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新型城鎮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地方經濟
作者:張玉書
摘要:城鎮化建設能夠帶來城市規模的擴大、產業結構的優化和社會文明的進步,隨著城鎮化建設的不斷發展,各地都積極探索適合本地發展的城鎮化建設模式,本文首先闡述我國多年來在新型城鎮化建設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其次針對這些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為今後新型城鎮化建設打開思路。
關鍵詞:新型城鎮化建設;機製;產業支撐
中圖分類號:F29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4)06-0-01
近年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城鎮化建設腳步逐漸加快,同時帶動了我國的現代化建設,據專家預計至2020年,我國城鎮化率將超過60%,而在此過程中,逐漸發現很多問題,需要各界的共同努力來加以解決。
一、當前新型城鎮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1.新型城鎮化建設存在很多製約因素。首先是人口因素,201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中指出,年末全國大陸總人口為136072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為73111萬人(53.73%),農業人口為62961萬人(46.27%),而在這些農業人口中,大部分文化水平不高,缺少專業職業技能,是新型城鎮化建設的一大阻力。其次是資金因素。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各項工作離不開資金支持,僅靠國家下撥的款項是遠遠不夠的,如何籌措城鎮化建設所需資金,也是當前的一大問題。第三是資源因素。由於自然資源尤其是土地總量有限,加上資源開發利用技術有限,使得城鎮化建設過程中的資源利用率低下,有些地區還存在嚴重的資源浪費問題。
2.新型城鎮化建設規劃管理不到位。有些鄉鎮沒有編製鄉鎮總體規劃,使各鄉鎮在城鎮化建設過程中沒有明確的目標和方向,使得相鄰城鎮之間、城鎮與周邊之間難以形成分工明確,布局科學合理的城鎮體係和空間格局。部分鄉鎮有總體規劃,也設有詳細控規,不注重特色設計,亂搭亂建亂占耕地現象嚴重。大中城市建設長期存在“重麵子輕裏子”、“重地上輕地下”、“重硬件輕軟件”、“重短期輕長期”等問題,造成城市功能不完善、不協調。
3.新型城鎮化建設基礎配套設施不夠完善。首先是道路設計不科學,而且施工質量難以保證,出現交通擁擠、出行不便等問題。其次是給排水係統過於落後,無法保證居民生活用水質量,另一方麵生活及工業汙水處理問題也亟待解決。第三是環境衛生問題,缺乏有力的保護措施,生活垃圾沒有專門的處理措施。第四是教育和醫療設施有待提高,外來農民工子女接受教育存在入學難、費用高等問題。
二、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對策
1.科學規劃,建設高質量城鎮。
首先是要準確定位城鎮發展方向。正確合理的發展定位是科學製定規劃的前提,決定著城鎮發展的方向和重點。其次是邀請高水平專家參與設計。知名專家和規劃設計機構都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站得高、看得遠、觀念新,能夠更準確把握城鎮發展脈搏,量身製定城鎮規劃。第三是要用發展的眼光來規劃。在製定城鎮規劃中,除了要立足本地實際進行規劃外,必須還要站在全局角度、更高位置來審視一個地區的發展,隻有將本地規劃融入地區發展大環境中,才能緊跟全局發展步伐,獲得更多支持。因此在製定城鎮發展規劃中,可以邀請各級領導參與論證,將城鎮發展納入全局發展規劃中,保證規劃全麵合理,長遠超前。