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職院校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1 / 3)

高職院校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

文化經濟

作者:劉思鍶 夏勇

摘要:近十幾年來我國高等職業教育迅速發展,高職院校在促進高等教育發展、為社會培養所需人才方麵做出了重要貢獻,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也不容忽視。長期以來高職院校以學科為本位的教育觀念已逐漸暴露出各種問題,如學生應用能力不強,進入企業後需要很長時間才能駕馭崗位工作;學生就業優勢不足。為解決高職院校辦學中的問題,政府提出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國內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類型目前主要包括訂單式教學、學工交替、“準員工式2+1”、項目驅動式等。其特征與普通高校的校企合作辦學既有一定的共性特征,也有自身的個性特征。在此背景下,本文選擇以高職院校的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為對象展開研究,並結合作者工作經曆,選擇以福州職業技術學院為案例,探討如何完善人才培養模式。

關鍵詞:高職院校;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政府;企業

中圖分類號:G7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4)06-0-02

為解決高職院校辦學中的問題,政府出台一係列政策,旨在推動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改革,並提出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目前,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已形成多種類型,在增強高職院校辦學優勢、解決學生就業難題方麵發揮了積極作用,企業也可以持續穩定地積累後備人才,積蓄人才資本。

政校企合作機製是福州職業技術學院工學結合辦學模式成功的重要基礎。學院認真分析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過程中各主體應承擔的職責,積極與政府部門溝通,按照政府指導進行教育教學創新,並與企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近幾年 來福州市政府高度重視政校企合作辦學工作,成立了由政府主導、行業企業參與的福州職業技術學院政校企合作辦學理事會。無論是學校和政府之間,還是企業和政府之間,學校和企業之間,都形成緊密聯係,其政校企合作機製的成功經驗值得借鑒。

一、建立健全政校企合作機製

成立政校企合作辦學理事會以來,福州職業技術學院在政府的支持和鼓勵下,積極探索政校企合作的有效機製,在政府部門牽頭下,建立電子信息與機械、動漫遊戲、商貿服務、旅遊服務等4個行業政校企合作工作委員會。

基於行業的政校企合作工作委員會成立以來,通過政府部門的有效帶動,企業參與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態度取得顯著變化,這在解決校企合作過程中企業參與積極性不高的問題方麵做出榜樣。越來越多的企業與福州職業技術學院合作辦學,學院依托大型企業集團的支持,在製定人才培養方案、組建雙師隊伍、建設實訓基地方麵取得了豐碩的果實。

基於行業的政校企合作工作委員會的成功經驗進一步激發了福州職業技術學院建立政校企合作機製的信心和勇氣。近年來學院繼續探索政府主導下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徑,2012年5月31日,“福州市青口投資區政校企合作工作委員會”和“福清融僑經濟技術開發區政校企合作工作委員會”成立,形成基於產業群的校企合作工作委員會。成立“福州市青口投資區政校企合作工作委員會”和“福清融僑經濟技術開發區政校企合作工作委員會”是順應福州市現代製造業的發展對高端技能型才培養的需要,是福州職業技術學院開展高職教育與行業企業深度合作的有效途徑,同時也是實現政府、高職院校與現代製造業在信息、技術、人才等資源優化和整合的重要平台。通過這一平台的搭建,福州職業技術學院的政校企合作機製得到進一步鞏固,同時也在探索新型合作機製方麵邁出了又一創新的步伐。

二、《物聯網網絡工作室》新型實訓基地建設

在實訓基地建設方麵,福州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網絡專業群的實訓基地建設尤其具有創新性,學院從專業實際出發,將實訓教學與項目研究緊密結合,積極引進企業管理模式,從而使學生在企業氛圍下迅速成長,積累豐富的實踐經驗。其創新的建設模式值得高職院校借鑒。

1.成立《物聯網網絡工作室》

《物聯網網絡工作室》項目是計算機網絡專業群(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網絡係統管理專業、物聯網專業、網絡通信專業、網絡安全專業)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教學的關鍵,是一種創新的實訓基地建設模式,對增強學生課外實踐動手能力具有重要意義,是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是培養優秀標杆式學生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