑戰的局麵,“十二五”階段需要提高我國建築經濟質量,方能保證建築行業處於健康穩定和可持續發展的局麵。在建築經濟發展過程中需要限製發展低層次、科技含量低的產品,不斷提高行業科技含量,從本質上提高建築企業綜合競爭力,建築企業在“十二五”期間需要調整產業結構,優化資源,充分發揮市場優勢,從根本上提高經濟質量著力點。
關鍵詞:建築;經濟;十二五;市場
中圖分類號:F4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4)06-0-02
一、當下我國建築經濟質量現狀
我國建築經濟發展滯後,這對整個行業發展是嚴重不利的,施工企業一般以中小企業為主,大型集團企業相對較少,龍頭企業不多導致建築經濟發展處在發不平衡的狀態,輻射帶動力能力薄弱,施工質量和經濟效益尚未充分體現。當前我國施工企業的發展仍處於起步階段,並且需要從根本上提高水平和企業發展的水平。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製的不斷完善,市場經濟的深化,這將是重要的影響我國建設經濟關鍵點。建築企業市場化的發展導致一係列問題,首先暴露的競爭力不強問題。自由競爭是市場經濟的特點,但我國施工企業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競爭力不足,嚴重影響經濟質量的提高。我國“十二五”階段必須優化市場經濟環境建設,促進建築施工企業係統的健康發展,為建築施工企業提供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建築業企業經濟質量的提升需要優化產業資源,同時需要不斷提高資源在整個行業發展過程中的基礎性作用,促進集團化企業能夠帶動中小企業發展,最終全麵提升整個建築經濟的質量。
我國建築施工企業專業水平低質量對經濟產生重大影響。建築施工企業以中小企業為最多,因此,低水平的整體實力,這是不利於整個行業的發展。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有必要從根本上提高施工企業的經濟水平和質量,提高施工企業的質量經濟需要培養人才的過程。我國“十二五”階段,需要大力發展建築業企業人才與專業水平,充分發揮人才優勢,建築業通過建立完善的人才體係,最終提高施工企業經濟質量的水平。我國施工企業經濟質量水平低主要是由於企業資質低,低水平的專業化。專業水平已成為一個重要的標準來衡量企業發展的水平,施工企業必須從勞動密集型企業向技術創新型企業轉變,才能從根本上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企業經濟集中更好的質量建設被發掘,以往的建築企業主要是以土建為主,而裝演與安裝等項目沒有與之協調發展,會導致施工企業的發展處於不平衡狀態。我國建築企業長期都是處於以一把瓦刀打天下的狀態,對提高整個行業的質量經濟水平將產生重大影響。
我國建築企業經濟質量效益長期處於偏低的狀態,主要是因為建築企業發展水平低,工程質量效率低下。在我國建築工程項目中,以民用和工業項目比較多,而技術密集型以及資金密集型企業就相對較少,如果從低端建築工程項目特點來看,成本高效益低下等問題就顯得明顯。建築工程項目必須朝著高端的方向發展,方能逐漸提高整個建築企業經濟質量水平。
我國建築企業在“十二五”階段必須向著高端方向發展,這就要以高端工程項目作為建築企業經濟質量提高的著力點,從本質上提高建築企業經濟發展水平,使建築經濟為我國社會發展服務。我國的建築工程企業長期處於結構單一化的狀態,而這與“十二五”階段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是相悖的,隻有建立多元化建築經濟發展方向,才能滿足我國在“十二五”期間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
多元化經營同時也是“十二五”階段提高我國建築企業經濟質量的著力點。我國明確要在“十二五”期間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以及效益,建築經濟也同樣要突出質量與效益,才能符合當今時代發展的要求。建築企業經濟水平的提高會受到建築產業結構內部平衡的影響,這同時也是建築企業經濟可持續、健康、穩定發展的突出矛盾。當下必須不斷改善建築企業發展結構,不斷增強建築企業經濟運行的質量與效益,是我國建築企業發展過程中麵臨的首要任務,必須全麵有效落實才能提高建築企業經濟能力與水平。
二、建築企業經濟質量調整的內容分析
改善組織結構是構建企業經濟質量調整的重要內容。建築企業發展需要從自己的特點,建立符合建築企業經濟發展目標的組織結構,組織結構優化以提高企業發展水平。施工企業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將少量的大型企業有大量的中小企業,從根本上促使全麵協調發展。建築公司大企業和小企業的結合,可以促進經濟水平提高,同時有利於產業組織結構的創新和為發展提供重要保障。在建築業企業競爭的過程中,必須建立承包商與分包商的協調發展的組織結構,促使組織結構成為連接總包與分包的橋梁,專業化建築企業必須要以勞務承包與分包為依托,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以此全麵提高建築企業經濟質量水平,建築企業隻有在“十二五”階段建立大中小企業協調發展的體係結構,方能實現城鄉協調發展的良好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